总是让孩子听话,后果其实很可怕!

作者:涵妈育儿 12-28阅读:3831次


周末参加应酬,同去的人带了孩子,而我单独赴宴。

她有些意外:丫头怎么没来?

我笑:大人的聚会,她不来也罢。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她却有些不以为然:你太惯着孩子了,你看我家的,不想来也得来,没个规矩还行?!

我笑着看向她十五岁的女儿,见她抬头怯怯地瞟了我一眼,又害怕地看了看妈妈,赶紧低头,规规矩矩地坐好,两只放在腿上的手却较劲儿地撕扯着垂下来的一次性塑料桌布。

不知为何,我竟对她生出一丝同情。

从女儿上初中后,每次出来吃饭,我都会提前告知参加人员都有谁,告诉她如果不想去,可以说“不”。

我给她说“不”的权利,也允许她挑战父母权威,拒绝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她可以不喜欢我擅自给她挑的衣服,可以不喜欢参加大人的聚会,可以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想做某件事情,可以在做完作业后选择她喜欢的方式放松……这些都没有关系。

所以,我一直被她称为资深闺蜜,最安全的倾诉对象。

看过太多悲剧,我知道,太过逆来顺受的孩子容易迷失和绝望,容易找不到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孩子,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为自己选择,为自己负责,才是以后他必须要慢慢学会做的事情。

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讲的就是表面温顺的孩子如何走向毁灭的故事。

主人公叶藏,从小就具有讨好型人格,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以温顺听话著称。

他从小就会察言观色,认为只有让步和妥协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伤。

他从来没感觉到饿,但会随群地说“我饿了”,而且饭量超大;他不喜欢“狮子”,可怕父亲不高兴,还是偷偷把“狮子”写在了父亲的购物清单上;他想讨好同学,便时时做出招人发笑的动作,将自己活成了小丑;他害怕被人孤立揭穿,处处小心翼翼……

在他,“滑稽是我对人最后的求爱。一方面,我对人极度恐惧,另一方面,我又始终无法对人断念……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就成了个从不说一句真心话的孩子……我不会跟人争吵,也不会替自己辩解。”

这些童年经历,让长大后的他怯懦到极点:明知道朋友崛木看不起自己,挥霍自己的钱,却不懂得拒绝;崛木当面亲吻曾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常子,他假装无动于衷;妻子良子被书商在家中侵犯,他看到后躲进楼顶不敢上前救助……

每个早晨,“他只要睁开眼,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浅薄无知、善于伪装的滑稽角色,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会被幸福伤害。”

由于活得太绝望,他数次自杀,未果后被送入了精神病院,直到父亲去世,哥哥出面将他接出来。

父亲去世了,他“觉得自己那个塞满苦恼的罐子仿佛一下子空荡荡的,我甚至觉得我从前之所以被沉重的烦恼压得喘不过气来,都是父亲的缘故。现在,我反倒没劲了,连苦恼的能力都丧失了。”

究其根源,生活在父权之下的他,从小对父母又怕又爱,加上周边人群的影响,认为只有讨好才有出路。在成长的路上,虽然离开了家庭,他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更别提做真正的自己。

美籍华人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也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她在开头写到:16岁的莉迪亚死了,而她的家人却不知道。

莉迪亚的父亲是非法偷渡的华裔,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教授。卓尔不群的他,内心一直渴望融入到美国白人社会。他知道儿子内斯不善言辞,便指望着莉迪亚能多交朋友,求得美国社会的大同。

莉迪亚的母亲是位思想特立独行的美国白人,一直想当一名医生,可却爱上自己的教授,怀孕后不得不中断学业,结婚生子。家庭主妇的日常,让她倍感失落,曾离家出走想重修学业,又因怀孕不得不回归家庭,把做医生的梦想寄托到女儿莉迪亚的身上。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莉迪亚一直压抑自我隐藏自我:她不喜欢物理,不想当医生,随着高中科目的难度增大,学业对她来说越来越难;她很孤僻,很怕跟人打交道……

可母亲曾离家出走的经历,让她惊恐害怕,害怕失去,便做起了两面人,一面给父母,扮演很乖巧、爱交际、学习好的好学生,接受母亲送的科学书籍,假装给同学聊电话;一面给学校,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典型的异类。

莉迪亚的苦恼,只能给哥哥倾诉,只有哥哥理解,但随着哥哥考上哈佛,离开家,支撑莉迪亚的那根支柱坍塌了。她开始试图摆脱性格的弱点,想学会对母亲说“不”,真正做自己,但在想克服对“水”恐惧时,不幸溺亡。

有时,父母看到的,真的不是真相,没有反抗的顺从不是乖巧,没有主见的听话不是懂事,过度压抑只能把孩子逼上绝路。

从小,社会要求我们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没有谁告诉我们,找到自己比听谁的话要重要。

太过听话的孩子,往往过分压抑自己的想法,习惯性地委屈自己,害怕别人不高兴,担心家人不满意,所以宁愿承担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长大后很难找到那条通往幸福的路。

实际上,父母不是完人,老师也不是万能,孩子为什么非要事事听话?!越是优秀的父母和老师,就越是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允许孩子适度表达,鼓励孩子学习听从内心的声音。

找到自己,意味着你要慢慢建立自己的是非观,明晰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想上什么样的专业,喜欢什么样的职业,而不是成为父母的棋子,一味委曲求全。

每个孩子,都各有使命。命运早就把你真正的样子藏在你体内,只有持之不断地努力,尝试,寻找,你才能与之相逢。

就像同样是树,有的能去做栋梁,那就去做栋梁;做不了栋梁,那就去做门窗;做不了门窗,那就去做桌椅;实在不行,可以做筷子,做牙签,一样不可或缺,一样能开心地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找到自己,你才不会轻易迷失,才不会时常困惑,颓废时能振奋,跌倒时能站起,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顶天立地,然后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世界上有0.5%的天才,有0.5%的弱智,中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造成普通人之间区别的,是习惯和信念。

绝大多数的孩子,生来不是天才,但该庆幸他也没有基因突变成为弱智。他注定要跟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较量勤奋度、持久力、专注力,谁能好好规划,谁能专心致志,谁能持续坚持,谁就能赢得未来更多的选择。

家不是囚禁梦想的监狱,父母不是扼杀个性的狱警。身为父母,最伟大的任务,是给他说“不”的机会,让他学会适度拒绝,让他学会学会表达,尊重他的想法,帮助他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逼迫他屈服顺从,希望他替代自己去完成什么样的梦想。

为人父母一场,你不负孩子,他才能不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