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发脾气爱哭闹,“三不”原则教你来应对

作者:儿科医生雨滴 05-06阅读:3261次

娜娜看了一眼那个正趴在地上打滚,还特意用舌头舔地板的亲儿子,和我直摇头:

“才三岁而已,脾气就这么大了,他明明知道我不让他这么做,越是要和我对着干。就让他自己作去,我们都不要理他。”

事情是这样的,娜娜的儿子吃饭的时候闹着要吃糖果被拒绝了,于是就上演了这么一出。

“以前他发脾气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个想法是,赶紧哄他,满足他,答应他,不让他闹了。现在发现这样做不行,还是得让他知道原则和规矩,不能一直都由着他的性子。”

娜娜继续说到。

“你没发现,孩子进入反抗期了吗?”我笑着和娜娜说到。

都说孩子青春期叛逆,其实,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在两岁左右就集中出现了,为此,它还被称为 “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

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一反抗期”,并不专指两岁,而1岁半到3岁之间都可能发生。

“两三岁小孩,猫嫌狗不爱”,性格突然变得越来越叛逆,脾气越来越暴躁!哭闹反抗情绪令人抓狂,具体表现大概是这样的:

让往东偏往西;“不要不要”挂嘴边;自己的玩具不分享,碰都不能碰,别人的玩具硬要抢;一意孤行,撒泼打滚, 自己要做的事情,别人不能抢;东西不能跟想要的不一样...

那么,各位爸爸妈妈们,面对这样一个一言不合就闹脾气的小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应对吗?

一、宝宝暴脾气背后的原因

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逐步的,1岁半以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了,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做判断、做决定的需求。

而且此时,他们的肢体行动受到意识的支配,已经可以开始完成自己的意愿,来感受自我的力量。

但宝宝语言和情绪的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当自己的行为受到限制,或者自己的意志和他人不一致时,会感到沮丧,感觉失去了独立性,丧失自控力,就会变得非常激动,甚至情绪崩溃。

发火、哭闹,发脾气,是他们最直观的表达情绪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上看,可怕的两岁,本质上是宝宝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表现。

一般来说,宝宝发脾气的频率和强度会在3岁半以后降低。

家长们千万不要从成人视角看待宝宝发脾气,更不要随意为宝宝贴上“脾气暴躁”的标签。

二、“三不”原则,教你应对宝宝发脾气时

1、不发脾气:家长是宝宝学习处理愤怒情绪的一面镜子。以暴制暴,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你只有平静下来, 不受到感染而情绪失控,才能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爸爸妈妈可以采取“平静中断”(time-out)法,让宝宝和自己都安静一会。尽量带宝宝离开发脾气的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呆一会,从愤怒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减少围观的人,平复情绪。

2、不讲大道理:大人情绪失控的时候,都需要发泄和慰藉,对宝宝也一样。正在气头上,说教几乎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有时,宝宝需要通过尝试和犯错误来完全理解规矩。家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付出一些代价,得到教训,也是减少无理取闹的方法之一。

比如,孩子要去拿刚烧开的水,可以让他轻轻碰下杯子,让他真实感受下“烫”,他知道以后,对"烫"就会本能地就会退缩。

3、不妥协。面对原则性问题,宝宝哭闹时,家长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让宝宝明确,闹脾气是没有用的。否则会孩子认为自己只要歇斯底里,就可以得到大人的关注和许可。

当然,生活中,很多非原则性的事情,在一定的前提下,家长们不妨适当地退让妥协。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个时候是宝宝自我意识的需求。

给他相对的空间和自由,让他可以提出一些主张,在选择权和自主权上得到一定的满足。那么感受到被尊重的宝宝自然不会一直无理取闹。

比如说,宝宝想自己穿某件衣服,并非涉及到什么原则性问题,那就听他的,也无妨。

当然,事后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梳理情绪,教孩子认识情绪,并协助孩子找到疏导情绪的出口,比如涂鸦/画画,散步,玩游戏等等。

虽然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爆发出来的那些脾气会让人头疼不已,但是这始终是孩子的一种成长过程,我们在给予充分理解尊重的前提下,要明白孩子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要教给他们界限与规矩的时候,应该合理引导,而不是强制接受!

关于如何应对宝宝发脾气的话题,你有什么小妙招吗?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我是你的儿科医生雨滴,写文不易,你的点滴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请多多留言关注点赞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