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身体力行,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作者:好妈妈书架 05-09阅读:3944次

文/宋明妮

孩子 6 岁前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这个时候的孩子听不懂道理, 主要是模仿父母, 因此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

我女儿小时候, 家里吃什么水果, 我都是把好的先给婆婆, 女儿就瞪着大眼睛看着, 然后她也会学我, 拿个水果给她奶奶。 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会去模仿。 慢慢地到了 3 岁左右, 她开始有了自私的意识, 我就会有意识地让她先把好吃的、 大的给奶 奶, 而 且我自己 从来都是以 身作则最后吃。

我还会给她讲道理, 为什么要把好东西首先给奶奶。 虽然她听不懂, 但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讲, 慢慢地这些道理就会印刻在孩子空白的大脑里。

我会告诉孩子什么是爱, 什么是相爱。 最好的给奶奶, 是因为奶奶爱她, 奶奶每天照顾她, 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她。 是爱, 让奶奶舍得把自己也喜欢的最好的东西给自己最爱的人, 而她也应该拥有爱奶奶的心, 也能够把自己喜欢的最好的东西给奶奶。 这叫相爱。

孩子小时候也知道观察父母, 去验证这种知识是不是真的可以实施。 这不但是教育孩子的最好阶段, 也是启发孩子思考的阶段。 比如我给孩子和婆婆大桃子的时候, 我会告诉她: “妈妈为什么会把又大又好的桃子给你和奶奶呢, 因为我爱你们, 所以我总想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我爱的人, 比如奶奶、 姥姥、 姥爷和爸爸。” 然后我问她: “你爱我们大家吗?” 她会说:“爱。” 我就说: “那你也应该有要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分给我们的想法, 而不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 这是自私的, 不好的。 你看妈妈从来都不这样做,是不是?”

她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 父母会把最好的给她和奶奶, 因为我们最爱她和奶奶。 而她也能看到, 奶奶会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和她。 她就是在这样的观察中, 体会到了什么叫相爱, 感受到了这样的爱才是最温暖和最幸福的。 因此我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懂爱的孩子。

还有就是诚实问题。

孩子撒谎有时候就是跟父母学的。 比如父母经常无意识的撒谎, 孩子都会看到, 也会模仿。 父母可能因为不愿意去参加某个活动, 而随口就说:“我病了, 我就不去了。” 孩子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下次就会模仿。 孩子一开始撒谎可能是无意识的, 但是一旦发现得到了利益, 那么以后就会为了得到利益而有意识地撒谎, 最后经常撒谎形成习惯思维, 影响人品。 所以,孩子人品的形成和父母自身的行为和教育密切相关。

孩子 3 岁以后, 四肢和大脑开始协调发展, 他们开始有了社交活动, 从此以后孩子的成长不仅受父母影响, 还会受社会各类人的影响。

特别是上学以后, 老师和同学渐渐对孩子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影响, 孩子也开始有了自我教育的意识, 他们会慢慢地靠自己不断的观察和思考, 来吸收其他对他产生影响力的人的言行来填充和修改自己的言行。

但是这幅画不管怎么改, 也是在父母早期勾画的这个草稿上完成的。 当一个草稿就是人物肖像的时候, 而且这个图画已经画了一半的时候, 想要把这个图画改成风景画就比较难了。 不是不可以, 只是非常难。 这和大人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很难是一个道理。

孩子未来的品行和发展如何, 与家长当初为孩子勾画的架构, 和对孩子在这个架构的基础上自己填充的结果进行的监控有关, 也就是要随时密切地关注社会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树立一个孩子的品行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多久? 至少18年。 如果父母用这种思想持续教育18年, 也就是说, 父母除了打好草稿,还要告诉孩子要画出一幅怎样的图画, 并指导孩子一起画, 直到孩子完全掌握绘画技巧。 当他可以自己画的时候, 父母的工作就完成了。

当父母发现孩子是一个非常计较得失的人的时候, 请大人们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在家里是否有这样的言行和表现。 比如多干点儿家务就要计较, 抱怨家务活都是自己干的, 有多么不公平, 甚至要表功; 平时工作加班回来就抱怨没有加班费; 诉说领导对自己各种不公平的对待等等, 都可以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家长们自己能把这些事情做好, 能够拥有正确的婚姻观, 拥有亲人相互关爱的家庭, 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抱怨, 这个时候, 再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事情, 孩子也会因为看到父母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而学到正确的做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总是喜欢给孩子讲一些自己都不遵循的大道理, 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 他们会想: 你说得这么容易, 你怎么没有做到? 比如不爱学习, 不爱工作的人, 与领导、 同事关系处理不好的人, 却整天用大道理教育孩子要热爱学习, 要学会与人相处。 自己一事无成, 好吃懒做却整天逼孩子做一个成功人士。 这些父母不论大道理讲得多好听, 孩子都会把这些道理当成笑话去听, 根本不可能去执行。

父母首先要把自己说的大道理执行好, 让孩子自己观察父母的言行来体会这个道理是如何执行并实现的, 这样才会让他们接受得心服口服。 我们要教育女孩子自强自立, 做一个精神独立、 经济独立的女人。 可是如果作为母亲, 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孩子们根本就不可能接受。 如果我们做母亲的自己事业成功, 还能够让孩子看到我们不依赖男人照样可以快乐生活,拥有健康的爱情和和谐的家庭, 就不用对孩子讲任何大道理, 孩子自然会模仿自己的母亲。 因为她看到了这样做能够成功的客观事实, 最关键的是, 她从自己父母身上看到, 这样的思想和言行会得到幸福和成功。 她有现成的模仿对象, 自然也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

孩子是否教育得好, 让孩子的未来说话, 让孩子自己说话。

本文的内容是节选自育儿红宝书《育儿的逻辑》。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里面没有教你如何督促孩子让她学习好,如何挑选补习班和培训班,如何劝导孩子不要打游戏,如何做一个快乐普通人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这本书从头到尾只教父母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做一个懂爱的父母,如何做孩子真正走心的朋友,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令人喜欢,生活独立快乐的自由人。这本书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父母的眼界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会被教育成什么样,要看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宋明妮

本书的作者宋明妮老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是外科医生。现于全国各地开设“逻辑思维”的课程,擅长通过逻辑学的实际应用,解决职场、婚姻、育儿中的各类问题,并助益家人的成长与进步。宋明妮家庭幸福,育儿经验丰富。丈夫是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亚洲区总经理;女儿就读于加拿大排名第一的麦吉尔大学,16岁时荣获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级证书,毕业就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咨询公司并作为加拿大地区唯一的优秀青年代表,参加“ 世界青年领袖峰会”。宋明妮的育儿方法科学、实用,以儿童生长发育的医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倡利用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养育孩子,被众多粉丝成功复制,培养了一个个“别人家的孩子”。

5月11日(周六)、5月12日(周日)两天,宋老师将在上海举办自己的新书分享会,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自己的育儿理念。

具体活动信息如下

活动预告

活动一

期待您的到来~

图书内容简介

家长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一生。本书提供的育儿方法基于逻辑思维和孩子成长发育的医学理论,帮助家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这本书能为您带来什么?

(1)明确育儿的终极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出一套科学、严谨的育儿方法。

(2)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0-3岁婴幼儿期、4-12岁儿童期、13-18岁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和家长自我培养的重点。

(3)培养孩子人见人爱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本书用逻辑推导的方法,以始为终,逐步告诉家长如何科学育儿,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都丝丝入扣,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家长能够运用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养育孩子,身体力行,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

往期精彩回顾

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