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52yuer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青岛育儿网
现今孩子生得少,多数父母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却常常在「爱」与「管教」之间失去了平衡。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犯错,也不要担心管教孩子会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每一次的犯错都是在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机会,也能帮助父母在学龄前帮孩子养成规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应是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留给彼此适当的空间,就像太阳与地球一样,父母(太阳)给予孩子(地球)生命,同时也是在完成自己生命的意义,维持刚刚好的爱,亲子双方才能互相彰显而茁壮。(推荐文章:家有卢小孩.温和坚定教养从头学)
父母常会有的4点问题在台湾,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多数父母常会因生得少,加上忙碌,没时间多陪伴孩子,捨不得管教,因而宠坏孩子,亲子作家彭菊仙提到,父母常会不自觉地过度关注孩子,帮孩子设想得过于周到,不知不觉就会被孩子的情绪勒索,使得自己深陷痛苦当中。她提出现今父母容易有的4点问题:
过度为孩子排除万难曾经有位妈妈帮孩子借了一双鞋,为了只是要参与一次性的演奏活动,孩子看到后极度讨厌,坚持不肯穿上,由于隔天即将表演,儘管妈妈不断说服,孩子就是不愿意接受,还责怪妈妈,最后妈妈忍受不住,只好带着孩子再去挑选一双喜欢的鞋子。彭菊仙老师表示,父母太容易将「爱」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太在乎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紧张的神情,自己也会紧张不已,而立刻去迎合孩子的各种要求。其实,孩子都有消化情绪的本能,但是爸妈因为太爱孩子,往往不相信孩子能靠自己顺利度过卡关的地方。父母当然要同理孩子的情绪,但也要适度地让孩子知道爸妈的极限与为难之处,甚至是清楚表达爸妈已经为他用心做到的部分。孩子需要透过一次次的不顺意、不如意,学习面对自己的情绪,并锻鍊调整情绪的能力。
深怕孩子吃上一点点小亏常常会有幼儿园老师感叹,有时只是因为孩子喜欢将饭含在嘴里,老师一个小小的碰脸动作,就会引起父母极大的反弹。当孩子回家和父母反应在学校遇到的状况时,彭菊仙老师认为,先同理孩子的感受是必要的,但多数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吃了苦头而过度同理。父母得知事情的当下,应该先做的是「查证」,与学校老师深入了解孩子的状况,透过理性的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再做妥善的处理。彭菊仙老师也提醒,父母可以锻鍊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可以允许孩子偶尔的焦虑、生气,虽同理安慰,但切记不能过于感同身受,允许孩子拥有消化情绪的时间。
太快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总是觉得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穿上一身名牌,用的都是最高级的物资,但无形中也会养成孩子「我一定都要用最好的」的价值观,只要不是名牌物品就无法接受。彭菊仙老师表示,父母应从小让孩子清楚什么东西是「必要」,哪些又属于「想要」,身为父母的责任,应是去提供能让孩子吃饱穿暖的生活必需品,至于多出来的物质欲望,则是要带着孩子藉由一点一滴的透过努力去追求,像是利用奖励、集点的方式,让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了解想要得到其他物品,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他们得到后也会格外珍惜。
帮孩子打点好一切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应该发展的能力和技能,像是2〜3岁的孩子可以慢慢学习吃饭,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吃得不太好,就一口一口餵,反而会剥夺孩子练习吃饭的能力。彭菊仙老师提醒,如果父母愿意陪伴引导,并準备好适合孩子的环境及相关工具的前提下,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就该让孩子自己做。从小练习孩子做事,甚至是一同参与家事,孩子会因为增长能力而在未来更有自信。
被过度溺爱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对人不尊重、对事不负责任、对物不珍惜」,是孩子被过度宠爱后容易出现的态度,彭菊仙老师提到,从一些行为上也能看出孩子是否被过度溺爱,像是没有物权的概念。当孩子看到喜欢的物品时,在没经过他人同意会直接拿取,若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孩子的情绪就会失控,父母若又没办法缓解,就可能选择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孩子出现又哭又闹的当下,父母不该是被孩子的情绪所勒索,应是带着孩子到角落,使其将情绪完全宣洩,再试着利用其他事物来转移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之后,一同约定在下次合适的时间点,再完成这件事。彭菊仙老师也提到,另一项状况常出现在被过度宠爱的孩子身上,是「无法了解自己的价值」,且无法换位思考,因为许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忙完成,因此孩子无法了解到服务他人是件快乐的事,且知道自己具有这项能力。这时父母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像是说出「妈妈现在很累,可以帮忙倒一杯水吗?」等到孩子完成这件事后,父母不吝啬地给予讚美,让孩子在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是有能力帮助他人的,长时间下来也能培养出利他精神,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将心比心。当孩子学会体贴他人时,父母适时给予肯定,孩子便也能自我肯定。
实施爱的教育.父母必须把握原则彭菊仙老师提到,对于孩子的犯错,父母可以放宽心看待,了解「犯错是能矫正孩子的机会」,现今的教育环境鼓励孩子充分表达,因此这一代的孩子犯错时多半会想极力表达,但可能被父母认为这是在顶嘴。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建议父母先倾听、同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父母跟我是同一国的」,只要父母这么做,就有机会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件事不能做,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再去引导孩子思考该怎么做比较好,透过孩子自己想通、认同,才是最棒的教养。(推荐文章:别让bobo变成小霸王:概论篇)彭菊仙老师提醒,想要採取「爱的教育」,执行的前提必须要有原则,当孩子情绪一上来时,父母容易把持不住,也会说出像是「再吵,我就把你丢出去」这类不理智的话语。建议父母当下无须说出太多的管教话语,只要向孩子说3次,清楚表达想要孩子停下手边不恰当的事情,若孩子选择不理会,可退让一次,让孩子了解父母也是有弹性的,但在退让后,孩子还是选择不理会,这时就能坚定地阻止孩子的行为,并提醒孩子「这是我们有约定过的」,当下孩子可能会出现哭闹等反应,父母也要冷处理、坚持原则,除非孩子做出像是摔东西、撞墙等行为,父母就要先处理孩子情绪,再进行管教。彭菊仙老师建议,在孩子6岁前,儘可能养成各项好习惯,父母在未来的管教上就会较为轻鬆,也能避免自己过度溺爱孩子。
正向管教3步骤彭菊仙老师提出正向管教3步骤,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容易忘记自己为何做错,因此父母应保有一定的风範及威望,当下让孩子记得犯错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步骤1:同理。在孩子的错误被发现的当下,父母应先「同理」孩子的心情,不要直接指责孩子的错,才能逐渐卸下心房。步骤2:沟通。接着,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做法会导致哪些不好的后果。步骤3:思考较佳的办法。在孩子清楚且愿意承认错误时,带着他还原到事件的一开始,并思考该如何做才是对的。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能干,只要给他们机会!
我们都说自己爱孩子,但是我们爱的方式和方法是对的吗?有时候,我们会不会借着爱的名义,逾越了为人父母的界限呢?
0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独立进食的乐趣,也无法培养起他们对于食物的敬畏之心。
02.很多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还不能好好吃饭,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惯出来的。
曾在一个家长群众看到,几个妈妈为了孩子多大应该自己穿衣服争的不可开交。
好多都觉得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让他们自己穿衣服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套头衫一类复杂的衣服,有些孩子中班以后才开始慢慢学会。
但其实两岁多的孩子就能够穿戴简单的衣物了, 他不会,只是因为你不愿让他尝试、让他犯错。
03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了多少年,但是就是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狠不下心来实践。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但是如果你天天只做保姆的工作,孩子如何能够升起尊敬之心呢?
04
前两天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坏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犯错的孩子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但另一个孩子依然难受地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边的家长不干了:“你个小坏蛋,弄坏我们家东西,赔!”
另一个家长也不甘示弱:“你那么凶干什么,我们都说了对不起了!”
“说对不起有用吗!你会教孩子吗!”
“赔就赔!又不是赔不起,那么凶,没教养!”
……
家长还在闹得不可开交,可两个孩子却早就被老师带到一边,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有的时候,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也是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
05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在美国,四五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学会自己整理衣物、书包,学习洗菜、擦桌了。而中国的宝宝们上了小学依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一年的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情。
想要孩子成为精英,让他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而保姆式的一切代办型家长,最终只会毁了孩子。
06
有一次带孩子去参加绘画班的公开课。旁边坐了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老师让大家填色,但是对那个小朋友来说,填色并不容易,老是画到线条外面去。
尽管孩子画得挺开心,但是一旁的妈妈却急坏了,
“宝贝,听妈妈的话用红色好看。”
“你看你,又画到外面去了!这个地方妈妈帮你画。”
看样子她恨不得亲自上阵,帮孩子给画了。
但这位妈妈没有想到,她不让孩子犯错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探索的过程一再被打断,父母无时不刻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那么孩子永远无法自己掌握学习的能力。
07
记得我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放学回家的那一段路。和小伙伴们草地田野上追逐嬉戏,捉蛐蛐捉蚱蜢……现在回想起来,这不仅增进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友情,也让我能够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因为他们离大自然太远了。天天宅在家里,面对钢筋水泥的丛林,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呢?
有机会,爸爸妈妈多带着孩子去大自然中撒野吧,让孩子成为野地中绽放的野玫瑰!
08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人生哪能一帆风顺?
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从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摔倒、让他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那么,孩子才会知道如何避免犯错,才会在长大后不畏挫折,能够自己勇敢地站起来。
总是帮助孩子寻找借口,让他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他又如何成才呢?
09
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这是好多妈妈的口头禅。
但有的时候,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比一件干净的衣服重要得多。衣服脏了可以洗,但是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孩子需要用心,用身体,用行动去探索世界,然后他才会爱上这个世界,进而富有激情的活着!
10
爱他,就要学会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孩子终要自己学会面对一切!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能干,只要给他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