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带来世间而不占有,施为而不自恃功劳,成长养育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妙的德性。)《约伯记》里说: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这是关于死的一段描写。
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得到父母或者身边环境带给他的关于死亡的启蒙。得到爱或其他知识的启蒙很重要也很容易。但死亡是大智慧。并且通常是禁忌的话题。孩子需要循序渐进地发现生命的真相,获得长大及成熟起来的心智。比如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留恋和珍惜,对感情的谅解及宽恕,以及学会如何去爱与告别。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会希望自己能够不死,或者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个问题:在某一天自己会死。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地生活。所有的人在假象中的死亡逼近的时刻,才开始想到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打电话,问候他们,彼此说出温暖的话。
我曾经阅读一本法国人写的薄薄的小书。书名就叫《死亡》。书的末段说,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这种说法绝对没错。有些人辞职,远走高飞,第一次明白过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或者第一次想去真正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善待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教育其实是父母身体力行影响孩子。将孩子当作永远的朋友就好。影响他而不是教育他。孩子不属于你,她们仅是生命的延续。 认识到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而不自知。人类生而烦恼如此便应努力去寻求摆脱烦恼的良方。质言之是否能真正实现解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寻求解脱的艰辛过程。生命是以成熟世故为方向的最终有一天当我们对这个世界习以为常当我们不会再静静地一个人想「为什么」当我们睡前思考的是房贷孩子的幼儿园的时候,梦想理想是否还在心中,我们是否就此终老此生。
每个人都会有失望落寞和脆弱但依然要有前行的勇气。
生如夏花,努力活得精彩,不枉来此世间一趟。
当青春从身边狠狠走过再回头时虽不是百年身却也有沧海桑田般的怅惘与领悟。
也许真的是这样。没有如花美眷却是似水流年。……
生命依旧在前行,孩子需要教养,家人需要爱护,父辈慢慢老去。
仰望苍穹,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