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观的形成,父母能有多大影响?我们轻视了后天的遗传继承!

作者:贝贝豆育儿学堂 01-10阅读:2809次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从未想到过,在现实的社会,能看到这样的一幕……

然而昨日公车上,我的的确确目睹了一场母女间的“口舌大战”,对话很短,却足以让我瞠目结舌!

  • “我和你说话,你听到没有?”母亲率先大声质问,并成功地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注意

  • “你会不会喘口气?”13、4岁的女孩没有回答,母亲再次吼到

  • “不去,我凭什么总听你的?我就没有选择权?”女孩不甘的回吼

  • “这么大了,除了顶嘴忤逆,你还能干什么?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贱胚子!”母亲说话很难听,但似乎并未觉得不妥

  • “再贱也是你生的,你养出来的,你高兴了?”女孩言语间丝毫不让,直到妈妈响亮的巴掌扇在脸上,周围的人连忙劝解。

就这样,隔了一站地,女孩独自下了车,而那位妈妈,则恶狠狠自顾自的骂着,丝毫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神,似乎母女间在外的这种冲突时有发生,早已习惯了。

我一直认为,这种桥段只会出现在影视节目中,却没成想在这个不大的二线城市,在我的眼前却的的确确的出现了,而且很真实。不由得去幻想,为什么好好的母亲能成为这样,好好的闺女又能养成这样,随即却也释然,有这样的母亲,孩子想不成为同样性格,的确很难。


孩子三观的形成,父母能有多大的影响?

很多人或许在长大前,都会立下属于自己的誓言:“将来,我一定不能成为类似我妈(或我爸)那样的人”然而现实的确很残酷,但我们当上了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得不说,我们又一次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成功”逆转,成为了那种我们最不想成为的人。

我们也会在孩子面前极其强势,我们也会不断地批评自家的孩子,夸奖别人的孩子,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会时不时的拿出来重新念叨,并且每次都会指手画脚的评论许久,我们同样也会给孩子制定各种规矩和规则,对他们严加约束……

可回头看看,孩子现在经历的这些,不正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经历过的?再看看孩子,也是如我们当初那般沉默不语,用“无声”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指责甚至谩骂。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原来性格是艘“贼船”,而孩子却是离船最近的那个人

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固定了孩子年幼的生活空间维度。爸爸、妈妈、孩子,一套房子把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串联在了一起,从养育到教育,从生活习惯到行为举止,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时时刻在被孩子被迫“监视”,而孩子因为优越的学习能力,开始学习父母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举止。

即使,父母对孩子会从小约束,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使,孩子很聪明,能够很好的接受父母灌输的思想,能够认同这种理论观念。

可因为缺乏实践,和父母这个真人样品模板的失败,久而久之孩子只会把哪些理论观念抛在脑后,开始直接学习父母的语言、动作、语气、行为以及性格。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虽然这句话包含贬义,但也实实在在的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超强。在和父母的接触生活中,孩子的三观逐渐形成,而对三观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父母表现式的三观。

父母抠门,孩子绝不会很大气;父母爱占小便宜,孩子往往也会如此;父母眼见短浅,孩子也不会高瞻远瞩,总之大到性格特征,小到生活举止,孩子往往会在长时间的接触中,遗传父母的三观特征,这很现实。当然并非没有反例,可即便有也是孩子在接触社会后,认识到父母的错误,努力甩开了当初的那艘“贼船”,实属万幸!


明理的父母,教出优异的孩子,别轻视了后天的遗传继承!

相信绝大部分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优异出色,所以才会对孩子“严加管教”,可真正优秀的父母是明理的,他们坚信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不会差,即便是不成材也能先成人,这就是家庭三观塑造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会抱怨,自家的孩子事事不如人,可却未曾先对比自身,自己作为父母和别人的父母真的就毫无差异?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农民家的孩子很大概率依旧是农民,想要翻身,所面临的资源,教育都是其次,关键是父母的态度和知识面,却是最大的鸿沟,让孩子们难以跨越。

教育孩子最关键的不是方式和方法,而是父母的心,父母的态度,父母的行为,一切的一切都时时刻刻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育儿先立身这很关键。

原生家庭的孩子,往往最大限度的学习了父母身上的好处与坏处,几乎复制式的继承了父母的三观态度,孩子长大后会习惯父母的生活方式,习惯父母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一切的一切终归来源于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学习模板,想让孩子出色,就要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明理通透,孩子才能更加优异,所以,千万别忽视了后天的遗传继承。


后天的遗传继承有多么神奇,这些例子着实让我们惊叹不已
  • 记得念大学时,同舍的舍友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喝醋”,我们也都和气的称呼其为“醋姐”,醋姐的称号并非虚名,在大一时,她和同学打赌输了,而赌注就是输方喝一碗醋,而醋姐大大咧咧的喝了,而且感觉意犹未尽。问其缘由,醋姐却说:“我爹在我4岁那年,和我妈打赌输了,生生喝了一瓶醋,我看在眼里,从那之后我的世界多了一个认知,那就是醋肯定很好喝。从开始的酸牙,到后来觉得好喝上瘾,全源于我爹。不打诳语,我能生生干一瓶醋不带发怵的。”这也算是生活三观的形成,而形成的原因就是醋姐4岁时,父亲的一次举动。

  • 也是一位舍友讲过的笑话,说她自己有一个癖好,那就是闻臭脚,每次脱下袜子会闻一闻,意犹未尽时还会忍不住抱起脚来闻上半天,这个癖好的形成无他,只因为从小就见妈妈有这种习惯,而且爸爸还经常嘲笑,久而久之,不知为何自己也迷恋上了那一股“酸爽”的味道。


由此可见,孩子三观的形成和后天的遗传继承有多么神奇,癖好都会遗传更何况性格呢?所以,如果父母爱吼孩子,孩子肯定长大后会吼回去,父母窝囊孩子也坚毅不到哪里去。孩子的一丝一毫都会随着父母的方向成长,所以如若想让孩子听话,让孩子出色,就想要约束自身,让自己成为自己认为最好的标杆。

写了这么多,在回想先前见到的那对母女,也就释然孩子和母亲为何会有那般“触目惊心”的对话了,只有一丝怜惜,好好的孩子因为母亲的失职,毁了自己的性格。所以,劝解各位妈妈,别因为自己的性格,毁了孩子的性格,得不偿失,付出的因,终会有一天得果的。

今日话题:你觉得你的三观形成和父母有关系吗?你有哪些遗传自父母的特殊癖好?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一起讨论吧,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写文不易,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