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希望通过日常琐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倒垃圾、做饭、给草坪割草、洗盘子等等,父母相信这些行为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有效的。而事实上,这些日常琐事尽管对持家很重要,但是可能对培养责任感并没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在有的家庭,这些日常差事还会导致每天的争吵,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苦恼和愤怒。如果强制坚持让孩子做这些日常家务,结果可能会是孩子的顺从,厨房、院子更干净了,但是,这样做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可能有不良的影响。
很明显的事实是责任不可以强加。责任感只能从内心产生,由从家庭中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没有积极的价值观来支撑的责任感可能会危害社会,具有破坏性。帮会成员经常显示出对其他成员以及对帮会的无比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
责任感的源泉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同时希望他们的责任感来源于最高的价值观,包括尊重生命,关注人类的幸福,用常见的词汇来说就是:同情、责任和人道。我们通常不会把责任感放到一个较大的框架中去考虑。我们考虑是不是有责任感,常常是就更具体的方面而言的:孩子乱糟糟的房间、上学迟到、马虎的家庭作业、不情愿的钢琴练习、绷着脸不服从命令,或者态度恶劣,等等。
尽管孩子可能很礼貌,把自己和房间都收拾得很整洁,家庭作业也做对了,但是他们还是会作出不负责任的决定,特别是那些整天被告诉该干什么的孩子,他们很少有机会去实践自己的判断能力,很少有机会自己作出选择、培养自己内心的标准,因此更容易作出不负责任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那些有机会自己作决定的孩子,在成长中,精神上会变得自立,他们能够像成年人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和工作。
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价值观不可以直接传授。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孩子责任感的问题再次回到了父母身上,或者更精确地说,回到了父母的价值观问题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价值观能够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有没有什么明确的观点和方法,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我们预期的责任感?这一章剩下的内容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
孩子的责任感开始于父母的态度和技巧。态度包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技巧包括向孩子示范处理情绪的可接受的方法的能力。
要达到这两个要求,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让我们充分准备好如何处理感情问题,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强烈的情绪,当他们遇到孩子的强烈情感爆发时,他们的方法是拒绝、否认、压制,或者美化,他们会使用一些没有帮助的断语:
否定:你并不是真的像你说的那么想的,你知道你爱你的弟弟。
否认:问题不在你,你只是这一天很倒霉,心情不好罢了。
压制:如果你再说一次“恨”这个字,我会狠狠揍你一顿。好孩子不会感觉到恨的。
美化:你并不真的恨你姐姐,可能你不喜欢她,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没有恨,只有爱。
这样的话没有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情感就像一条河流,是无法阻止的。强烈的情感就像密西西比河的河水,不能被否定,无法讲道理,也不能不切实际地空谈。试图忽略这些情感就会导致灾难,它们必须得到承认,它们的力量必须得到认可,必须重视它们,要机智地转移它们的方向。通过这样的疏导,强烈的感情可能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兴奋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欢乐。
这些都是崇高的目标,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在理想的目标和日常的实践中间搭起一座桥梁呢?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答案似乎存在于制定一个结合了长期和短期努力的计划。首先,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品质教育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品质特征无法通过语言传输,而必须通过行动来传达。
长期计划的第一步是要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不要针对他们的行为、他们外表的服从或者反抗作出反应,而要对引起这个行为的真实想法作出回应。
我们如何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所想、所感呢?孩子会给我们提供线索。他们的情绪会通过他们的言辞、语气、手势、姿态流露出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我们心里的座右铭是:让我理解,让我表现出我的理解,让我在用词上不要表现出批评和谴责。
当孩子从学校回家时,表现沉默、不活跃、走路拖拉,我们从她的步伐就能看出,她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依照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应该用批评的话语开始谈话,例如:
“你那是什么脸啊?”
“你怎么啦?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你这次又干了什么?”
“你今天遇到了什么麻烦?”
既然我们要关心孩子的情绪,我们就应该避免那些只能带来厌恶的评论,避免那些让她希望再也不要回家的评论。孩子有权利获得声称爱他们的父母的同情的回应,而不是嘲笑和讽刺。例如:
“你遇到不开心的事了。”
“今天你不是很顺利。”
“看起来你今天过得很不愉快。”
“有人让你不高兴了。”
比起那些“出什么事了”、“你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的问句,以上的陈述句要更可取。问句表达的是好奇,陈述句则传达同情。不过即使是父母充满同情的话语也不能马上改变孩子的坏情绪,孩子需要时间来吸收父母理解的话语中所表达的爱意。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
当丹尼尔告诉妈妈他被学校巴士的司机侮辱和推搡时,妈妈的责任不是寻找司机这么做的动机,也不是给司机找借口,她的任务是充满同情地回答孩子,用下面这样的话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急救:
“那一定让你觉得尴尬极了。”
“你一定觉得很屈辱。”
“那一定让你很生气。”
“那个时候你一定非常讨厌他。”
这样的陈述会向丹尼尔表示他的妈妈理解他的愤怒、伤痛和羞辱,会让丹尼尔明白,当他需要她的时候,她就在那儿。就像孩子摔倒受伤时,父母会马上给孩子提供身体上的急救一样,父母同样需要学会当孩子情感受伤时向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急救。
毫无例外,孩子会向他们生活的环境学习。如果他们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就学不会负责任,他们学会的是谴责自己,学会寻找别人身上的缺点;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轻视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的意图。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不停地预料即将发生的厄运,并且忍受于此。
让孩子感觉自己出了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批评。批评使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渺小。孩子需要的是没有贬低的信息,而不是批评。
一位妈妈看到她七岁的儿子史蒂文用勺子几乎把整罐巧克力布丁舀到一个特大号的碗里,她正要指责他:“你太自私了!你只想到你自己!家里不是就你一个人!”
但是她已经知道这种定性评价的话是没有用的,向孩子指出他不好的人格品质并不能使他变成一个更有爱心的人。她没有说这些定性的话,而是说了一些没有贬低意思的话:“儿子,布丁要分给四个人。”“哦,对不起。”史蒂文回答说,“我不知道,我放回去一些。”
[美]海姆·G·吉诺特/著
张雪兰/译
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
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
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