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记得,她还是个孩子

作者:悠然不知岁 08-05阅读:3697次

请你记得,她还是个孩子。这句话是对我自己说的。

六一儿童节前,学校有儿童节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准备水果食物,要去学校做水果拼盘。她从端午假的第一日就兴奋地期待这一天。叽叽喳喳完全是个小女孩的样子。她那么兴奋地向我描述对节日的憧憬,我冷冰冰地回道:“先写完作业在说玩的事情。你都多大了,自己应该清楚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紧急。”她眼里的光彩瞬间熄灭,不情愿地哦了一声,回到书房开始写作业。

我想起上课老师讲的共情,我记得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要跟孩子共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可和接受。却忽视了孩子开心的时候也需要共情,她多希望我能感受到她的快乐。可我再一次打击了她的快乐,让那个欢喜的小女孩一下子从快乐云端跌入冰冷的现实。

我的女儿11岁了,身高1.54,看着这个仅比我低半头的小姑娘,我常常忘了她还是个孩子。总是不经意间就用大人的思维去衡量她。觉得她贪玩,觉得她不自律,觉得她幼稚……而这些难道不是一个11岁孩子本身的状态吗?

她还是个孩子,她需要从你的爱里获得安全感

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忽略了她还是个孩子的事实呢?

想来,应该是弟弟的到来,她被迫被升级成姐姐开始。。她的外婆也总说,有了弟弟,她自然会懂事。于是,还仅有8岁的女儿在我们眼里一下子被长大了。“你看,你现在是姐姐了,要让着弟弟。”“你现在是姐姐了,要给弟弟做榜样。”“你现在是姐姐了,是妈妈的小帮手。”……诸如此类的话,都是对她快速成长的要求,都是再暗示她不再是个小孩。

起初,她因弟弟的到来时分欢喜。摸摸弟弟的小手,捏捏弟弟的小脚丫。“我弟弟好可爱!”她给好朋友们炫耀,也觉得做姐姐是件自豪的事情。带弟弟去接她放学,她每次都要背着弟弟回;在学校同学送了好吃的,都想着带回来跟弟弟一起分享;我批评弟弟的时候她会抱着弟弟安慰;我带着她和弟弟去探望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她负责拉着行李箱、换登机牌……真的一下子变成了贴心的姐姐,懂事的小大人。

可是她也会有特别孩子气的举动:她喜欢把头枕在我的腿上,让我也抱抱她;她会在我哄睡弟弟的时候蹑手蹑脚爬上床枕在我另一侧胳膊上;她会在弟弟推开她的时候,生气地抢过弟弟身上盖的小被子——那是外婆曾经为她缝制的;她会故意抱着我,对弟弟说“妈妈不要你了,妈妈是我一个人的妈妈。”……

某一日跟一位妈妈聊天,她说起小时候有了妹妹后,家人对自己的忽视,到现在她都记得自己钻在桌子底下,想着这样自己是不是就变小了,是不是家人就会像疼爱妹妹那样疼爱她了。

我才醒悟,女儿种种孩子气的举动背后无非是她想得到我的更多关注,更多爱。在她的眼里,弟弟夺走了太多原本属于她一个人的东西,夺走了我陪伴她的时间,夺走了我的怀抱,夺走了家人的关注。她明明还是一个孩子,一个特别需要家人关注和爱的孩子。她爱弟弟,但她更需要我们的爱。父母的关注和爱,才会让她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才不会有自己的东西随时会变成他人的恐惧。

孩子遇到问题,先与孩子共情,认同孩子的情绪,找到原因,再进行情感链接,然后才能跟孩子一起想帮助她走出目前困境的办法。如果没有效果,再回到情感链接这一步。没有情感链接,孩子没有感受到你的爱时,你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是让孩子厌恶的唠叨不止。只有当孩子觉得被你认同,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她才能打开心窗,接受你的帮助。爱,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爱,才能让孩子获得自我认同,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

她还是个孩子,她需要你的赞美来肯定自己

有一次我让女儿看一位同事女儿画的画,对别人孩子的画大大地赞赏了一番,说别人家孩子画画一坐就是8个小时,专心且专业。那心态跟樊胜美在王柏川面前提人家90后的孩子都买房了心态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刺激对方。女儿当晚写完作业后,在一张小纸片上画了一只猫,她兴冲冲拿过来问我,“妈妈,你看我画的猫好看吗?”“还可以。”我马虎地应付。女儿说“我照着《猫武士》上的插画画的,我给你看看书上的。”“时间不早了,赶快洗洗睡吧。”我匆匆打断,想的是她明天最好能早点起,听听英语什么的。

你看,我这个妈妈当得多么不称职,孩子眼巴巴地等着我的夸奖,我却冷淡的应付了事。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拿着放大镜盯着女儿的缺点看,却忽视了她身上的优点。我看到她学习退步,看到她写作业磨蹭,看到她注意力不集中,看到她的粗心,看到她缺乏恒心,看到她不够自律……

“你都11岁了,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应该明白必须付出努力才能有所回报,……”这是我常常对她说的话,都是要求,都是我觉得一个11岁孩子应该懂得的。可是她真的不懂,大部分11岁的孩子也都还不懂。所以那些懂事自觉勤奋努力的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成长是一个渐进常识错误的过程,从最初小宝宝把能拿到的东西都送进嘴里,用嘴来感知哪些能吃那些不能吃,到用手去触摸物体,感觉哪些可以碰,哪些危险。学习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一遍遍试错中,孩子渐渐懂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慢,但必然都要经历。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写道: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阶段性的,有的孩子早熟,有的晚熟。我那么急切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她只有11岁,我却希望她有21岁的志向,31岁的心智。却忘了培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家长的期许,看不到努力的成果,也就会越来越沮丧,有了放弃的念头。

孩子需要被鼓励、被肯定、被赞赏,每位家长都知道,弟弟每次做成一件小事,都喜欢问下,“我厉害不?”然后在我的肯定之下,就更加勇敢坚定的去做。想起姐姐小时也是这样的,她喜欢问“我棒不棒?!”,喜欢说“要两个棒(要给她竖两个大拇指)。”那时,我们都会特别积极地满足孩子这种希望被鼓励,被肯定的心态。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鼓励和赞赏给得越来越吝啬。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渴望得到我们的肯定,我们心里却想着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孩子可能有85%的优点,15%的缺点,可是我们的着眼点都放在怎么改变那15%的缺点上,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消极方面就会膨胀。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孩子也同样,他们体内的天使(优点)也要跟魔鬼(缺点)较量,孩子身上的问题,只有孩子自己能解决,要帮助孩子头脑里的天使战胜魔鬼,就要把作用力用于孩子的天使。去鼓励那些你期望再次发生的行为,用放大镜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资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

当你也如同之前的我一般焦虑,请记得提醒自己,她还是个孩子。在心里把孩子真正当孩子看,我们才不会再对孩子提出超出他年龄水平的要求,不会再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孩子的行为及努力。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关爱和保护。

作者简介:悠然资深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正面管教实践者。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欢迎关注悠然不知岁同名公众号,一起做更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