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实验数据,里面介绍说:常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会受伤。
2009年,Teicher 的团队分析了曾经遭受过父母言语暴力的年轻成年人的大脑,发现他们的韦尼克区(主要负责理解口语)和前额叶之间的连接减少。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越少,一个人的言语理解能力越差。2010年,Teicher和同事发现,中学期间遭受的同学的言语暴力使得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和放射冠(corona radiata)两个区域的发育异常。通过这些研究,Teicher 指出言语暴力会改变儿童大脑对感觉信号的处理回路,改变这些相关脑区的生理结构。
胼胝体
无论这种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但是语言暴力会对孩子会造成伤害,这是肯定的,不用实验,相信很多父母都同意这一点。
但是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都不想对孩子发火,但是控制不住。
我收到过很多父母的求助:如何控制不对孩子发火?每次对孩子发火后,心里就后悔。
为什么父母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
因为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父母心里的负面情绪不断积累,这种情绪如果不释放,不用管孩子大脑会不会损伤,自己就先自废武功了。所以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我们的本能就是要发火。
看看父母在面对孩子写作业时的各种表现,咆哮、脑梗、心脏搭桥,孩子没管好,自己先进医院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不是要考虑对不对对孩子发火的问题,而是怎么疏解情绪,保护自己。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了。
面对孩子,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火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愤怒,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向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来表达愤怒,这是很不容易的。——亚里士多德
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有高兴也有忧伤,有欢乐也有痛苦,这很正常,所以,父母发火是正常的表现,但是翻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会发现,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更容易失去控制,变为情绪的奴隶,这是为什么?
1、过高期望
江西省赣县一位15岁少女,由于中考落榜而喝农药自杀。原因就在父母“只能考好不能考坏”的过高期望。她留给父母的遗书写道:“女儿对不起你们,由于没有能够考上中专,县中,使你们希望落空,使村上的人都对我冷漠起来。我实在受不了,因此,我只有先去了……”
近些年来,孩子自杀的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很大,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当孩子感到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高压之下就做出了自杀的举动。
当我们父母面对孩子时,不切实际的期望让我们给孩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4岁的孩子我们就要求他们写字算数,教几遍不会,我们就开始忍不住发火。。
孩子小学刚开始写作业坐不住,不认真,我们我们就忍不住教训他们。
孩子小,打了个碗,我们就忍不住训个没完。
这种场景太多太多了。很多时候,孩子本身的能力不够,我们却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不够好,于是就开始发火。
《巴别图书馆》作者博尔赫斯说过“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度的失望”。
问题是孩子不想做好吗?是他们做不到。
想想孩子3岁之前,我们看着孩子多么可爱,也不对孩子发火,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孩子没要求,所以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不发火。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很多要求不合理。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家长看不到这个问题,只看到孩子失败了,于是就开始发火。
2、自身不顺心,焦虑
社会太复杂了,我们都在拼命的活着,尤其是我们这种底层的老百姓,很多时候要放弃尊严,于是身上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
父母带有这种情绪回家时,我们对孩子的接受能力就会降低,很多平时看的惯的行为这时候就看不惯。因为这时候我们针对的并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想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去,是为了自己。而孩子不会说不会道,力量又弱小,说不过你,打不过你,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发泄对象了。
这种原因发火的父母应该感谢孩子,因为孩子拯救了你,让你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了。
3、无力感
有些父母控制欲过强,不许孩子忤逆自己,让孩子做什么做什么。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就不听父母的。但是控制欲强的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这种表现,就喜欢逼迫孩子听从自己。而当孩子不听自己的,父母就产生一种无力感,不能接受孩子的不从,于是就发火。
有一次,我在楼下的小花园,看到一位妈妈对孩子发火,“现在都几点了,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催你几遍了,还不走。”但是孩子就是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回去,还要玩。
这种情况下,父母表面上不能接受孩子,实际上是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对孩子的失控感,是对自己无能的失望。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的自己,因而生气。但又不能对自己生气,只能对着孩子发泄。
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要做到既不伤害孩子的大脑,又要保护自己的,不被负面情绪所伤害,父母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孩子。因为孩子你无法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
1、父母要发现自己的问题
处理情绪,父母首先要做的事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情绪问题都是父母的原因。
父母可以把自己每天对孩子发火的事情记录下来,分析下为什么发火。
然后父母分析下,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太多,那么父母就要注意整理自己的情绪,在回家前,想办法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清空,不要让无辜的家人成为你垃圾情绪的受害者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要求太高,父母就需要降低自己的标准,制定一些符合孩子当前能力的标准。
当父母分析自己后,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大部分问题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造成的,孩子只是无辜的成了一个发泄对象,帮助父母保持自己的心里健康。
2、聚焦问题
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聚焦下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每天无意义的发火。
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问题都差不多:早上起床,吃饭,作业,学习,游戏等,基本就这些。问题真的不多,可能每天发火的事情就那么一两件。
但是大多数父母并没有仔细思考过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遇到后就发一次火,让自己暂时舒畅下,下次同样的问题再继续发火。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这样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我们应该找到我们发火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探讨下共同解决问题,避免自己发火。
比如孩子做作业。
是因为孩子不会,还是因为孩子态度不对,
如果是因为孩子不会,那么我们发火就没有必要
如果是因为孩子态度问题,那么怎么改变孩子的态度?
问问孩子,怎样他会端正态度认真做?
是做10分钟休息10分钟,还是做10分钟休息20分钟?
不断探讨,总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次探讨解决不了,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总会找到双方都接受的问题解决办法,而不是在那一次又一次无意义的发火。
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态度。
结语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照顾孩子的心理,也要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容易对孩子发火更多的是父母自己的造成的,因为我们不接受孩子的一些行为,总想改变他,但是孩子改变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我们提要求的速度,所以,我们对孩子越来越不满,变得焦躁不安,易发火。
所以,父母要想避免发火,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然后聚焦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