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一世我生下你,你却救我两次”:看完抱一抱孩子吧!

作者:firefly 12-29阅读:3651次

文 | 瓜妈

来源 | 妈妈网亲子(mamaquan001)

01

“我生了你,你却给我两次生命”

前几天,“2018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一个个帮父母扛起生活重担的孩子,赚了不少人的眼泪。

不少网友感叹:

懂事的孩子,总是那么让人心疼,本是最该尽情享受快乐的年纪,却要扛起生活的重担。

整场晚会,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隋翼远的孩子。

几年前,妈妈在突发白血病,经过反复骨髓配型无一成功,却意外地和12岁的儿子极度吻合。

妈妈直接拒绝了治疗,宁可放弃生命,也不想让孩子冒险。

可隋翼远却毅然决定了要给妈妈捐助,他说,自己不想做这个家里“旁观”的那个人。

他默默捱过了手术前反复高烧的药物过激反应,还有抽取骨髓时双倍于成人的痛苦,成为了一个男子汉。

可惜好景不长,妈妈的白血病再次复发,她责怪自己的“不争气”。

隋翼远却鼓励妈妈,人在就好,我输多少次给你,都愿意。

二次捐献,不仅是二次痛苦,还有痛苦加剧的身体反应。

可是隋翼远总像一缕阳光,微笑着驱散家中笼罩的阴霾。

妈妈在采访中说:

隋翼远却说,这是责任感,也是爱。

这些年,说起生儿育女,每个人都感叹养娃不容易。

说起为人父母,也总会歌颂母爱伟大。

可看着这些孩子,我突然发现,或许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并不是妈妈给孩子的。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毫无保留,不求回报。

02

“你的孩子本可以独自离去”

这样的故事,不仅在新闻里。

几年前,邻居家一对夫妻闹离婚。

丈夫是个警察,平时特别忙,妻子觉得他对家里一点也不上心。

丈夫心里觉得愧疚,打算净身出户,却希望女儿能跟着自己过。

两人商量,让女儿自己选择,对于女儿的抚养权,妈妈信心在握,毕竟爸爸在家的时间太少了,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相处。

可最终,孩子却选择了爸爸。

她说:“妈妈可以照顾自己。爸爸太忙了,需要我照顾。”

对于父亲缺失的陪伴,女儿也抱怨过,但是爱父母的天性又让她逐渐学会了谅解。

泰戈尔说:“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他之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子女就像上天派下的天使一样,带着爱你的使命,坚定不移地对你好下去。

重庆的一个男孩王显强,因为要照顾瘫痪15年的母亲,至今没能成家。

外出打工的时候,他的首要条件就是工厂住宿可以带着自己的母亲,这一点让很多老板拒绝了他。

为了找工作奔波的时候更方便些,有一次,他把母亲单独留在了亲戚家。

没想到,此举让母亲以为自己拖累了孩子,以至于他不要她了,于是萌生自杀念头。

这件事发生以后,王显强再也不敢让母亲离开自己的身边。

身高不足1.6m的他,就这样一直背着母亲,再次踏上了打工之路。

今生成为母子,就是一场修行,不要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原生家庭”无法选择,把孩子看成不得不被动经受一切的样子。

其实,孩子有无数次机会可以离我们而去,但他比想象中更珍惜你。

03

世上最纯粹的“无条件的爱”

来自你的孩子

去年,一位丈夫出轨的妈妈,带着女儿站到了空调外机平台上。

她念念有词地控诉着丈夫的罪行,想用母女两人的性命来威胁他。

围观人员谴责这位妈妈的心狠,把大人的过错牵扯到孩子身上。

可孩子呢?她并没有退缩,只是紧紧拽着妈妈的手,让她别跳,还安慰道:“妈妈,我自己跳。”

这位妈妈觉得丈夫出轨,家就算毁了,进而觉得一个爸爸不疼、妈妈死了的孩子,肯定不会幸福。

说是让孩子以后不要受苦,却自私地把她看成了自己的附庸品。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说:

你把孩子当成“筹码”,她却把你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

还有前段时间热议的,6岁女儿直播照顾瘫痪爸爸,吸粉无数。

但网友质疑爸爸田海成,是在利用女儿佳佳贩卖同情心,而且让这么小的孩子接触直播也不妥。

田海成在回应质疑的时候说,自己每个月可以领一千元救济金,但仍旧杯水车薪,所以才在朋友建议下开通网络直播,让条件好点的好心人捐助一些基本生活费。

无论父亲用意如何,是否采用直播的方式,佳佳却是这个妈妈带着哥哥离开后的家庭,唯一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责任的人。

我们习惯用成人思维把孩子当成“私有物”,觉得自己曾经给予了他这么多,现在就该是她报恩的时候。

可他们总能用最柔软的方式告诉你,怎样才叫真正“无条件的爱”。

04

成年人的爱总带着蜜语

孩子的爱却从来没有注解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脑瘤晚期的小男孩林林对妈妈说:

看的时候,我也曾质疑这么懂事的小男孩怎么会存在于现实生活。

但就在某个瞬间,那个只会调皮捣蛋的孩子,突然正色看着你说:“妈妈,我爱你。”

而你可能只是看着别处,敷衍地回应:“好好好,爱你爱你,妈妈也爱你。”

别用自己的认知来否定孩子对“爱”的理解,他们可能无法像电视剧中的男孩一样,在“我爱你”这三个字上面增加更多注解。

但那颗因为爱你而想让你幸福的心,绝对至诚之极。

看过这样一个调查,分别询问大人和小孩:如果可以任选世界上的一个人共进晚餐,你希望是谁。

大人们的回答,从贾斯丁·比伯这样的娱乐明星到纳尔逊·曼德拉等对世界造成影响的人,有太多想一起吃晚餐的候选人,甚至对此感到纠结。

而当孩子们被问到这个问题之时,无一例外的给出同样的回答:想和家人一起。

还有男孩反问:“一定要名人吗,可以是家人吗?我只想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

父母绕着孩子团团转的时候,会觉得爱子女是份沉重的责任,所以更像是施舍和约束。

可孩子却是真的把你看成全世界,打心底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孝心少年们”在谈到为什么会主动帮助父母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奖赏或是回报,只是很简单的回答:“因为很爱爸妈,不想让他们受苦。”

有这样一句台词说得很好: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只是在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最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带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毫无戒备的,甚至可以献出生命的爱。

在强调“孝道”的今天

父母们倒不妨认真地对孩子说声谢谢

谢谢他们选择成为我们的孩子

end

来源:妈妈网亲子(ID:mamaquan001),作者瓜妈,每天与你分享0-3岁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帮你轻松解决育儿难题,让你成为最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