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人们对孩子也是越来越重视,受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难怪网上有人说现在我们进入了全民富二代时代。
这不,在湖南长沙的雨花区小杜鹃艺术幼儿园里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怒气冲冲找到幼儿园里的一名老师并连问都不问就直接上手掌掴了五个巴掌,老师被打懵并呕吐不止。





是啊,幼小的孩子撒谎,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家长的不当引导
在前文中,妈妈在看到孩子不高兴后,下意识就会想到一定是孩子挨打了,于是开口便问“是老师打你了吗?”这就会导致孩子下意识认为,难倒妈妈认为我不高兴就是被老师打了吗?既然妈妈这么认为,那我就这么说吧。于是,孩子不仅这么说了,还为了说得更加真切,编造了一系列谎言。所以,由于家长下意识的一句话,给孩子形成了不当引导,从而导致孩子为满足妈妈的心态而编造一系列谎言。
2.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
由于幼儿认知缺乏,很多时候他们会将想象出来的事和现实混为一谈。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孩子是在表述想象出来的事,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孩子还说得像模像样的,这时家长就误以为孩子是在撒谎。

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都经常玩手机或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这时孩子就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来吸引父母注意,包括撒谎。我们在一些育儿节目也能看到,一些妈妈下班后把自己关到房间或者拿着手机玩,这时孩子就会把手机抢过来扔掉。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时,他们便会用撒谎来吸引妈妈关注自己,比如“妈妈,奶奶打我了”“妈妈,我牙疼”“妈妈,我腿疼”,而此时如果妈妈抱起来安慰,孩子就会觉得很开心、很得意。
4. 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
这种事情比较常见,比如孩子把纸扯地到处都是,妈妈过来责问“是谁把纸扯地到处都是啊?”孩子因为怕妈妈骂,就会说“是狗狗”“是奶奶”。这种谎话是很容易识破的,却是孩子经常会撒的。孩子为了避免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而选择撒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妈妈们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平常是否过于严厉,是否应换种口气来问,从而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前面我们知道,孩子很多时候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区别,所以经常把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幻想成自己已经得到的。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互相比较,一个孩子拿着一辆汽车在玩,另一个小朋友也想要玩,这时他不会直接去要,而是会说:“我才不要你的小汽车呢,我们家有好多小汽车。”这种谎话的背后,往往反应了孩子极度渴望拥有某样东西,是他们对内心愿望的表达,家长应及时捕捉并适当满足,以免孩子继续沉浸在这样的幻想中而撒谎。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幼儿教育干货。欢迎关注,私信沟通,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