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些生活经常发生的小事 但却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作者:育儿趣学园 05-01阅读:3825次

小事情(一)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各位家长都是拼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多最好。女孩家里几十个毛绒玩具、男孩家里百余辆小汽车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但这样做对孩子真的好吗?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在研究中,他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画画。第一组孩子可以从3支画笔中选1支,第二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1支。结果第2组的孩子的作品要比第一组孩子画的糟糕得多。

随后,研究者们让孩子们从中选一支自己最喜欢的笔,接着再试着说服孩子们放弃这支笔选择另一样礼物,结果第二组的孩子更容易放弃他们所选择的笔。

所以说并不是给孩子越多,孩子会越快乐。其实恰恰相反!如果孩子的面前有太多选择,他反而不能更专注于他自己的目标上,更可能会乱了分寸,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得到了也不会那么珍惜

小事情(二)

孩子正专心玩玩具、画画或者看绘本的时候:孩子你冷吧?热吧?喝水吧?吃水果吧?哎你这样做,你看妈妈来教你,这个办法是不是更好?……请问,就算你是个成年人,耳边天天有人嗡嗡嗡,注意力能集中吗!

小事情(三)

因为怕孩子自己在房间里玩发生危险,所以,把客厅开发出来给孩子用,孩子的图书角和玩具角都在客厅,可是,每次孩子专心致志的在玩玩具或者在看书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在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吵个没完,而爸爸妈妈也没闲着,一个玩手机的,一个看电视的,还动不动过来骚扰一下孩子的进度……

试问,如果这些小事情经常发生的话,孩子怎么可能专心致志啊!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你说东,他一定说西;你正在谈论历史,他会突然问你中午吃什么;你正在谈孩子的学习,他会说冰箱里没菜了,常常让人哭笑不得。试问谁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呢。而这样的人在事业上往往也会三心二意,浅尝辄止。其实这些都是缺乏专注力的一种表现,而缺乏专注力最终往往会导致一个人一生一事无成。

作家西塞罗说过:“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专注意味着效率,专注也是一种习惯。

既然专注力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1、玩具不多不少,5个最好

过多的玩具,不仅容易让孩子分心,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不利。那么,到底应该给孩子提供多少玩具呢?美国弗吉尼亚学者认为应该是5个。原因是,当玩具少于5个,孩子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但如果数量超过5个,孩子就容易出现分心,而且还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玩具在孩子的可选择范围内,孩子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玩具,反复研究、琢磨、思考,创造出多种新的玩法,这时玩具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给孩子提供一个“看似无扰”实则“默默关注”的环境

孩子玩耍或者看书的时候,默默在一旁关注,只要安全系数OK,不要随意去打扰孩子,把吃的喝的放在小桌子上,养成习惯,他渴了饿了自己会过来吃,然后把家里给孩子弄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大人尽量不要在旁边歇斯底里喊叫,更不要总是去不停的用“爱的名义”打断孩子。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整理自己的东西或者玩玩具以及看书,都让孩子专注的做一件事。

3、让孩子独立思考,不要急于帮助他。

孩子如果能够独自玩一些没有危险的游戏,家长不应该过多干预,你一喊一叫一插手,当然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减少他的探索欲望。而且,家长帮忙越快,孩子独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赖性。比如,他做事不能坚持,做一会没有成功,就急于向你求助。所以,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吧!

几个温馨提示

1、孩子的专注力因年龄而异,不要强求。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7~10岁的孩子20分钟,10~12岁的孩子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2、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坐不下来,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等,这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别着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另外,注意劳逸结合,学校上课还有课间休息呢,所以,适度的放松,让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缓解疲劳,接下来的时间才能集中精力。

3、每次延长一点时间。

如果刚开始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标准,先是2分钟,然后3分钟,5分钟,每次延长一点点。做游戏,讲故事,看书,都可以如此。

好习惯都是童年养成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机会,爸爸妈妈们一定抓住这些机会,千万不要做个破坏者,从小培养的专注力将会为孩子今后的读书与工作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