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澜
壹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一代父母像今天的这样纠结。传统的育儿观念、教育观念、亲子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孩子什么时候分床睡,到究竟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从能不能打骂责罚,到如何启齿谈“情”说“性”……几乎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成年人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让这一代中国孩子疲于奔命、迷失方向。
表面上,是因为大家的手头有钱了、选择增多了、视野全球化了;深层里,是对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价值观或是评价体系在剧烈转变中,尚未完成。许多历史遗留的、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反过头来纠缠我们,让我们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有这样两个问题往往被隐藏在表面冲突的背后。
第一,孩子是谁的?
以爱的名义包办一切,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负责任的能力;以爱的名义如影随形,就剥夺了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你的关注中喘不过气来。这种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不仅是一种悲哀,也产生了怨恨和疏离,伤害了亲子关系。
所以是否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说到底,是对生命的态度。孩子借由我们来到这世界,但他们不属于我们,而属于他们自己,属于这个世界。
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借由他们让自己脸面有光,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学习选择、学习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甚至给予他们犯错误的权利。
正是基于对孩子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信任,承认我们其实不懂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会虚心倾听和理解他们;让孩子选择,护航他们心中的坚持,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梦想;给孩子时间,相信他们内在的力量,给成长自然的节奏,甚至让他们“在错误里多呆一会儿”;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不做始终在头顶盘旋的“直升机父母”。
我特别想对那些紧张焦虑、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说:“别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因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硬要灌输给他们的东西,而是他们从你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活法!
贰
这也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你究竟打算怎样度过这仅有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这既是给孩子的问题,也是给父母的问题。在这方面,父母说什么其实没有太大作用,怎么做才是关键。
如果父母把接受良好教育的目的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这不仅局限了孩子的格局,也恰恰让他们无缘进入致力于培养改善世界的领导者的“名校”,因为没有什么比自私、虚荣的学习目的更能引发“一票否决”的了。当然,对“名校”的迷信,也正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迷思。
出现这样的状况,错误不在孩子,而在于很多做父母的处于价值观的混乱期。
试问我们自己:我们做过什么来帮助他人、改善世界?我们有对知识的好奇心和不断学习吗?我们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吗?我们能够承认错误、接受改变吗?我们面对困难时做出过怎样的努力吗?
父母自己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又怎能指望孩子尊重我们并以我们为榜样呢?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父母一边搓麻将,一边训斥孩子“要好好读书”;如果父母一边炫耀花钱“搞定”老师,一边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如果父母天天吐槽、怨天尤人,而让孩子“积极乐观”;如果父母斤斤计较,却希望孩子“大度包容”……那可真是缘木求鱼了。
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得到启发,给自己一份笃定,还孩子一片天空。
-朗读者-
北华大学 | 周柏池
座右铭:Deja vu I`ve just been in this place before Higher on the street。
编辑制作:刘昌 高春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