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扔东西是坏习惯,讲了不听很头疼!三招教你如何引导

作者:儿科医生雨滴 03-07阅读:1905次

连续好几天的雨,湿湿嗒嗒又阴冷,让人情绪都有些要发霉了。一听邻居佳佳说晚上约着一起吃火锅,立马点头如捣蒜:“哇,火锅耶,热气腾腾地暖胃又暖心~”

七点左右,我拎着些菜如约而来。一进门,就看见佳佳在客厅里气呼呼地对着一岁多点的儿子大声呵斥。

佳佳:“妈妈刚刚把你的东西收拾好,你又开始扔!你看看整个客厅,沙发上,地上,都是你的玩具!我说几次了?东西要收好,要放回原位!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是故意捣乱的吗?”

可怜的小宝贝,委屈巴巴地站着,愣愣地看着妈妈,一动也不敢动。

佳佳看见我进门后,火气也收敛了些,丧气地和我说:

“姐,你看看,这孩子,最近特别爱乱扔东西,怎么说都不听。我这脾气真要爆了!”

“有什么好生气的呀!这个时候的宝宝喜欢扔东西很正常呀,这是宝宝认知发展的一个方式呢,也是成长的一种表现,说明宝宝长大了!该高兴才是呢,别气啦~”我笑着和佳佳解释到。

看到这里,许多家长可能和佳佳一样都是一脸问号:“小宝宝开始爱乱扔东西,明明就是个坏习惯,怎么还成了好事了?”别着急,我们今天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件事。

一、小宝宝为什么爱乱扔东西?

1、自我意识萌芽

许多家长会发现,当8-12个月的孩子们学会自如地运用手指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出十分喜欢扔东西了。有些宝宝可能就会把自己能看到的,能拿到的都会扔一扔。

在这个成人看来有些恼人的行为过程里,对宝宝却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他们发现,这个扔东西的游戏里,一个动作,能使物体在形态或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化,而且还会引发爸爸妈妈一连串的反应,这体验和证明了“我”的力量,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2、理解因果关系概念和“物体恒存”原理

不满一岁的小宝宝可能会乐此不疲地将东西丢下去,也许就为了看你把他们捡起来。——这是婴儿学习因果关系和自身影响周围环境能力的重要方式。

而这样反复动作的过程中,孩子也将会逐渐明白了“客体永久性”,逐渐了解了外部的人和物离开了又回来,不会消失不见。

3、掌握新技能,持续探索世界

1岁多的宝贝爱扔东西,是他们正在通过反复做同样的动作来发展自己的新技能:松手、放开的手部动作。

这个阶段,他们可以更精细地不断变化扔的动作,观察物体的坠落轨迹、方式,并注意不同物体落地时的声音,思考不同事物的性质,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是他们开始有意地探索世界的表现。

4、发泄情绪/寻求关注

对于2-3岁的宝宝来说,“扔”作为探索的意义,在逐渐缩小。此时,“扔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在表达情绪或者希望得到关注。

毕竟此时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体验、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言不合可能就会扔扔扔;此外也可能是宝宝在寻求关注,因为宝宝发现,扔的行为能够立即引起家人的不同的反应,从而吸引到大人的注意。

二、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1、不过度反应

文章开头,佳佳明显反应就十分激烈了。其实,最好是能够保持淡定,保持一种积极和宽容的态度,理解宝宝的扔物行为。并应该根据月龄和他们丢东西背后的原因来分析对策。

2、顺应但不放纵

在宝宝刚刚学会抓、扔动作时,属于探索为主的行为,在原则和界限范围内可以顺应他们。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制止他们扔东西的行为,你甚至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扔东西,像做游戏一样,怎么开心怎么来。

最重要的是,在游戏当中你需要告诉宝宝规则,让他们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扔,哪些不能扔。

当然,游戏结尾,你还要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玩具。

我后来和佳佳的小宝宝玩了一会,然后我告诉他:“现在天黑了,这些玩具们也累了,我们让它们一起到箱子里睡觉吧。”顺利地让孩子把玩具都收到了箱子里。——在孩子眼里,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你用孩子们的思维角度来和他们沟通,会更得心应手。

3、引导宝宝正确表达情绪

如果宝宝因为不良情绪而扔东西,父母要和宝宝沟通,了解具体原因。

因为感觉到被冷落了,那么就需要爸爸妈妈多多的陪伴了。

如果是因为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先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宝宝的行为并给与安慰;等情绪冷静后再来复盘,告诉他们扔东西并不是表达情绪的好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进行表达或用更安全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宣泄方式,比如拍打枕头,或者到室外去跑一跑、跳一跳。

总的来说,关于孩子扔东西这件事,看似无目的、甚至有点让人气恼的行为,其实是宝宝天性的反应,也是能力和行为养成的必经阶段。

我们既不能浇灭他们渴求探索的热情,也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家长正确地理解和引导,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