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大多数父母会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他,却忽略了宝宝的案首,但如何表达爱,才是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呢?
这个话题每个父母每天都要面对。就此,插画师Natalia Kulakova给家长们提了一个很不错的建议:要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我们得先成为孩子。具体怎么做呢?她建议父母们找一天,和孩子互换角色,孩子来管教父母,父母自然就能知道,怎样的管教方式是最好的。
她把这个简单的实验,换成了10张漫画。画中,晚归的父母要被孩子质问、不爱吃稀饭的父母要被孩子指责……透过它,我们能直观看到——“哦!原来当我发脾气时,自以为为了孩子好时,他们的心情是这样的!”,让家长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你去哪里了?打你的电话为什么不接!”
“对不起……我们只是在路上遇见了朋友……”
孩子和我们一样,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
“好好地坐着!直到你们把这些吃得干干净净!”
在我们学会个孩子平等的交流之前,孩子还有一段很“难过”的路要走!
♥
“爸爸!你不觉得这么做很幼稚吗?”
最怕我们习惯性的奚落,让孩子丢失他们的“天真”。
♥
“有一种冷,叫家人觉得你冷。”
有一种关心,叫做你觉得他需要!
♥
“你看上去真是太漂亮了!”
最怕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还要求他兴高采烈的接受!
♥
“我挺好的,真的!”
“不许说谎!你是不是又闯祸了?”
自以为是的了解和猜测,会把孩子推的离你越来越远!
♥
“你知道吗?我爸爸昨天升职了!”
“真幸运啊!我爸爸整天就知道看电视。”
当家长在外面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也正羡慕着“别人家的爸妈”。
♥
“妈妈!晚饭呢?”
“再过一会儿吧,我现在没有这个心情。”
有时候,孩子就是想任性的偷下懒,就跟你一样!
♥
“我是怎么和你说的!还看这些东西!又想失眠吗?”
当我们对孩子颐指气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心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我们和孩子之间,需要“同理心”,同理心可以激发两者的连接,而同情心却促使失去连接。
(有同理心的人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有同情心的人说“你这么痛苦,我很难过”)
若希望孩子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父母得先有“同理心”,在平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的习惯。
所谓“爱是克制”,当下一次,你觉得孩子的行为、态度让你无语,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面临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merus bene说
很多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经受到过来自长辈因为“不理解”而带来的伤害,也许在心里也曾告诉自己,以后要是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这样、那样,然而最终,却又慢慢的变成了那个原本不喜欢的家长形象。
希望我们能够多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的读一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