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这样子,妈妈不喜欢你了”,伤孩子有多深,你真的知道吗?

作者:包妈聊孕事 01-10阅读:1850次


前几天,我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位妈妈正在对孩子发火:

“家里有多少玩具了?你还要买!”

”我要,我要。”孩子不高兴地嚷着。


妈妈拉扯着孩子往外走,一脸怒气地对他说:“你再这样子,妈妈不喜欢你了。”

孩子一听这话,瞬间就大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伸出手想让妈妈抱。

这个场景,让我感触颇深。


“你再这样子,妈妈不喜欢你了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孩子说过这句话。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杀伤力”。


这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只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妈妈才会喜欢你。

这在无形之中,就把父母的爱变成了一种胁迫孩子的手段。

当孩子听到这句话之后,他们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变得没有安全感。


这样不健康的爱,《奇葩说》的辩手庞颖也经历过。

在节目里,她称自己是“玻璃心”。由于缺乏安全感,不能接受伴侣对她的一丁点负面评价;由于太在乎对方,总是会因为一句话而怀疑“他是不是在嫌弃我”。

而她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


庞颖说:“我小时候一定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爸才会在假期的时候对我好。

我觉得我必须满足了父母的需要,达到了他们的期待,我才能得到他们的爱,我才能得到他们的关注,我才不会被抛弃。”


她的这段话,让我感到十分心疼。

有条件的爱,会让人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底层的需求,它对于每个阶段的人都很重要。

一个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他可能就没办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能会没办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那么,孩子应该如何获得安全感呢?

孩子想要获得安全感,离不开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所谓的“无条件的爱”,其实就是我们爱孩子,只是因为那是我的孩子,和他能不能满足我对他的期待无关。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或是未能满足父母的期待时,我们要说的不该是“我不喜欢你了”,而应该是“我不喜欢你的这个行为”。

这样的做法,才不会伤害到孩子,反而会在孩子心里建起一个”安全屏障“。

而这个安全屏障,就是由父母的爱和支持汇聚而成的,它能给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感。

教育学家王人平曾经说过:“让孩子从小就确信自己时刻有被爱的把握,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从而在孩子心中驻下爱和希望的种子,从而构建起自爱,自尊和自信,形成一条链接未来的精神通道。

这样在孩子成年后,即使遭遇挫折、身处低谷,被爱滋养过的心灵,依然会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


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还能避免孩子长大后变成“讨好型人格”。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教育学家米基·法恩说:“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青年女作家蒋方舟就曾在节目里承认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她说:“我做什么事情,都会去想我有没有符合别人的期待。我害怕起冲突,非常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蒋方舟总是会不自觉地去讨好别人,即便自己已经非常不舒服了,依然会选择默默容忍,有时候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最严重的一次,是她的男朋友打电话骂她。尽管她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她还是连续道歉了2个多小时。可对方仍觉得她很敷衍,一直不停地打电话骚扰她。

那时候的她害怕得全身发抖,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对对方说“你不要再打了”,或者说“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讨好型人格,似乎总是习惯性地去迎合别人,却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使人产生“低自尊”的感觉,从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所以,不想让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没有底线的溺爱,也不是没有原则的满足,而是一种有边界感的爱。

父母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也要慢慢地适当放手,让他们明白世界的规则,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里,杜江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每一次嗯哼问他,“爸爸你爱我吗?“杜江总是非常认真地回答他:“我超爱你。”

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嗯哼从小就非常具有安全感。

所以,当被问到“害不害怕有了弟弟妹妹之后,爸妈就不爱你了”,嗯哼满脸自信地回答:“不会的,他们一定是爱我的。”

杜江虽然会无条件的爱孩子,但他并不会一味地溺爱,而是有自己的原则。

当嗯哼偷亲小泡芙后,杜江立马拉开了嗯哼,严肃地对他说:“你亲人家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之后,还向小泡芙和她的爸爸刘耕宏道歉。


这样无条件但有原则的爱,会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只有遵守这个规则,尊重这个边界,我才能拥有自由和快乐。


在节目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杜江送给嗯哼的那首诗。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们也只能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关于我们】

微信关注公众号“包妈聊孕事”,给你更多孕前、孕期、哺乳期、育儿等各阶段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