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孩子大脑最喜欢的教育方式!怪不得你的教育不得法

作者:幼儿说 01-18阅读:3892次

轻轨上的一家三口

有一次,我乘坐轻轨,我的座位对面坐着陌生的一家三口,一对父母带女儿坐轻轨。轻轨开动了,小女孩很兴奋,不停地站在车椅子上蹦跳,就像在跳蹦床。

“你能不能停下来?吵到别人没礼貌!”小女孩还是跳,毫不理会妈妈的话。

这时爸爸开腔了:“爸爸给你讲个故事。昨晚啊,爸爸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床上蹦跳,就像你这样,我跳啊跳啊,突然摔倒了,我发现我的一条腿被一条鳄鱼咬住了,它拼命地要把我拖进床上的一个洞里,我还听到我的骨头被咬碎的‘咔擦咔擦’的声音……”

这时,小女孩不仅停止蹦跳,还安静地蹲下来,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看,“爸爸,我的座位好像也有一个小洞洞……”

我猛掐大腿,担心我的笑声打扰了人家教育孩子。我心想, 这是教育小孩的“精华”啊。

▶为什么父母教育孩子时,讲一个故事,效果更好?

1、故事,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

德国教育部曾经做过一项儿童认知方面的研究,三个孩子的妈妈、德国研究院的儿童认知专家多纳塔.艾申波茜和同事发现,听故事,无论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是父母自己编的故事,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人们除了打猎、采摘之外,就是睡觉,唯一少得可怜的娱乐活动,就是喜欢围着篝火讲故事和听故事,我们人类的一个个传说和寓言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而每一个年代的孩子,无论从父母们的嘴里,还是从绘本上听故事,都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也说过,人脑中有一个“解释器”,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常常能在脑袋里浮现故事的情景和细节,所以通过故事形式传达给孩子的教育,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父母们与其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还不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更实用。

2、用故事装着教育,效果更好

故事,容易引起孩子们共鸣。想起一个这样的神话故事:

在西方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个王叫大卫王,因为杀戮和霸道而惹众怒,但没人敢指责。一个叫拿单的人去见大卫王,他没有直接指责,而是先给大卫王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座城里,有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富人养了很多牲畜,而穷人只有一头羊,待它如亲人。有一天,富人家里来客人,但他不舍得用自己的牲畜招待,而是宰了穷人的那头羊。大卫王听完后非常愤怒,他说:“这人实在该死,没有一点怜悯之心!”拿单说,“这个没有怜悯心的人,就是你”……

神经科学家尤里.哈森曾经通过仪器扫描听故事者的大脑电波,当故事足够完整、动人和连贯时,研究者发现听故事者的大脑电波出奇地相似,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大量相似的脑电波的反应模式,跟故事讲述者的大脑电波重合。这便是共鸣的大脑活动表现。所以,用故事装着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从而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话语背后传达的教育道理和意义。

知名妈妈陈美龄也分享过她三个孩子小时候,她和丈夫给孩子讲一个名叫屁太郎的故事。有一位朋友看完后改编了一下。有一次,我陪朋友和她儿子去拔牙,小男孩看到医生的拔牙工具就吓哭了。朋友赶紧开始讲故事:“有一个屁太郎,他的牙齿坏了,牙疼得厉害,但是他就像你一样,看到医生就浑身发软。这时,屁太郎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把医生吓跑了,他就想‘原来医生比我还胆小,我还害怕什么呢?’所以,屁太郎就大喊着‘医生,回来’,然后勇敢地躺到了躺椅上。”“医生怕屁呀?太好笑了,哈哈……妈妈,我不怕!”然后就“勇敢”地躺到躺椅上。我在一旁听得猛偷笑,这脑筋够机灵!

道理太古板,孩子们不喜欢;当道理“穿上了衣服”,打扮成故事,便成了小朋友的至爱……我的《大脑监狱长与五条坏虫子》的故事,便是这样来的。

关键字:亲子教育、认知成长、幼儿大脑、亲子沟通、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