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指南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我们身边,总有一些“隐形”的孩子。
上课总是躲在偏僻的角落
即使会做的题目,老师提问也绝不举手
明明有特长,就是不肯表现
遇到人多的地方就绕道走
他们好像很怕被谁发现自己的存在。
事实上,这些看似“隐形”的孩子,很多还挺有才的。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不仅努力做得优秀,还可以被人关注到。
优秀的品质有发挥的舞台才能够赢得人生的成就。
如果孩子在人群中习惯于“隐形”,总是避免被人关注,或者被关注到后就紧张的不行,那么就会错过一些成长所必须的历练机会。
翻开小学到大学的毕业照,会发现有些人如果不是看到相片,你都不记得他是你同学。
这种人大致分为三类:受欢迎的、被讨厌的、无色无味被忽视的。
其中,在我们记忆中消失的那类人,就隐形了,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不深刻。
心理学专业术语说的是存在感,或者说存在的气息不够浓烈。
如同一个人朋友圈的内容总是很吸引人,那么他的存在感就强。
群体活动中,有一类孩子经常默默无闻的呆着,既不观察别人有眼神、表情的参与,也没有随波逐流的行为参与。
家长会忧虑孩子在未来是不是变得逃避社交,变成离群索居的人。
学校娱乐晚会中,有的激情的表演、在同学们掌声中变得更嗨。
有的虽不能唱歌、跳舞,但是会起劲的鼓掌。
再有的就是个别的在那里眼神凝固的走神。
如果您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毫无参与感:眼神的、情绪的、行为的,就要特别关注起来了。
人的存在感哪里来?
早年的母婴关系、依恋模式里是最初的来源。
如果一个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还有很多表情变化,比如温柔喜悦的注视着孩子说话。
那么,孩子不仅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信号与意义,更能将母亲的表情变成未来经常出现的心情。
妈妈的关注是未来孩子存在感的来源。
妈妈的表情是未来孩子的心情映照。
婴儿在生命的最初并不清楚自己是谁,在与母亲共生存在的关系中,把母亲作为镜子看到的自己就是存在的形象。
我是可爱的吗?
我值得被爱吗?
最初的回应注入了这些抽象概念背后的真实体验。
逐渐的孩子长大了,孩子做很多事都会注视父母的眼神、表情,这些言语的、非言语的回应是孩子确认自己言行意义的信号。
一句话:我在你的眼里读出来了自己。
从感官发育的角度来看,能够有敏感、丰富的感受力,是和外在世界互动的基本桥梁。
有酸甜苦辣的变化感知
也有丰富的情绪表达。
这本身就在宣告自己是一个生命存在。
孩子很小的时候,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到的刺激。
从最初的:甜不甜、酸不酸?
逐渐到:你开心吗?我看到你开心的时候会拍手。
再高级一点:你说他们喜欢你,你如何发现的呢?你做了什么,他们才喜欢你?
从身体器官感受到外界刺激,并且用语言描述出来,再扩大到人际互动中确认社交信号。
一步步的确认了存在的信息、存在的价值。
隔离了感觉,是隐形孩子的普遍现象。
前几天一个朋友带孩子来我家吃饭,吃饭的时候我问他好吃吗?
他面无表情的说,“还行。”
“你觉得这个辣一点还是那个辣一点?”
“差不多。”
似乎他没有什么感觉,或者根本不愿去挖掘自身的感觉。
隔离感觉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感觉产生的痛苦。
比如失去痛觉的人,就不会有肉体疼痛带来的折磨。
当然了,一有压力就大脑空白,全然不知外界发生什么,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此种情况,并不一定是隐形,而是遁形。
能够有意识的使用策略、且有明确的目标,这是生存的技能。
父母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的时候,有时发现孩子会楞在那里,然后催促他们参与进去,这时他们还会看着父母一脸疑惑。
比如:
大家都在玩老鹰抓小鸡游戏,你和他说:你也去和他们玩!
孩子却动也不动的缩在那里。
此种情况反应出他并没有被那种气氛感染。即时你发出“去玩吧”这样的指令,他也听不懂。
所以,倒不如让指令更加清晰准确:你去扯住那个红衣服的同学衣服,跟着他走!
在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后,满头大汗的回来,就可以询问了:
看你玩的满头大汗,累不累?
你的笑声好几次都震惊了我,那是开心吗?
类似这样的回应会强化他在团体中的存在信息,而不是单纯的说:好玩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就要引领孩子发现自己做事带来的价值。
如果是强化关系链接的价值,或者说人与人交往中自己扮演的角色,这些就需要做了一些事情后,去观察别人的反应。
有一天他可能趁大家不在的时候,默默的打扫了教室。
如果他自己是开心的,他感受到为他人服务带来的荣耀。
此时可以鼓励他多做几次,但不鼓励他只是为了别人看到这些才继续。
他能够从别人喜悦的眼神中,确认自己行为的意义,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
这里要说的是:不是高调的做事就是刷存在感。如果所有的事情做好了,就等着别人的反馈,那也是变成讨好式的自我状态。
遇到出头露面的事情总是退缩,怎么办?
除了鼓励孩子增加勇气,也要客观的评估孩子的能力。
调皮捣蛋的孩子用恶作剧的方式,配上较强的承受力,也刷了存在感。
但是大部分孩子,存在感的来源需要建立在正向价值认同上。
能够发现自己擅长的部分,并且恰好擅长的部分也是别人需要的。
比如:一个孩子擅长修书包的拉链,恰好很多同学也需要这个技能。
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孩子掌握一点能够利己利人的技能是很好的刷存在感的途径。
存在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在培养孩子存在感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帮助其感受、发现、确认自己存在信息,并赋予含义。
成人后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致,浑浑噩噩的活着,看似勤劳却没有明确的动机,这些都与存在感不强有关。
存在感缺乏的极端,可能就是身体自残,或者自杀。
当然,部分经常自残的人也是在折磨肉体的过程中激发出来了感觉。
感觉存在,人就存在。
关注“子慕成长”公众号,同心理学专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