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并接受高敏感特质的孩子
陈禾教养智能
文/陈禾
经常有家长在向我提问孩子的教养问题时,说着说着,就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您看,我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呀?”或者是:“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倾向呀?”
每次读到这样的话,我就像无意中吞进一只苍蝇,难受,一直有想呕吐又吐不出的感觉。但这还不是最坏的。当家长报告孩子被老师指为自闭症或多动症儿童,接受指示带到医院去做检查,被医生确诊后正在接受治疗,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问我怎么办?坦白说,每次看到这样的案例,我真想破口大骂这些无知无忌者——多少前途无限的儿童,就在这些人的“关心”下被毁了,谁来替他们讨回公道?
老师都不喜欢不听指令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但这是幼儿园中的幼儿,认知经验还十分缺乏、社会意识特别是人际互动能力、沟通能力还有待发展,个性也还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幼儿教育的经验,不了解幼儿成长的特点,只是觉得某个孩子与众不同,不爱说话或太爱说话,不爱活动或活动量太强,自己没法和这些孩子对话,没法接近他们,而他们也对老师不理不睬,这就认为孩子有了严重的问题,不是有自闭症倾向就是有多动症倾向了?
家长需要拥有智慧
自闭症和多动症是先天性神经发展障碍,“早发现早治疗”没错,但只有在专科医生经过严密的检查之后,才能做出判断。普通医生没有这种专业能力,也没有资格诊治,而并非医生出身的教师、家长,更不能在孩子没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之前就信口开河。先不说因被误诊而服药造成的严重伤害,光是一个自闭症或多动症的标签,就足以令孩子失去了他的社会生存空间,从此受玩伴、同学排挤、鄙视,种种嘲笑、打击、屈辱,永无宁日,前途一片茫然。
所以,家长必须拥有一定的智慧。智慧来自常识和经验,虽然有关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常识可以阅读书本而获得,但书本只是列举自闭症或多动症儿童的一些行为特点,拿来和孩子的行为对照,在没有专业知识的家长看来。似乎都是模棱两可,无法作出判断。所以,要坚持一个原则,在没有经过神经发展障碍的专科医生检查并做出判断之前,别妄自作出判断。
观察并分析孩子的行为特征
家长在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得与众不同,特别是不合群、不与他人互动、不爱说话或经常自言自语、不听大人的指令,以及在幼儿园上课时不能专心……,总之有很多令你难以接受的“差异”,这时先不要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如果自己无法理解,可以请教育儿专家,但别急着给孩子下患了什么奇难杂症的定论。
一般情况,在发现孩子和别的小孩不同时,可以先看看孩子是不是具有下列10个特点:
☑太容易受到惊吓,害怕陌生人
☑经常抱怨衣服扎人,穿着不舒服
☑直觉性强,经常都能说出即将发生的事
☑容易兴奋,兴奋后就难于入眠
☑总是要询问一些别的孩子不关注的问题
☑没有陌生人在旁的时候会显得态度比较从容
☑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玩,有人加入,他就会离开
☑在吵杂的环境显得焦躁不安
☑难于接受突然的改变,包括家居布置
☑长时间沉醉在个人世界,不和他人交流
然而,光看这些特点并不足与断定孩子就是“该敏感儿童”。许多妈妈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有高度敏感的倾向,其实矿山敏感的孩子一切都很正常,甚至比较聪明,住处比较难于沟通。
认识高度敏感的孩子
近年来,在临床心理学和医学界的努力之下,许多过去难以理解的孩子行为问题渐渐明晰,孩子的先天性特质对个性发展的影响特别受到关注。其中“高度敏感的孩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过去所谓“磨人精”、“难养儿”究竟怎么形成,开始有了答案。根据美国依莲·艾伦博士的研究报告,儿童中至少有百分之二十具有高度敏感特质。她在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中文译本有繁体版《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丁凡译,台湾远流出版;简体版《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献给敏感的孩子及其父母》翟青译,华夏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详细说明了这类型孩子的个性特征和思维模式,也针对家长提出许多建议,包括如何给予这样的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帮助孩子稳定情绪、提高与他人交往以适应生存的能力。
亲子共读绘本《手套树》
中国的儿童教育专家还没有人从事这类高敏感儿童的专业研究,童书出版业也很少引进这类主题的绘本,直到今年,奇想国童书才出版了加拿大图画书作家雅克·歌斯丁著作的《手套树》。这本绘本适合3-15岁孩子阅读,但我更要推荐给予父母和老师们,通过阅读、理解与思考,认识高敏感度孩子的特质,思考如何陪伴这类型孩子成长。
文/图:[加]雅克·歌斯丁 梅思繁译
奇想国童书策划·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谁最适合阅读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绘本,它的故事,对一般儿童不一定会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读不懂”,但如果是高敏感度儿童,一接触就会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以致一读再读,从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把故事中的男孩看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那么,谁最适合阅读这本书?
强烈推荐给非读不可的3组人:
⑴ 和孩子有沟通障碍,总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对劲的父母;
⑵ 对班上某些特立独行的孩子没法有效教导的老师;
⑶ 孤僻、不喜欢与同学相处,喜欢我行我素的孩子。
其他推荐:一般幼儿、少儿、少年,当作故事绘本,在亲子共读下提高孩子的认知力、理解力、思考力与同理心。
掌握高敏感度孩子的个性
阅读本书不是为了“精彩的故事”,而是借着阅读的过程去关注及思考高敏感度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并接受这类孩子。而对于高敏感度的孩子,就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珍惜自己的特点,并为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更宽广更敞亮的未来。
在阅读《手套树》后,把“我”的思想与行为归纳起来,就可以知道高敏感度孩子的主要特点由下列8个:
⑴ 注意坏境细节:观察力比一般孩子强,能够耐心地花时间去关注每个细节,因此显得内敛,专注于自己关心的事,不显峰不露水成为他的为人准则。
⑵ 行动之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考虑一切:做事不会冲动,一定会再三思考,谋定而后动。一经决定,就不再回头,因此经常予人以无法沟通、不可理喻的印象。
⑶ 具有同理心:做事一般上都会给人以“会为他人着想”的观感,事实上他更多考虑的还是为了自我保护,因此很少与人争执,即使被逼得无路可走,也会采取“躲避”的做法。
⑷ 聪明好学,有专注力:由于不善于与人相处,总喜欢独处一隅,静静地做自己的事,因此知识面较广,学习也比较深入,给人以聪明好学的印象。
⑸ 有创造力,能够独立思考:总有许多古怪的想法,想到了就努力去做,不计成败,不依常规,因此常常会有一些很特别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创新。
⑹ 谨慎,不容易做错事:因为不愿意迎合或附和他人,又不善沟通,经常被他人误会,或受到排挤,为了避开这些指责、打击,做事便特别小心。
⑺ 拒绝繁琐的“没意义的事”:人们热衷做的事,谈的话,在他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总是不屑为之,因而被同学们视为异类,不屑为伍,渐渐地便自我孤立起来,给人以孤僻、怪人的印象。
⑻ 害羞,不合群,总是自我封闭在自己的幻想世界:“我才不和你们一样无聊”是高敏感度孩子经常盘旋在脑际的一句话。人们和他说话,他觉得没意思,不予理会。因此人缘极差,没有朋友。如果父母也不理解他,无法进行沟通,他的唯一朋友就是他自己。
陈禾,亲子教育专家,新浪育儿专家问诊微博每日答疑金牌专家,著有《教养智能》。
版权声明
“陈禾教养智能” 公众号发表的文章都是陈禾本人的原创作品,受版权保护。任何人或亲子教育机构、网站、报章杂志或家长群,都欢迎建立连接,若要求转载,必须获得陈禾本人的授权,否则将以侵权处理。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