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教育,成为孩子爱的教育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1-27阅读:620次

作者:一座城池(富书专栏作者)

《西藏生死书》里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是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

这几天,5岁的女儿听到大人们谈论作家林清玄去世的新闻,连续问了我3个问题:

爸爸,清玄爷爷去哪里了?

爸爸,去世了的人是不是要放进土里面啊?

爸爸,我们还能看到林爷爷吗?

小家伙突然这么一问,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禁想起台湾教育专家张淑美说的: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受这件事的触动,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在《西游记》中,我们大呼过瘾的情节之一,就是美猴王火烧阎王府,勇销生死簿。

我们惧怕死亡,因而妄想逃避死亡。但即便如此,死亡还是在那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避讳而不存在。

但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一、死亡,是汉文化里缺失的一课

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谈论太多,“死者已矣”那种小心谨慎的“避讳”,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

华东师大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回避死亡,以致于家长们也不愿意和孩子谈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

因此,每当孩子问到死亡时,家长的回答都是:

其实,他只是睡着了。

他去了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病痛。

小孩子不用知道这么多,到一边去玩。

尽管家长们避之不及,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死亡已然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在我7岁的时候,爸妈曾通过将我与死亡隔离的方式来保护我,以避免我受到死亡的打击。

外公去世前,爸妈带着我去看望他。外公在家门前的大坪上扭腰锻炼,我笑着问:“外公,你的身体马上就要好啦!”

不曾想到,仅三天之后,外公就去世了。

除了哀伤之外,我非常愤怒,质问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我外公已经卧病三个多月了,那天的见面,原来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没能在外公去世之前好好地交流,没能陪伴外公走完最后一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爸爸告诉我,他们是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怕我被死亡带来创伤。

后来,当我看到身边的家长们,都在采取隔离死亡的方式教育孩子,我突然明白:死亡教育,不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更是家长需要面对的。

古代社会,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就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

现代社会,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马东在《奇葩说》总结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循环往复的避而不谈,导致成年人对此也一脸茫然。

其实,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没有人能绕过去。因此,对于幼儿的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美国一本名为《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与死亡》的书籍称:小孩的心灵跟成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陷入疑惑和焦虑之中。

《爸爸去哪儿》中,一则老年妆片段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化了老年妆的家长们一改往日朝气蓬勃的状态,顿时形如枯槁、老态龙钟。

当女儿夏天看到爸妈们的老年妆,她的第一反应是无比地震惊,接着,竟然有些疑惑失措。

看到老去的父母,甚至即将走向死亡的父母。夏天泣不成声地说:“我不想你们死。”

另一档亲子节目《妈妈是超人》中,节目组也安排妈妈邓莎和外婆化上老年妆。

邓莎问儿子大麟子:“你想妈妈变老吗?”

大麟子的答案毫无意外是否定的。

可当邓莎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妈妈变老”时,大麟子的一个动作令妈妈触目感怀。

他一屁股瘫坐在地板上说:“那你会埋到土里呀!”

随后,他用小手捂住难受的哭脸,似乎无法接受爸妈老去的样子。

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爱的人分别,尤其是像夏天和大麟子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

因为,孩子渴望被家人一直关注、爱护,而老去,或者死亡,会激活孩子的伤心和恐惧。

正因如此,家长们才更应该向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

三、缺失生命教育,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美国作家早崎绘里香在《生死功课》里说: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死亡。

的确,缺失死亡教育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 首先,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恐惧。

在传统的丧礼文化中,现场的装扮、音乐的气氛,都萦绕着阴冷、恐怖的元素。

在影视作品中,与死亡关联的场景,也往往发生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或是漆黑的深夜里。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还会吓唬孩子:“晚上不要哭,不然会把鬼招来的!”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潜意识很容易将死亡与魔鬼联系在一起,从而变得胆小无助。

  • 其次,孩子很容易会漠视生命。

根据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

比如说:

湖南六年级男生,因为座位摆放和同学发生争执,从4楼教室跳下。

舟山五年级男孩,不满老师春游分组,从教室跳楼摔成重伤。

河南职一学生,与网恋男友分手,从宿舍跳楼自杀身亡。

我在初中的时候,同班的女同学在和男友分手之后,用刀片在手臂上刻下男朋友的名字,这种触目惊心的自残行为令我心生费解。

后来,我听到一句话,叫“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他们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感。

四、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这套认知理论,证实了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生命迹象的。

因此,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然地适应孩子的观察,并予以公开、客观的生命教育。

1、 客观分享,具象解释

客观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思考停止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具象解释,如鲜花凋零、落叶归根,再到小鱼翻白、小狗死亡,最后再谈到人类的逝去。

2、 借助工具,形象说明

通过读绘本、看视频、讨论会等形式开展生死教育,和孩子一起分享《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了 100 万次的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书本、影片故事。

3、 关注情绪,坦诚表达

通过以上的生命教育,孩子开始体验了分离、死亡的悲伤,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时,如果发生亲友离世,家长可以和孩子坦诚地表达悲伤,使孩子感受生命的温暖和勇敢。

4、 正向引导,绽放精彩

对亲人的思念是人之常情,让孩子知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尽头,遗忘才是。

因此,我们要常怀思念,更要树立热爱生活、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珍惜时光,让生命绽放精彩。

估计很多家长都带孩子看过《寻梦环游记》,那是一部拥抱死亡的电影。

它用一种特别温情的方式,给孩子揭开了死亡的神秘面纱,补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

儿童生命教育读本《寿命图鉴》说:因为了解生命,所以更加努力认真地活着!

正确的生命教育,能够引领孩子抵达更开阔、更自由的远方。

死亡教育不应该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才开始,而是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

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离去的宠物,清明时节祭拜故人,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机会。

乔布斯在17岁时,接受了美国著名的死亡教育,使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并决定“向死而生”。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他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时光,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这才有了享誉世界是苹果公司。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正视死亡教育,也许就能帮助孩子对生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敬畏,也多一份珍视。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在于给别人带去快乐;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我们的孩子,可能随时直面死亡。好的死亡教育,更能让孩子珍爱生命。

所以,生时珍惜,敬畏死亡;死时淡然,无悔生命。

作者简介:一座城池,富书专栏作者,,写过小说,出过文集;待过体制,进过外企,刚从谷歌离职,现一头扎进文艺圈,始终相信:会做记者的运营才是好作家。本文首发爸妈进化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