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会走路后,却更喜欢抱抱?专家的答案耳目一新

作者:新运妈妈 01-27阅读:2101次

在新运宝宝还是个新生儿的时候,特别喜欢哭闹,宝爸说要给她训练哭声免疫法: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让她小小年纪学会自主入睡,这样带起来轻松。可是每次听到她哭,我都忍不住,没一会就过去抱起来,几次下来这套完整睡眠训练法宣告失败了。然而就在前不久,看到网上一些报道,让我暗自庆幸当初的放弃是对的。

哭声免疫法起源与西方,创始人是约翰·华生,这位大师本人的家庭就是这套训练法的践行者。但最新的报道中,大师的几个儿子,从婴儿期就接受这套训练,结果长大后患上了严重的孤僻、自闭,多次自杀未遂。其实这些精神疾病,与早期父母哭而不抱的冷处理,是有直接关系。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说:婴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主要情感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安全感,克服怀疑感。早期的情感建立,对孩子将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影响重大。如果孩子的啼哭长期被冷处理,长大后会依恋障碍、缺乏安全感、不信任别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严重的会出现自闭症。

也有研究显示:当人在拥抱时,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内啡肽,能让人心情安静下来,制止暴躁的脾气,同时对安全感的产生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论是小婴儿还是大宝宝,这种拥抱的安全感,对孩子都非常重要,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勇敢坚强,内心充满幸福和爱。所以那些经常抱着孩子,搂着孩子肩膀,捧着他们小脸蛋温柔说话的父母,会给予孩子强烈的安全感,对人生充满力量。

特别当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后,对这种抱抱要求,不会减少反而增多。这现象背后,有着多个深层原因。

1、希望被关爱

之前看到一则视频,一个值夜班的妈妈正在上班,孩子想妈妈了,跑去妈妈上班的地方看她,孩子怕妈妈责备,开口就说:妈妈抱抱我就走。结果妈妈抱完之后,小家伙自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其实很多孩子,向父母“讨”抱抱,并不是想长时间地挂在妈妈身上,而是时不时过来蹭一下“关爱”。如果你给他积极的回应,他能感受到你的关注,不到一会儿便心满意足地离开。

2、克服分离焦虑

有很多时候,拥抱比言语上的“我爱你”更有力量。肢体的接触能让孩子感受妈妈的温暖。时不时的要抱抱,其实是孩子对爱的确认。尤其对分离焦虑期的孩子,怕妈妈会离开自己,会抛弃自己。所以会频繁的求抱抱,克服内心的恐惧。这也为啥很多孩子越大越黏人,更依赖的原因。孩子的小心思,父母要理解。

3、稳定不良情绪

经常看到很多孩子摔跤了、受委屈了、无聊了,只要妈妈抱一抱之后,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原因有量两点,一来拥抱动作,能让身体产生内啡肽,帮助稳定情绪,二来抱抱时,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共情感,也能发泄不良情绪,又获得了妈妈的安慰。一个简单的拥抱,却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剂。

4、生长期容易累

生长期的孩子,骨骼肌肉生长较快,平时活动量也大,相当于身体有双倍的消耗,因此小孩一般比大人更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是为啥很多孩子出门时,没走几步就累了的原因。平时家长多抱抱孩子,其实是更有利于生长发育的。

最后,抱抱不光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也是最难得的亲子共情。曾经看到一位宝妈留言说:女儿小时候总要抱抱,到6岁时,对我说:妈妈,抱抱我吧,等我再大一点,你就抱不动我了。女儿以前午睡我都抱着她哄睡,现在上1年级了,横抱着已经抱不了了,突然感觉心里很难受,抱抱的日子永远不会回来了!的确,孩子能抱在手里的日子其实就短短的几年,宝妈宝爸们,且抱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