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经历
他父母生他的时候,正赶上恢复高考后的几年,夫妻双方都考上了大学,只好把幼小的他丢给了农村的爷爷奶奶。
公公经常回忆起回家看孩子的场景:爷爷奶奶在田里干活,田埂上铺一个草席,孩子坐在草席上哇哇大哭,脸上、身上全是泥巴。
公公说他至今为这个场景心如刀绞。
老公学习很争气,是传说中的学霸。以前和他是同学时,所有人都感觉他是非常好的一个人,谦和有礼,乐于奉献,长得高大帅气,家庭条件不错,专一上进,看着是非常好的一个男同学。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发现了他的很多问题:轻度抑郁症,强迫型行为,在国外需要看心理医生。
因为被农村的老人带大,他缺乏对各种美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听任何音乐都会烦躁,觉得绘画摄影都是很无聊的行为。
他与爷爷奶奶的感情更为亲近,在国外会经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却从不给父母打电话。
爷爷生病他说着就会哭。
老公极度容易被他人情绪左右。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父母的期望是让他多读书,他就拼命读书,不健身不交友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读了一个博士又申请另一个博士。
他欠缺父母的关注和爱,幼年被“抛弃”的经历,导致幼年的他潜意识里觉得“是我不够好”,爸爸妈妈才“不要”我。
孩子的经历
孩子一岁前是我亲自带的,单位产假较长,虽不算科学育儿但我也算尽心。
上班后因为我出差频繁,有连续项目的时候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没有项目的时候就我自己带。
所以孩子差不多是有一半时间待在我身边,有一半时间由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了孩子两岁8个月。
后来老公出国,我们两地分居,我又经常出差,只能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带。
然后我就发现孩子有些和从前不一样了,说几个例子:
1.他1岁多时就能自己吃饭,我是放手鼓励型。
但是后来等我去孩子爷爷奶奶家看他时,他需要大人端着碗满屋子追着喂,威逼利诱,饭热了冷,冷了热。
爷爷奶奶还特高兴的说,他爸爸小时候也是一顿饭吃两个小时。
2.孩子还学会了不良习气,才三岁就知道向爷爷的下属要红包,要生日礼物,半夜支使司机叔叔去给他买糖。
我知道后非常生气,跟他说不可以这样,但家里的大人都觉得他能干。
3.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不懂珍惜,对任何食物衣服玩具都没有兴趣,因为他手一指,爷爷奶奶马上刷卡。
4.他有明显的被抛弃感。
有次搂着我眼泪汪汪地说,“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我只有爷爷奶奶”。他还不停地问我什么时候带他去国外找爸爸。
5.孩子天性被压抑导致脾气暴躁。
他做错了事,长辈不会跟他讲道理,只会呵斥,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因为这些事,我下了决心,哪怕辞职,也要自己亲自带孩子,绝不能把孩子再交给爷爷奶奶带了。
虽然他家的各种条件看上去很好,但我知道再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后面对社会面对婚姻,会陷入一代代的轮回。
总结:
这个妈妈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礼貌懂事、有品格有修养的孩子,而老一辈们由于年事已高,往往对孩子更宽容、更溺爱,纵容孩子的坏脾气,乐于为他的任性买单,却在无意间害了孩子。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不要憋在心里,要跟老公谈谈,再跟公公婆婆谈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取得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和父母一样,都很爱孩子,只是大家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双方如果不沟通清楚,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然,孩子最好还是接回自己身边,把教育孩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