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没骗我?我喜欢“叨叨叨”,我的孩子就能更聪明?
——是的!没错!我十分肯定、确定、笃定、坚定地告诉你,你喜欢叨叨叨,你的孩子就更聪明,敢不敢试试?!
——开玩笑吧?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不信的往下看!
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无非通过两个途径学习而来——
第一个是直接学习,比如自己探索发现规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模仿中习得某种技能……
第二个是间接学习,比如从书中学习别人的成果、在课堂上学习前人总结好的经验、在他人口中听说某些消息……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没办法也没必要都通过直接学习来充实自己,比如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像牛顿一样去探索发现一遍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自学物理书本或者听老师讲解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就可以了。所以,间接学习成为我们习得和丰富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
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你的“叨叨叨”——就为他们完成间接学习提供了可能,或者说,你就是他们的那本“有声读物”。
那么,请问:什么才是“叨叨叨”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第一,用“尽可能丰富”的语言来跟孩子交流——让孩子的语言能力更胜一筹!
什么叫“尽可能丰富”呢?
比如,宝宝从抽屉里找到一片暖宝宝,爸爸妈妈不要简单地酷酷地说“暖宝宝”就完事了,敢不敢多说一些?——“宝宝,这是暖宝宝,看,它装在一个扁扁的袋子里,袋子是橙色的,上面画了一个小袋鼠哦,当我们觉得肚子冷时,就把它贴上去,嗖!一下就暖和了,就像抱着热水袋,看,包装上还有小花朵,真好看……”。
再比如,给宝宝洗手,爸爸妈妈不要只是说:“宝宝,我们洗手啦!洗手,洗手……”就这两个字翻来覆去地说,敢不敢多说一些?——“宝宝,我们洗手啦!看,这是肥皂,来,摸一下好吗?先来洗你的手掌,然后再洗你的手指头,这是你的大拇指吗?这是你的食指吗?这是你的中指吗?这是你的无名指吗?哇,你的手指头真好玩!再洗洗指甲,指甲也要干干净净的,好,我们擦手啦!你看毛巾是什么颜色,嗯是黄色,像香蕉一样的黄色……”
是不是很像唐僧……但这就是“叨叨叨”的正解。
对于宝宝感兴趣的东西,用简短的句子,从颜色、形状、用途、触感、气味……多个角度去进行描述,一边描述一边跟孩子互动,让孩子的“视听触嗅味”五觉都参与进来。有刺激才有发展,就好像打字,你不输入哪里来的输出呢?
☞第二,用“尽可能逻辑完整”的语言来回应孩子的需要——让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胜一筹。
什么叫“尽可能逻辑完整”呢?
比如,当宝宝哭闹着要吃饼干,而你正在晾衣服时,你不必匆匆地赶来,也不要像个复读机一样不停地说,“别哭别哭,等一下”,敢不敢多说一些?——“宝贝儿,妈妈知道你想吃饼干了,可是我现在在晾衣服,手上都是水,没办法拿饼干,请你等一会儿,很快就完成了”。
把你了解TA的需求,但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原因(手上都是水)解释给孩子听,并征求孩子对解决方案(请你等一下)的意见,就能够帮助孩子慢慢去建立因果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回应别人的需要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在这方面就能够表现的更好。
☞第三,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来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在情商上更胜一筹。
什么叫“尽可能生动”呢?
比如,看到孩子发脾气大哭或者猛摔玩具时,爸爸妈妈除了说“别哭,别把玩具弄坏了”以外,敢不敢多说一点?——告诉宝宝,当你看到他这样做时是什么感觉,比如“看到你生气了我很心疼,就像你“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时那么疼;我担心玩具坏了你会着急,就像你找不着妈妈一样着急;我还害怕你很凶的样子,就像你害怕去医院打针一样害怕……”这不仅是告诉宝宝他的言行给亲人的感受,也是告诉宝宝“他很重要”,增加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更是用孩子能够感同身受的生动的语言来引起共鸣,提高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和体会情绪的能力,孩子只有了解自己“怎么了”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而这就是提高情商的重要一步。
再比如,“生动地”示范如何面对并调控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在订书时,如果订书机突然卡住了,我们通常就是自己用力将订书机掰开,取出残钉,然后就继续使用了。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这里蕴藏着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
酷酷的爸爸妈妈,你们敢不敢多句话?——配合你们的动作,尝试去自言自语:“这个订书机真讨厌,突然不能用了,我好想立刻把书订好,但是却没有办法,因为订书机坏了。”当你们打开订书机时,可以说:“没关系,我有办法,让我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喔!原来是有一只订书针卡在里面了,我来试试怎么取出来!……耶!我拿出来了,我现在又能使用订书机,及时把工作完成啦。”孩子通过这个过程,就能够逐渐学习到面临问题或困难时的思考步骤。大人们平时调节情绪受到的都是“心里话”的指挥,你不肯叨叨出来,孩子从哪里学呢?
☞第四,用“尽可能共读”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读绘本——让孩子在认知能力上更胜一筹。
什么是认知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认识和了解事物的能力,俗称“智力”,但还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
有多少新手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读绘本时觉得无聊?估计大部分人是因为只照着绘本上的文字读了。但绘本上的文字这么有限,有时还拗口、生硬,是不适宜反复照着读的。我建议“共读”,是“和孩子一起读”,而不是“给孩子读”。
共读绘本,需要的就是“叨叨叨”,为什么呢?
绘本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你说的事物在图画中呈现,你说的事件会在图画中展开,语言和事物很快就联系起来,词汇量增加的速度比起凭空的听和想象快的不是一倍两倍,而是成百上千倍。
为什么增加词汇量这么重要呢?
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和他拥有的词汇量有很大的关系。举例来说,你跟一个孩子说:“救护车来啦!”,如果TA知道什么是“救护车”,他不但能快速理解这句话,还能马上推测出附近有病人,还能联想到医生、护士,甚至还有自己就医的经历,但如果TA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救护车”,那就可能好一会儿都反应不过来。可想而知,词汇量大的孩子与词汇量小的孩子相比,接收和理解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容易举一反三,而且这种差别到了年龄越大就会越显著。
那么如何“共读”呢?
比如,看《蛋糕哪去了》这个绘本的时候,孩子首先被一只穿着条纹T恤的黄狗吸引,妈妈指着图画对孩子说:“看,一只小狗在锄地,它手里拿的这个叫“钉耙”。他还穿着红色条纹的体恤衫,还挺时髦的,哈哈!它的裤子是蓝色的,你看它带帽子了吗?它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特别的吗?……”
接下来的好几页,孩子都会特别关注这只穿条纹T恤的小狗,即使有一些更新奇的画面,也吸引不了孩子快速找到“目标”的心情。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过程:孩子先将形象和语言对应上,然后细致、多次观察后确认形象特点和名称,在脑海中记录下来,然后在新的图画环境中,根据语言指令确认目标,再根据对形象细节的记忆确认形象……这也恰恰就是我们的记忆和记忆再现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读一本书,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到“戴着魔术帽拄着拐杖的乌龟先生”、“爱玩足球的青蛙兄弟”、“形影不离的粉红猪一家”、“怎么也哄不好的小兔子”、“出门遛弯儿的花尾猫”……每一个形象都是鲜活生动的、激发兴趣的,都会让孩子在开怀大笑中记住。这样去读绘本,孩子增长的词汇量,会远远超过绘本自带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能得到锻炼,想不聪明都难呀!
我想,如果能够培养一个在语言、认知、思维和情感等方面都更胜一筹的孩子,您应该是愿意多“叨叨”几句的,对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