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淏淏妈妈(教育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任何时候,成长只是个人的事。
父母常常出于好心,对孩子苦口婆心讲自己曾经经历的各种教训。但这些教训只是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孩子依然要自己成长,自己经历各种成长之痛,才会形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1我曾经住在北京东部的一个小区,小区里有个“不许动”妈妈,我一直想讲讲“不许动”妈妈的故事给大家听。我最多的时候都是在小区内的菜店遇到“不许动”妈妈。她带着一个看上去2岁左右的女孩,选菜、买菜时,我听的她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许动!”“不许动!”孩子想摸摸黄瓜上的刺,妈妈说:“扎手!不许动!”孩子赶紧胆怯地缩回小手。孩子要摸摸土豆,妈妈说:“有泥,脏!不许动!”“不许动”妈妈什么都不允许孩子动,最后在结账排队时也不停对孩子说:“不许动!不许乱跑!”其实那孩子已经乖得有点可怕,她根本没有要动的意思,妈妈却还在不停地说:“不许动!”妈妈在说“不许动”时,脸色阴郁、难看,令人望而生畏。
一个2岁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去体验,逐渐形成自己对事与物的认知,父母的说教不可能增进他们的直接认知。“不许动”妈妈不允许孩子去触摸、体验,一个安静得有点可怕、内心畏惧的孩子就是她喜欢的吗?我实在想不明白。后来搬家,再没见到过“不许动”妈妈和她的孩子。
2我儿子小时候特别好动,他做很多事情都往往是行动在前,语言在后。有一天,孩子姥姥蒸了一大锅包子和馒头,放在篮子里晾着。蒸汽热腾腾地冒着,我儿子伸手就要去抓,姥姥赶紧说:“烫手!别摸”,顺手就给端到一边去。孩子还是闹着要追着摸,姥姥吓得不停说:“烫手!烫手!”越不让摸孩子就越要追着摸。我说:“让他摸吧!”姥姥没办法只好让步,结果见他用一个小手指轻轻地触碰一下,说了一句:“很烫!”一大篮子包子馒头摆在他面前,他再也不追着抢着去摸了。
《美丽的春天》,淏淏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