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位农民专门以帮财主收割、打理庄稼为生,有一年好不容易辛苦收割完,财主以庄稼收成不好为由,没发一点儿酬劳就直接赶走了农民。
农民到了冬天饿得厉害,一天晚上忍不住敲开了财主家厨房的门。农民恳求仆人让他靠近灶头暖暖身子,仆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农民从怀里掏出几块石头,恳求仆人把灶炉借给他,让他做一顿“石头汤”,仆人很好奇并觉得没什么损失便答应了;“石头汤”熬得差不多,农民向仆人借点盐,仆人二话不说给他拿来了盐,顺道看到灶台的几片菜叶、砧板上一些肉末,都一股脑放到了“石头汤”里,农民便吃到了入冬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汤了。
心理学家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登门槛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Freedman, J. L.和Fraser, S. C. 在真实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
他们认为,人只要一开始接受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接下来便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方面的概率存在76%的可能性。这大概跟人的行为与态度一致性有关。这种“登门槛效应”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也包括在孩子们身上。
“登门槛效应”在孩子行为教育方面引导的八个经典例子(建议收藏)!
不学溜冰
爸:闺女,学溜冰怎么样?
女:不学,太难。
爸爸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因为太难而不学的道理,便没理会,一天带回一双长轮子的“怪鞋子”。
女:这是啥鞋子?
爸:想不想试试?
孩子在巨大的好奇心驱使下,兴奋地穿起“怪鞋子”。
爸:“怪鞋子”有怪走法,一开始要像鸭子走路(外八字走)……
孩子按捺不住无论如何要学鸭子走路。
孩子在爸爸“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从需要爸爸搀扶着“鸭子走路”,到自己小心翼翼地“鸭子走路”,最终到像天鹅一样滑翔。
不想学英语
儿:妈妈,我今天不想学英语。
妈:为啥?宝贝儿?
儿:因为大脑睡着了……
妈:哦?那我们听一首歌,看能不能把大脑叫醒?
放完一首英文歌。儿子摇头,意思是大脑还睡着。
妈:我有办法!
妈妈激情澎湃地朗读了一首儿子不久前刚学过的英语诗词,故意读错了一句。
儿子立即纠正:不对,你错了,应该是……
妈:大脑终于醒了?
孩子点头。
妈:耶!让我们把刚才的英语诗词大声读一遍,庆祝大脑醒了吧!
孩子在妈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渐渐进入学习的状态。
不收拾玩具
女:收拾玩具太烦了,如果只玩玩具不收拾就太好了。
妈:这情况只能发生在游乐场。这样,如果你收拾一个玩具,第二天就能玩2个玩具,如果你一个也不收拾,第二天只能玩一个玩具。
女:太好了,我一个也不要收拾。
第二天,孩子只能玩一个玩具,一开始还好,过了没多久觉得有些乏味。
到了晚上,妈:试试收拾一个玩具?
孩子点头,左手拎了一个,右手觉得空空的,便又拎多了一个,后来觉得还可以抱多几个,结果没一会工夫,便把全部玩具都收拾好了。
孩子在妈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没有任何压力便收拾好了所有玩具。
不总是出席
小男孩不喜欢上钢琴课,他经常以各种理由不出席钢琴课,比如肚子疼或猫咪生病。
老师:真不错,你今天上课很投入,老师希望这个周五还能见到你,好吗?(故意等待孩子回答。)
小男孩:好的,老师。
到小男孩周五如期出席,老师有对小男孩进行称赞,并说:“老师还希望每个周三都能见到你,好吗?”
小男孩犹豫了一会,最终回答“好的。”
孩子在老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慢慢地再也没缺课。
不想睡觉
兰兰是个到了睡觉时间总不想睡的孩子。
妈妈:小月亮到时间刷牙了,兰兰刷牙了没?
兰兰:兰兰刷牙了。
妈妈:小月亮将拖鞋放在了床边,兰兰放了吗?
兰兰:放好了。
妈妈:小月亮把身子藏进了云朵被子里,兰兰的身体有没有藏进被子哦?
兰兰(笑):马上来。
妈妈:小月亮闭上眼睛听星星说悄悄话哦,兰兰也一起吧?
兰兰点点头,没多久便进入梦乡。
孩子在妈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乖乖地一步步上床睡着了。
不愿起床
小胖经常会因为早上迟迟不愿起床而迟到被老师批评。
爸爸:咱们明天早上早5分钟起床怎么样?
小胖点头,因为他觉得早5分钟不会太早。
第二天孩子果真比平时早了5分钟。
过了几天,爸爸提议继续再接再厉,鼓励小胖再提前15分钟起床,小胖答应了,第二天也做到了,并因为没迟到被老师赞扬。
受到老师称赞的小胖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一些。回到家的小胖觉得刚好没迟到还是有些晚,小胖提议第二天还要再提前10分钟起床,结果孩子比平时足足提前了30分钟起床,完全没有任何强迫。
孩子在爸爸“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养成了准时起床的好习惯。
不做家务
妈妈:帮妈妈做一顿饭吧?
小女孩:太复杂吧?我不会。
妈妈:好吧,那你先帮我把黄菜叶摘掉。
孩子很仔细地把所有黄色的菜叶都摘掉了。
妈妈:干得好,帮菜洗洗身子吧?
孩子接着把一棵棵菜冲洗干净。
妈妈:把蒜头的小衣服脱掉吧?
小女孩咯咯地愉快接受了……一顿饭下来,孩子帮了不少忙呢。
孩子在妈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不排斥帮忙做家务了。
不做好事
老师:这一周是做好事活动周,别忘记做好事哦!
小男孩:我不做好事。
老师:那可以佩戴“好事勋章”1周吗?
小男孩:这个简单。
不知道是因为压力还是因为自我认同提升,这位一开始跟老师说不做好事的小男孩,结果在好事活动周做了三件好事。
孩子在妈妈“登门槛效应”的引导下,先接受了老师的佩戴勋章,后来也不排斥做好事了。
提醒:父母被“反登门槛效应”(以退为进)利用的故事
汤米很喜欢吃牛奶糖,但牛奶糖吃多了伤牙齿,很多父母都知道。
这一天,汤米又嘴馋想吃一颗牛奶糖,他说:妈妈,我今天想吃一个冰淇淋,还以一根草莓巧克力!
妈妈:当然不行,儿子。
汤米:那我可以只吃一颗牛奶糖吗?
妈妈:嗯,好吧。
(我似乎听到了汤米得逞的狂欢了。)
“反登门槛效应”(以退为进)原理解释:父母在拒绝了孩子的一个大要求后,往往由于内疚或补偿心态,能更容易答应孩子的一个小要求。别被孩子利用了去哦~
本文来自"有才家长帮"微信号:youcaij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