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备:一个“善良”宝贝的养成计划

作者:富腾07 06-18阅读:3166次

孩子要根据自己认为“对的”、“好的”标准行事,即使没有父母在旁监督,也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行事,这样的道德意识我们称之为:良心。

不少人将良心想像成头脑里、腹中或心脏附近的器官,反正就是在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时给予指责的地方。良心像个漏斗,从上面喊话进去,下面便会有好东西出来。总之,许多父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尝试唤起他们的良知,例如跟他们说:羞羞脸,不可以这样;你怎么想的?怎么会做这种事?

实际上,孩子用东西丢别的小孩或咬人家的时候,大都是心里什么也不想,这些举动只是儿童认识环境、探索世界的正常表现,想看看做了会发生什么事。

小孩对自己行为对错的感觉,和对了解生活中游戏规则的能力一样,都是与生俱来。只是这种感觉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学习过程,从幼儿时期直到成年,才能逐渐发展成熟。至于良心发展的好坏与成败,多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良心的形成始于父母藉以控制幼儿行为的规范与价值。严厉管教,只会让孩子产生“只要不被逮到,什么事都可以做!”的错误价值观。

因此,父母透过施压与强迫方式灌输道德观,往往会剥夺小孩发展独立成熟良心的机会,使其难以获得内在和谐。受过严厉管教的小孩往后若没有机会经历其他不同的成长经验,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仍持续以儿时的严格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无法过自主的生活。

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良知”,在童年即将结束前,就应该让他有机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决定要服从命令,遵循一般社会规范,还是根据自己的良心行事,此时才算真正拥有独立而不轻易任人支配的良心。他们必须清楚并接受一件事: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会为他们承担后果。

每个孩子心智发展及影响道德认知的成长环境不同,良心发展的速度也不同。父母必须知道良心不像器官,一开始就能完整运作,而是逐渐成熟。父母若不注意这点,很容易对子女提出达不到的要求,造成子女困惑。两岁大的小孩再怎么教,也不懂为什么不可随便拿走玩伴手上的东西;四岁大的孩子也不会明白,如果大人不另外给他东西,为什么要把东西分给别人。父母要求太高,可能导致孩子感觉自己不够好,总是达不到别人的期待。但小孩需要信心与自信,未来才能坦然接受自己良心的决定。

过去许多父母喜欢在睡前用检查良心的方法灌输道德观,也就是让孩子面对白天做的错事,从偷吃糖果、撒谎、打破杯子、到掐邻座的小朋友,一件都不能遗漏。那是非常令人挫败的经验,毕竟有谁一整天都不会犯错呢?经过这番审问后,孩子满怀罪恶被赶上床,还要好好反省今天做的坏事。

不论是充满羞辱的仪式,还是故意造成孩子良心不安的臭骂,对他们有害无益。因为这种折磨人的反省只会让孩子恐惧,一直停留在自己的错误,丧失改进的勇气。只有当良心一方面温和友善、消化错误与过失,另一方面在真正犯错时以罪恶感或良心谴责发出警告,才真正有帮助。

培养小孩良心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行为失当时,不要只斥责一句“不可以这样”就不管,而是每次都要解释为什么不对,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例如:你看,因为你把她的图画涂得乱七八糟,现在她好伤心哦!你不能把滑板车放在这里,别人可能会摔跤哟!

责骂只是造成一时的羞耻,如果父母能诱导孩子了解受害者,透过同情心建立两者的共同点,孩子便能渐渐内化人际相处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来,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仍然会遵守这些规则,但前提是父母双方的价值观必须协调一致,给孩子明确可循的指引,而不是随个人当下感觉决定干涉还是纵容。

透过认同与效法父母,孩子才能分辨出永远适用、且须遵行的规则,并逐步为自己良心立下持久的基础。父母指引与帮助子女时,切勿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子女身上。以信服为基础,选择是出于自由意志而非畏惧制裁,子女才不会随波逐流。所以孩子从小需要有自由判断的空间。引导孩子去设想其他小朋友心里的感受,可以鼓励他们自动自发地守规矩。这样,将来让他们悬崖勒马说“不行”的,将不再是儿时权威的命令和控制,而是自己的意志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