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预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预习的无所谓的轻慢态度,这也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大多数老师和父母也没有对孩子的学习策略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和培养,没有帮孩子构建科学、高效的思维模式。
有些孩子虽然有预习意识,但由于预习的方法不当,无法从预习中得到好处,渐渐地也就不把预习当回事了。那么,孩子究竟该如何高效地预习呢?
首先,预习方式避免过于简约。
预习方式通常有两种:浏览式预习和自学式预习。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式预习方式。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而对理科科目来说就不很恰当。当然,如果时间比较短促,迫不得已采取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也可以,聊胜于无。但对理科科目而言,浏览式预习只能让孩子对未来的课堂内容做浮光掠影式的了解,对于可能出现的盲点和难点,孩子还是不能做较完整的估计和确认。
反观自学式预习,不仅要求孩子要细致地阅读和研究,还要求孩子能根据课后练习或相关练习题来验证自己预习掌握的知识水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可靠的预习方式,其实质就是自学,这种方式更加适用于理科类科目的预习。但是,这种方式对学习能力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其次,预习要有恒心,贵在坚持。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前的准备——预习得如何。有的学生对此缺乏认识,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经常会说:“作业太多,我没有时间预习!”缺乏自信的学生则会说:“老师还没有讲,所以看不懂!”而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学生会说:“要是我都预习学会了,上课还有什么用?”
除了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不当外,孩子不能长期坚持预习也是一大问题。据统计,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 95%以上,但能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只有 5%左右。所以,孩子知道预习好没用,贵在能长期持下去,这样才有效果。当预习成为习惯以后,孩子的学习效果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再者,预习应该有所选择。
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但不全是必要的。虽然是为听课服务,但是预习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比如,对于学习状况较差的孩子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薄弱部分和空白知识点及时弥补上。
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预习这个问题上不能盲从,要尊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成功的预习会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效率更高;而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让孩子对预习产生反感,反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最后,排除不良因素,预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有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每节课前都会预习,但听课质量依然不高,这是怎么回事呢?除了预习过程本身的问题,以下几方面原因也不能忽略。
孩子身体状况不佳。如果孩子身体状况不佳,有疼痛和不适等现象,听课过程自然无法正常进行,这个原因一般父母都很明白。
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容易被忽略,就是有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有的属于正常情况,有的则属于发育不良。对于后者,父母应该尽快找医学专家来帮助解决,而不要简单以为孩子只是不专心听课。
还有一种原因非常普遍,就是孩子是否有吃早餐的习惯。脑力活动非常耗费能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摄入,学生在上午第三节课后就特别容易疲惫。需要提醒的是,这里说的早餐可不是早点,早餐一定要有足够的营养,否则还是达不到效果。
孩子对课程缺乏热情。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程度、对老师的喜好等都可能影响听课质量。由于心理的厌恶、排斥,学生不想也不愿意听课的现象非常多。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欢呼雀跃,一轮到不喜欢的科目则垂头丧气;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上课犹如听天书。即便这些学生做了课前预习,也大都是走马观花地应付罢了。
不良的听课习惯。小学刚开始时,为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得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多有重复。有的学生资质较高,加上课前预习,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容易感到乏味,第一遍讲解听懂后,就懒得再听老师的讲解了。在初期,这一问题还不严重,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听课习惯会变得很不好,随着教学内容和难度的增加,他们的听课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在听课过程中,孩子参与的活动与范围越多越大,他们的注意力越容易保持聚焦,听课质量也会越好。
文摘选自赵雨林《让爱更智慧》,现全网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