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上医院,医院有个安静的角落,在放《猫和老鼠》。一帮小孩子在沙发上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有新的小朋友加入进来。
突然,一位打扮时髦的女人冲进来,像薅一只小羊羔一样,拽着一个小男孩的衣领,一把拎起来,又放下,狠狠在背上锤了几下,大声呵斥:“怎么这么不听话?谁让你乱跑的?你知不知道我在到处找你?”随后,小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女人又强行把小孩拉到一边进行思想教育。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画面:某天下班较晚了,走在夜色中,一位年轻妈妈在用生气的语气与小孩子说:“谁让你不听话的?妈妈不喜欢你了!”
我下意识看了一眼那小孩,也不知有没有满一岁,走路摇摇晃晃,紧扶着妈妈,倚靠在妈妈腿上,努力抬头,懵懂地望着妈妈。
天冷风大,我的鼻头有点酸酸的。
所以妈妈们挂在嘴边的,时常跟孩子说的“听话”到底是在传达什么信息?
1
为什么要让孩子听话?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什么?对他有什么好处?
因为很多情况下是孩子听你的话了,接下来你马上让他做的事情并不是他喜欢的,或接下来的情节并不愉快。听话和目标,以及原因并未对应起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并未关注过孩子的内心需求,就替他做了决定。
带孩子出远门时,即使我在心里做好了预设,即使在家里临出门给孩子打好了“预防针”,但我们低估了孩子的“善变”。
在高铁、飞机等公众场合,孩子一个不顺心就嚎啕大哭,丝毫不给我们留面子。这时候,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父母只会觉得尴尬,没有面子。
所以,很多父母就会开始情绪化,大声呵斥甚至打孩子,换来的是更大的哭声和更严格的制止声,恶性循环。
当孩子嚎啕大哭时,我们的一句“有什么好哭的?再哭就不抱你了”听上去就很敷衍,并没有安慰到孩子,反而加重了他的不安全感。
安慰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最大的敌人来自情绪。
指令是我们发出的,如果孩子拒绝了我们的要求,来上三个回合,我们的大脑就开始不理智了,情绪也不能平静了。
紧接着上演“河东狮吼”,已经忘了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开始负面质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磨蹭?说了多少次了,怎么记不住?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就你不听话?”
反正是怎么拧巴怎么来,非要当下制住孩子。
2
我家孩子有一次生病,早上没什么胃口,匆匆吃了两口就出门上医院。漫长的等待中,孩子开始嗷嗷哭了,应该是饿了,我只好耐心安抚,告诉他等拿了药就去吃饭。
我跑得满头大汗,生怕饿坏了孩子,就近找到一家不用排队的餐厅坐下,结果菜刚上来,就看着他眯着眼开始东倒西歪,马上要睡觉的节奏。
我当时的火气焰噌得一下,不由分说就上来了,心里想着:“你这不是成心跟我对着来吗?晚上不睡觉,我也就忍了,毕竟你在生病;白天又不吃东西,不是午睡的时间点你开始睡。”于是,我各种方法不让他睡,抓紧时间喂饭,想着吃几口再睡。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挺像个后妈,在餐厅强行给一位困得快睁不开眼睛的孩子塞饭。如果故事到此为止,你可能也还不觉得对付“不听话”的熊孩子有多难,好戏还在后头。
饭后赶回医院另一个科室,医生说要做雾化,一切就绪,结果孩子看到喷着白雾的东西靠近他,使出了洪荒之力拼命要挣脱。
我告诉他这个不是打针,戴上会很舒服,不管用;让爸爸演示给他看,说戴着很酷,孩子也不上当;即使用手机播放他喜欢的动画片都说服不了。
最后医生说,“实在不行,就等他睡着了再做。”我心想好办,刚才都困得快要睡着了呢。
估计孩子记住了医生的话,之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哄睡之路。在医院长长的走廊,我抱着他踱来踱去,他愣是睁着大眼睛不睡,哼哼唧唧的哭声越来越大。直到我的胳膊都酸得抬不起来了,他还没有睡。
我生气地在他屁股上拍了两下,把他手按着强行做雾化,结果他把头甩来甩去就是不肯戴着。没办法,只好作罢。
结果,回去的路上,他在车上睡得很香。许是哭累了,看着他的脸蛋,听着均匀的呼吸,我开始内疚自责。我当时只顾着医院快下班了,赶快让他的病好起来,那么多小孩子都坐在那里很配合,却没有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过他第一次见到那个东西很害怕。
情绪背后的原因,其实那才是我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而且当时在医院里,孩子本身看到白大褂已经处于非常紧张害怕的情绪中了,气氛不对,那就要马上停下来,去转移他的注意力。
后来我买了一个雾化机,在家里陪他躺在床上,他自然就放松下来接受了,后来去医院也不排斥做雾化了。
3
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去自我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沟通。
有时候,一点“套路”比耿直更讨喜。
但陷入情绪中的我们,太容易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权威感,非要达成最开始的目标,否则,担心规则被破坏,自己会失信,即使结果是带了一肚子气,双方两败俱伤。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共情”,指的是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能通过语音、表情、神态反应等感受到他人所处的情绪。
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将心比心,讲求的是“感同身受”。对于别人的情绪能给出恰当的反应。
虽然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小宝宝发育到一定月龄,就会表现出与之对应的共情能力。如对爸爸妈妈的喜怒哀乐的反应,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能感受到他人的态度,但后天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共情能力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可否认,最好的教育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共情孩子,那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能理解我们的初衷呢?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去和孩子沟通,沟通不是为了争出胜负,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方案可能不止一种,起码要给出备选项,让孩子做选择题。
《奇葩说》傅首尔说过:“亲子关系没有应该,亲情就像内裤,每条都不同,样子不重要,最重要是舒服。”
工作中,我们为了共同完成一件事,或双方谈判达成一致协议,愿意去认真聆听对方的真正需求,去妥协,去站在对方立场给出多种方案,争取双赢。
那在家庭中,面对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着去沟通呢?跟小屁孩斗智斗勇,也许乐趣和挑战都会升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