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也分等级,你的孩子在什么位置?

作者:成长树 01-04阅读:3198次

文 | 小树妈妈

成长树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联系公众号:chengzhangshu9


01



我们常会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最干净的。


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也一样有争斗和排挤、一样需要智慧和心思。


家里的小侄女可儿前几天就经历了这么一场“排挤”纷争。


可儿班上的一个女生小A过生日,A的父母给A准备了个生日聚会。


A的妈妈对平时跟A经常一起玩的孩子父母都发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带孩子过来玩。


可儿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嫂子也很快就答应了。并且带着小侄女一起给A挑选了很漂亮的礼物。


但没想到, 在小A生日会前一天,小A突然跟小侄女说想不让她去参加生日会了,因为小A的另一个朋友小B说:


“我不喜欢可儿,如果可儿也去生日会,我就不去了。”


小A平时跟小B关系要更好一些,所以经过她的取舍,决定直接跟可儿“摊牌”,不让她参加生日会。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嫂子说当天可儿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发蔫,也不爱说话了,饭也吃得不多。


耐心问了很久,才知道来龙去脉,可儿说事情经过的时候,委屈得眼睛里都是眼泪。

02



这种事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多少有些幼稚无聊。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确实每天都在发生。


在那个“小人国”里,有自己的社交法则和运行规律。


孩子们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的陪伴和认可,但却也不得不面对波诡云谲的社交争斗。


有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会不惜打压他人。


程度轻一些,可能会像小B这样,以友谊威胁同伴站队。也有更恶劣的会背后诬陷其他孩子。


还有些孩子为了不被同伴排斥,不惜委屈求全,事事小心讨好;


之前曾经有一起案例,男孩为了跟班里几个同学搞好关系,每天从家里偷钱给朋友买早餐、午餐,还给他们写作业、拎书包。


结果只是因为男孩有一天没从家偷到钱,就被那些同学围殴。孩子妈妈知道后,心痛不已。


更糟糕的是,有些孩子会被所以的“友谊”控制,抽烟、喝酒、打架都敢尝试;


前几年有一群轰动中美两国的“三名留学生施虐同胞案”,一名中国留学生被判6年监禁。



三名被告


他并没有直接参与打人,只是在其他两名留学生施暴,要剪掉受害者头发的时候,受指使递了一把剪刀。


可就是这一个举动,大好的前途就被断送,等待他的是6年牢狱之灾。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可能处在这样的争斗中,也可能每天都会遇到来着同伴的明枪暗箭。


都说早恋会耽误孩子学习,可毒友谊带来的恶果,又何尝不比早恋要可怕上百倍。



03



孩子们是天生需要社交的,父母不可能阻断或实时保护。


不过父母可以了解和评估一下自己家的孩子,在群体中所处的类型。来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


孩子们在一个集体中,被大概分成了5种类型:


大概有15%的孩子,会幸运的成为“受欢迎的孩子”。


这些孩子最受同伴们的欢迎,他们通常表现出更高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且表现出低攻击力和低退缩性。


如果朋友们看过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可以参考演员郭涛的儿子石头。


在5个参加节目的孩子中,除了王诗龄说喜欢张亮,其他孩子都明确表示最喜欢石头哥哥。


他们喜欢听石头的话,觉得石头哥哥勇敢、喜欢分享。


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是最被信任和拥护的。大家都喜欢跟他玩,希望能跟他成为朋友。


还有大概45%的孩子,会被归为“被接纳的孩子”。


这些孩子具备使自己得到同伴接纳的能力,但又不是最受欢迎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健康、正常的“普通孩子”。


我的小侄女可儿也是这种类型,她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比如善良、有正义感、对人真诚。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被小B喜欢,但还是有不少其他的朋友。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这些孩子可能经历一些友谊上的波折,但最终还是会平稳度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会有10%-12%的孩子,被归纳为“被排挤的孩子”。


这些孩子是社交风险最高的类型,他们不被群体所接纳,甚至班级里跟这些孩子走得近的孩子,也会被群体视为异类。


我小学时候班里就有这样的同学,他穿得总是很脏很脏,动不动就爱打人,脏话骂得特别难听,而且还偷班里同学的东西。


班里同学都自动远离他,不跟他说话。


换句话说,这类的孩子,可能让所有孩子都觉得跟他玩很不愉快。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另外,有大概4%左右的孩子,被归为“被忽视的孩子”。


这些孩子在班级里可能没有任何影响力,完全被同学们忽视。


他们既不被喜欢,也不被讨厌,不捣蛋,也不在社交中露脸。不惹麻烦,也不被关注,是个“小透明”。


这些孩子通常性格温顺,成绩优秀。成长环境要么是缺乏群体环境和玩伴,要么是从小就接受不与人交往的社交理念。


一个被忽视的孩子,通常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主动去与人交往。


不过调查同时也显示,这类的孩子小学到高中阶段,也是能找到一个合拍的朋友的。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最后,还有4%的孩子,被归为“受争议的孩子”。


这类孩子同时被一些人喜欢,也被一些人讨厌。


比如早年有些学校流行的“杀马特”,有些高中生会留奇怪的发型,戴古怪的首饰。


班里会有人觉得他们一帮人太“脑残”,也有人觉得这帮人真的很“酷”。


这些孩子会有一些讨厌者,也会有一些追随者,他们有自己的小空间。


当然也存在一些孩子定位比较模糊,不能被单纯的归类到上面任何一个类型。不过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被这样划分。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学生时代,每个孩子都一定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


得到良好友谊的孩子,会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朋友,会是他一生受用的财富。


但得不到友谊的孩子,以及得到“毒友谊”的孩子,则往往容易被带入歧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我们每个父母,都必须对孩子的友谊,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04



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迈克尔·汤普森曾经提出过一些建议,对帮助父母们处理孩子们的社交问题比较有效:


1、认识到友谊和受欢迎的差异,让孩子知道,友谊更重要。


每个孩子内心里,都暗暗的跟同龄人做过很多比较。孩子们希望自己是特别的,希望得到同龄人的欢迎。


而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比起被所有人欢迎,忠诚可靠的朋友才是更重要的。


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在“985工程大学”读大一的男孩,英语四级考试之后跟朋友们去酒吧放松。


正好酒吧有个活动,是3分钟喝下6杯鸡尾酒,也就是总共1800毫升的酒,就可以免单。


男孩自认为酒量不错就举手参加,可是在喝下第五杯之后,他开始干呕,走下台阶,摆手示意不能喝了。


可是周围的那群所谓的朋友和围观的人群,却都在拍手鼓掌,“加油、加油”的声音越来越大。


男孩可能是放不下面子,喝下了第六杯酒。之后一头栽倒,再没有醒来。


也许他喝了,能为朋友们赢得一顿免单,能在群体里得到大家更多的赞许,但这些人的友谊,真的值得他拿命来拼吗?


不值得的,真正的朋友,一定是会在你脆弱时候支持你,在你难过时候陪伴你,设身处地为你着想的人。


我们要去教会孩子分辨,哪些是真朋友,哪些是假朋友,哪些是真正值得珍惜和用心对待的人。


这也是帮助孩子收获真正的友谊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2、支持孩子的友谊,为孩子的友谊做好老师和榜样


我们都没有办法给孩子买来一个朋友或者创造一个朋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多给孩子的友谊,提供鼓励、指导、示范和支持。


我的一位朋友就说过这么一件事,他儿子有个很好的朋友叫轩轩。


朋友的儿子喜欢运动,踢足球、打羽毛球之类的,每次有比赛,轩轩都提前问时间,一定过来加油。


轩轩的特长是唱歌和拉小提琴,可轩轩的演出儿子基本没去看过。


朋友发觉这样对轩轩不公平,所以就主动联系轩轩妈妈,问清楚轩轩有什么演出和活动,专门带着儿子去看。


她儿子本来还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也不喜欢乐器,加上轩轩也从来没有介意过,没必要去。


朋友趁机教儿子:“我们不是看演出去的,我们是支持好朋友去的,好朋友就是要相互支持。”


结果演出当天,轩轩知道朋友带着儿子过去了,特别特别开心。她儿子也很喜欢轩轩的表演。两个孩子关系更亲密了。


孩子有时想问题是不太周全的,可能只享受对方的付出,忘记自己也要去表达感谢和表示友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更多的教会孩子怎样对待朋友,怎样维护友谊。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3、让孩子在你家中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作家王朔在写给女儿的书里,这样回忆自己的父亲:


“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被我爸堵着门骂过,每次我的朋友叫他叔叔,他理也不理,还叫人家以后不要来找我。


那样的粗暴,针对一个小孩的笑脸,是我小时候觉得最没面子的几件事之一。”


父母不欢迎自己的朋友,是每个孩子都会感觉到没面子的。


孩子们需要友谊,也需要一个可以培养友谊的环境。


如果每次招待自己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担心要弄脏地毯、弄坏玩具,或者被父母嫌弃声音太大,被父母监视有没有捣蛋,孩子一定会觉得难堪的。



图片来源:《我的女儿琴四月》


但是如果父母能够表现出对孩子朋友的欢迎,在孩子朋友临走时候,当着孩子朋友的面,跟她父母说上一句:


“某某真是个很棒的小客人,我们都喜欢她到家里来玩儿”


孩子的朋友一定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客人的身份。


这种互动对孩子认识新朋友,巩固自己的友谊非常有好处。


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友谊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为孩子提供更广泛的交友机会、带孩子参加更多的团体活动、把孩子教育得更得体大方……


当我们认识、支持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就能为孩子的社交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才能从良好的友谊中,得到更多的滋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