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米来妈妈,一个为了自己宝宝上学开办幼儿园,然后走上早教“不归路”的“老母亲”。今天我想分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全新的早教方式——客厅共享早教。
国外playgroup互动场景
可能是您在自家客厅里给几个宝宝做早教,也可能是您的宝宝在邻居的客厅里和其他宝宝们一起接受着早教。宝宝不仅接受到了早教启蒙,而且还找到了玩伴,是不是很Cool?
其实啊,这种家长自助育儿形式——亲子游戏小组(PLAYGROUP),在欧美等国家非常流行。它的特点是家长联合运营,以游戏和保教为基本活动,游戏小组也是分担育儿压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但是游戏小组在我国却寥寥无几。纵观下来,目前我们可以选择的早教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1.早教班:优点是课程相对有体系,但是真心贵啊!而且比较耗时,想想就心塞。
费用上,以北京为例,早教包普遍两万起步,一节课的费用在200元到300多元不等,一节课的费用得买多少玩具、绘本和尿不湿啊?!
时间上呢?除了距离非常近的情况,一节50分钟的课程往往要消耗掉小半天的时间,花了很多钱还要花很多精力。当时我在为宝宝考察早教课的时候,就有 作为“过来人”的朋友提醒我,一定要离家近!离家近!离家近!否则课程再好都难以坚持。
2.在家早教:自己看书或者通过育儿app学习,自己在家给宝宝做早教,好处是学习费用低,但是能不能找到真正适合宝宝的课程呢?找到了能不能坚持下来呢?
这些都十分考验家长的专业性、恒心和毅力,而且,而且宝宝没有玩伴的问题也木有破解。
由上可见,早教带给妈妈们的痛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早教课程难成体系;
2.早教课定价高昂,经济压力大;
3.离家远,时间成本高。
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同时解决以上三个痛点呢?专业、实惠、离家近的早教到底究竟在哪里呢?
生完大宝后,育儿焦虑一直困扰着我,我也一度为了给宝宝选择合适的早教课,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上不同品牌的早教体验课,但是早教课上娃各种不配合,我也被折腾的身心疲惫。
后来,因为我的宝宝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为了自己的宝宝上学问题,我在2014年开办了米来未来幼儿园,自己的幼儿园设置有早教班。
但是在早教路上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宝宝们足不出户就接受到专业的早教呢?”这个想法在心底里酝酿了很久,经过五年多的在幼儿教育领域的摸索和沉淀,终于在今年找到了答案——客厅共享育儿。
顾名思义,就是让经过培训的宝妈成为“共享育儿师”,把自己家的客厅充分利用起来,在客厅里面给周边小区的宝宝进行早教。
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呢,是希望通过专业的蒙台梭利老师指导,培养“种子”妈妈们成为“共享育儿师”。
共享育儿师Lisa 家的客厅共享育儿现场
不仅让宝宝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早教课程,而且能够把闲散的妈妈资源利用起来,让这部分妈妈群体在育儿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一份可观的收入(一举两得耶)。
在我国,这种共享育儿形式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成为了穿梭在钢筋水泥之间的独立个体,似乎除了亲友、工作关系的连接之外,邻里之间的彼此照应和相互沟通却渐渐淡化了(so lonely)。
共享育儿师馒头家的客厅共享育儿现场
因此,宝贵的社区育儿资源被闲置了,不管是全职宝妈还是事业型宝妈都很难有效连接起来。
而我想要做的,就是想要通过专业的课程指导,把社区宝妈们连结在一起,让妈妈们形成“育儿同盟体”,共同分享育儿的乐趣,分担解决育儿难题,让育儿这件事不再孤单!
那么,“客厅共享早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01.充分验证的课程体系
“客厅共享早教”的早教课程全部来自于米来妈妈(也就是我本人)开办幼儿园五年的实践所得,这些课程经过了时间的锤炼和验证。米来妈从2014年开始开办了早教、日托以及幼儿园,具备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们已经出版了一套早教指导教材,这套教材一共包含三本书,内容涵盖了从0到3岁宝宝的早教方案,并且按照月龄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早教内容。
米来妈出版的三本早教教材
包括宝宝们每个月都在想什么,他们适合什么样的玩具和教具,适合什么样的游戏活动,以及每个月龄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等。
02.启动最珍贵的妈妈“师资”
对于宝宝来说,最珍贵的师资其实是妈妈,从2014年我就开始做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在教师培训中发现,妈妈们比刚刚毕业的幼师更容易培养。
因为妈妈具有天然的母爱和情怀,很多理念和方法一点就透。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很多妈妈对幼儿教育满怀热情,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往往对早教一头雾水。
而米来的“共享育儿师”恰恰就是针对这部分宝妈,给与她们专业性和实操性非常强的早教指导。
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在“共享育儿群”向宝妈提供早教方案、课程指导以及实时答疑,并且通过demo课等形式手把手地教宝妈们成为优秀的“共享育儿师”,让这部分妈妈成为“种子妈妈”,把“共享育儿”的育儿理念播散下去。
03.利用客厅,就近早教
报过早教班的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如果早教课离家不是特别近的,一节50分钟的早教课往往会消耗家长小半天的时间,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我们需要的幼儿教育要更近、更便捷、更高效。
米来妈妈主张宝妈们把家里的客厅充分利用起来,只要客厅面积在15平米以上,铺上垫子,就可以做一个circle,邀请小区里面的三五个宝贝一起玩耍和进行早教,是不是很想试一试?
一个娃主动照顾另一个娃, 同伴能带
04.开放式的玩具和教具
不同于市面上大多的玩具,“共享育儿师”采用的是开放式的玩具和教具。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玩法不固定
比如几粒珠子和豆子,宝宝可以脑洞大开地思考怎么去玩,是用两个指头捏起来呢,还是用手掌去按呢,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玩法。
经典蒙氏教具
这个过程对于锻炼宝宝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以上活动中,宝宝始终是主导;
再比如一个瓶子和一个瓶盖,在宝宝拧瓶盖的时候,首先要把瓶盖放置在瓶身上,接下来,大部分宝宝都会顺时针一下,再逆时针一下地拧,通过多次练习后,宝宝会总结出怎么拧上瓶盖的规律。
当宝宝发现可以用一个手,朝着一个方向,不停转动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拧上,反方向转动就可以把它打开的时候,宝宝会因为发现这样一个奥秘,而感到非常开心。
实际上,“共享育儿师”中的玩具和教具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现实中容易操作的事物,但是实践起来需要家长和宝宝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相反,市面上有些玩具只有一种固定的玩法,比如一些有按钮的玩具,按下按钮,玩具就自己动起来了,宝宝一开始会觉得新鲜,但是很快就容易厌倦。
而且在玩这种玩具的时候,宝宝并不需要进行思考和努力,这个时候的宝宝就像大人按下傻瓜相机的按钮一样,一切都是现成的。
真实的玩具
“共享育儿师”中采用的玩具和教具都是真实的事物,而不是虚拟的,目的是为了让宝宝感知真实的世界。
举个例子,在“共享育儿师”中的切黄瓜,切香蕉的活动,宝宝们会使用真实的小刀切割真实的水果,在切的时候观察、感受手的方向和该用的力度。
而“切切乐”的玩具同样也是做“切割”这样一个活动,可它是采用的是仿真的蔬菜水果。
经典蒙氏教具
实际上这些“仿真水果”是已经被切好的,宝宝们只要拿着“玩具刀”,按照设定好的边界切下去就好了,在以上两个活动中,哪个更能够让宝宝得到锻炼显而易见。
强调内驱力
米来早教课上的宝宝
这个图片中是个五个月的宝宝,她的前面有一个不易滚动的球,大家觉得它是在做什么呢?其实啊,这个宝宝在练习爬,他的腹部力量是可以的,但是手臂力量还不够。
在米来早教课程中,用这样一个球作为教具,放在她的眼前,用这样一个球来引导宝宝爬。在传统早教课中,很多时候宝宝是“被动发展”的,比如安排家长在后面推宝宝的脚。
在练习爬的活动中,前者调动了宝宝的内驱力,让宝宝自己完成,而后者则是通过外力推动宝宝完成的,结果看似是一样的,但是从教育意义上却大相径庭。
05.探索为主的蒙台梭利课程
不同于大多数整齐划一的早教方式,米来共享课的课程设置以蒙台梭利的探索型早教课程为主。那么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呢?
日本著名的幼儿园——藤幼儿园的园长加藤积一曾对这一问题做过解答,“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宝宝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也就是让宝宝成为课程实施的中心。
不同材质的小物件,刺激宝宝的感官
切一段香蕉,穿几颗珠子,给小花浇水……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活动,对于宝宝来说并不容易,当他们专注这一目标并且完成目标的时候,宝宝收获的是深层次的快乐。
与此同时,宝宝在和小伙伴的共同活动中刺激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激发了社交意识,促进了社会化发展,还锻炼了精细运动能力、手眼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
蒙台梭利认为“宝宝天生具有自己促进自己成长发展的能力”,而早教的核心就在于点燃和激发宝宝的内驱力。
蒙氏教具看起来就是这样简单的设计
通过搭建对于宝宝安全而有挑战性的环境,鼓励宝宝自己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成就感,获得深层次的快乐。
不论是大人还是宝宝,深层次的快乐一定不是来源于外在环境,而是来自于内在的成长,而帮助和引导宝宝的内在成长,就是早教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