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都以独生子女居多,长大后不免有“自私自利”的坏毛病。深知这样不对,于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不断给孩子灌输“分享”概念。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是这样教孩子。
不过国外有个叫Alanya(阿拉尼亚)的母亲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儿子Carson(卡尔森)不要分享。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她带孩子到公园,就有至少6个男孩围上来,要她儿子分享他的变形金刚、模型和卡车,孩子当时不知所措,把玩具紧紧地抱在胸口,紧张的看向妈妈。
妈妈告诉他:Carson,你可以说不。只要说不就好了,你不用分享任何东西。
于是,Carson就拒绝了这些男孩。他们转而跑来找孩子的妈妈告状,说他不愿分享玩具。
换做是我们中国家长,肯定要把自己的孩子数落一番: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妈妈平时是怎么教你的?像你这样以后是没有小朋友和你玩的,等等。
看看国外妈妈是怎么说的:他不需要跟你们分享。他已经说不了。如果他想分享,他会分享的。
我觉得这样的妈妈真是太酷了,即使周围投来鄙夷的目光又怎样?我们并没有义务分享自己的玩具,反而是这些陌生人强迫孩子分享才更应该受人鄙视。
实际上Carson并不是不愿分享,只是他原本带那些玩具来是要和妈妈朋友的女儿分享的,他想给这个女孩一个惊喜。
所以当下次你的孩子跑来跟你抱怨别的小孩不跟他分享时,请告诉他我们并非活在一个只要有人要求某件东西你就得放弃的世界。别人没有这个义务,你也没有这个义务。
当我们教孩子分享的同时,要明白物权概念。即物品的所有权和分配权属于孩子自己。他愿不愿意分享全凭他自己,我们无权干涉。
“分享”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是一次“爱”的传递。如果一次次的被“强迫分享”只会让孩子感到愤怒以及保护不了自己东西的无能,这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日常生活中想要教孩子“分享”:
首先,父母得做好榜样。
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分享意识,比如: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不要把好吃的菜都留给孩子,而是大家一起吃,让孩子知道他不是特殊的人。
其次,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早于分享意识的发展,这是孩子发展的必然过程。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分享,只会让他对父母及分享自己东西的孩子产生不满情绪,让他的内心产生不安全感。
最后,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比如,某天孩子向你抱怨他的小伙伴不和他分享玩具,那么你可以趁机引导他表达自己的心情,并告诉他,当你不和其他小伙伴分享时,他们的心情也如你现在一样,当然,愿不愿分享还是全凭孩子自己。
我很赞成这位国外妈妈的做法,她不单纯在尊重孩子是否愿意分享,还是在教孩子如何从容地学会拒绝和自主裁定。
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要跟着成长,切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作者:心语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