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oyo妈
邻居家的女儿媛媛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长相清秀,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仿佛会说话。
但是,她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天都要抱着她那个特宝贝的枕头套,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到哪里。即便很脏了,也不给拿去洗,还一直放在鼻子旁边闻来闻去。
邻居问我到底要不要制止,是否应该满足她。
我说:“还是满足她比较好,这样可以缓解她在成长过程中害怕的感觉。”
这虽然看起来好像有点“纵容”,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在面对害怕的时候,有的孩子可以承受,但有的孩子不可以,媛媛现在就处于需要安慰物的阶段。
以前,我常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妈妈一直在身边,大概就不需要找安慰物。但,事实上,妈妈不可能24小时都在身边,所以,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去找一些安慰物,当成是妈妈不在时的替代品。
一般来说,那些柔软、有毛、有妈妈或者自己气味的东西比较容易成为安慰物。有些安慰物很容易被发现,有些却不容易察觉。
比如,当一个孩子抱着毛绒玩具时,看上去很可爱,就比较不引人注意。但如果孩子拿的是妈妈的袖子或者内衣,或者像媛媛这样拿的是枕头套,那就比较明显了。
通常孩子满3岁后才开始有独立的自我,在这之前他需要跟某些东西联结。这样的需求不是安全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孩子在3岁前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吸收安全感。
等孩子满3岁,差不多就准备好可以接受教导,妈妈也就可以试着引导孩子离开安慰物。但这其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太刻意去训练。
孩子觉得安全感够了,自然也就能分离了。
我有个堂弟也是这样,每天晚上睡觉,非要捏着他妈妈的耳朵,不然怎么都不肯睡觉。那个时候没人懂这些,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说这个行为不好,并认定这属于怪癖。
后来,在大人们的强行干预下,堂弟终止了这个行为。但是,此后的他似乎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蛮横无理,后来还一度成了闯祸大王。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捏耳朵睡觉的行为,其实根本不能叫怪癖,只是堂弟把妈妈的耳朵当成了他重要的依恋物。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作“过渡性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首先是父母,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会选择其他人。“过渡性重要他人”则不是指人,它通常是“软软的、温暖的”物品,比如玩具、妈妈的衣服、旧毛巾和毯子等等。
它常常替代“重要他人”让孩子获得温暖和安全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物。
孩子这样的举动,其实就是获得安全感的一个过程。所以,如果妈妈能接受,随着孩子就好了。
安全感是每个人出生后,都在寻找的。当安全感足够的时候,孩子才能相信自己。他会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
那么,除了孩子自己不断的汲取安全感,父母还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情绪要稳定。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想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父母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很害怕,而他无法表达害怕时,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呈现。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里,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还有一点,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任何孩子都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孩子可以做的,都让他充分动手尝试,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程都能为他增加一份安全感。
如果父母非常保护孩子,为他做这做那,即使父母关系好,对他也不错,但什么都不让他自己尝试,他对自己就会有怀疑:“一旦没有你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不行了?”过度保护其实是在给孩子的安全感减分。
即使窗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的内心依然安全,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它一定是来自内在的。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所以,能早开始最好,但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也不存在晚或不晚的问题,只要你意识到、发现了,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
因为,迟来总比不来好。
每天4条免费音频提供育儿指导,每周1本经典育儿书解读,有娃随身听致力于打造最实用、最系统的互联网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有娃随身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