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别家不打骂却能教出好孩子?原因在于这一点

作者:父母堂 08-08阅读:4585次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曾见过或是听说过这样的孩子:他们或暴躁易怒,可以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小的不满足就对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大发脾气,耍赖撒泼;他们或脆弱敏感,会莫名地委屈难受,无论怎样安抚,依旧痛哭不止……

无论是暴躁易怒,还是抑郁多虑,难以安抚……都是无法驾驭自己情绪的表现,即情绪智力低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情商低”。

专家们总在说,教育孩子要“不打不骂”,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管教好孩子,又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宝宝呢?


暴力教育下的“问题孩子”

前几天,交流群里的一位妈妈向我们求助:

4岁的宝宝,当自己的要求不被满足时,就直接趴地上打滚耍赖,一言不合就能对着家长发脾气甚至使用“暴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与大人交流通。

家长对此很焦急,五花八门的“教育鸡汤”都灌了个遍,也未见成效。最后,这位妈妈问了一句:“所以这种孩子到底能不能管?能不能打?”

问题一抛出,交流群里的爸爸妈妈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在讨论中我发现,大多数家长似乎仍然没有走出这个怪圈,面对搞不定的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闹情绪了?打一打就好了。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不会成为治愈“顽疾”的良方,只会成为加速伤口恶化的病毒。通过打骂孩子来达成对孩子的管教,看似高效简单,实则暗藏着许多不良后果:

给孩子暗示:打人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孩子出现问题后父母第一反应是打ta,这会在潜意识中就给孩子一种错觉,认为碰上问题时,暴力是最高效的应对办法,这种影响会波及孩子的一生,成代际地传递下去: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家庭内部一切问题的家长,自己往往都曾有一个同样爱打骂孩子的父母。

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模仿,将翻版的家庭生活重复一遍又一遍。

让孩子学会更“隐蔽”地犯错

通过打孩子的方法来杜绝孩子的不良行为常常会事与愿违,因为被打时的疼痛和言语的恐吓往往只能让孩子感到害怕,他们停止不良行为的出发点并不是真正认识到了某个行为的错误,而是为了避免被发现后要面临的责打。

这些孩子爱做的“坏事”往往对心智稚嫩的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当他们又被吸引去犯错又害怕遭到惩罚时,最可能的选择就是直接学会更隐蔽地去犯错。

剥夺孩子在家庭中的安全感

家庭作为孩子最初的“安全地带”、父母作为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来源者,如果总是使用责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大打折扣,甚至是让其对父母产生惧怕,其后更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教育乃至沟通问题。

那些情绪失控的孩子

很多家长会说:“我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有时候实在是拿皮孩子没法子了,讲不了道理,不打根本管教不了。”

其实大部分家长多少都知道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但现实是,不打不骂往往又很容易养出非常娇惯的孩子,家长们处于教育的两难中,常常不知所措。

实际上在“不打不骂”的前提下究竟是养出“白眼狼”还是高情商的孩子,关键还在于家长是否能正确“共情”到孩子的情绪。

一个情绪适应不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将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可怕的后果,而情绪能力的差异根源是在儿童早期,并且从那时就开始起作用。——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从婴儿时期到进入学龄后,从依赖抚养人进行情绪控制慢慢转为自我控制,这也是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其中家长的责任十分艰巨,但凡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或多或少会对孩子的整个情绪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前面提到过的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孩子,大多是在其幼年情绪能力建立之初就没有得到父母或是抚养人正确的回应与支持,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能力不佳的问题愈发突出。

0~3岁基础安全感

此年龄段的孩子在情绪建立上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在面对陌生或是让自己觉得害怕的场所时,无法找到亲近的家长从而获得安慰与安全感,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怯懦不安的性格,无论身处何方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情绪培养中,家长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3岁+ 共情能力

家长开始通过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来引领孩子慢慢建立自己完整的情绪能力:如何应对各种生理上的烦恼、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合理地向他人分享情绪并正确地接收并回应他人的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把孩子的情绪讲出来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情绪该如何表达,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的“启蒙”。例如:孩子因为玩具被同伴弄坏了,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的玩具被小朋友弄坏了,你现在是不是很委屈、很生气?”

情绪没有好坏,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接纳,让孩子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是学会情绪控制的第一步。

假设孩子在每次向家长发脾气后得到的只有安抚和讨好,那么他可能产生对负面情绪发泄的错误认知,并将发脾气这一行为日常化,以期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

那些情绪失控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失控”的童年,被放任被忽视,等到家长们发现不对劲时,问题常常已是积重难返了。

焦虑的父母与愤怒的孩子

绵绵就读的幼儿园班级里有个小朋友让我印象很深刻,每次接送绵绵时见到他,小小的男孩子似乎总是在发脾气或是准备发脾气中,是个让人十分头疼的孩子。

而某次亲子活动日我终于见到了这个男孩的家长——一位面色惶惶似乎满心忧虑的妈妈。整个活动日下来,我目睹了她难以掩盖的焦虑,似乎无论儿子做什么,她都担心会出点儿事,因此几乎是全程跟随一步不离。而男孩则是不停地朝着母亲发泄情绪。

小朋友们玩小游戏,男孩没有获胜,愤怒地跺脚嘟囔,而这位妈妈则诚惶诚恐地抚着儿子的背不断地说道:“不气不气,这个游戏不好玩,我们不玩了不玩了。”

这样的安慰似乎并没什么效果,反而像一瓢热油彻底激怒了男孩,他瞬间大发雷霆,甚至开始拍打自己的妈妈。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父母造就的无法控制情绪的孩子,因为母亲本人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儿子的就始终是一种紧张的压迫感,孩子在这样负面的情绪中,无法学会正常的情绪表达,或者说他无法准确地与他人分享情绪,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

而因为母亲无原则的安抚行为,加剧了他潜意识中对于情绪表达的误解,母亲并不会因为他表达出正面情绪而给予应有的回馈,反而当他发脾气、哭闹时却能收获更多安抚和关注,自然而然他就养成了无论何时何地都只能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那么家长究竟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呢?

家长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自身的情绪就像一面镜子,而孩子就像投射在镜中的镜像,无论是焦虑还是易怒,父母自身的情绪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想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父母应该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父母本身可能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而在情绪控制上问题多多,但为了孩子的成长,也应该充分调用自身理性逻辑来进行自我调节,而当发觉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自身情绪已近临界点时,可以尝试暂时退离,换其他家人来照管孩子,等到自身能够冷静下来后再重新面对孩子。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情绪

我们常常说遇事要换位思考,在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这件事上,家长也应该要学会“换位思考”,告诉孩子,自己感受到了他的情绪,知道他此刻正高兴、生气、沮丧、好奇,为孩子建立正确清晰的情绪表达思路,而避免出现因为父母错误的情绪反馈,导致孩子在情绪表达上“正负颠倒”。

家长要教孩子如何应对情绪

教会孩子如何应对不同情绪问题,是为孩子培养健全情绪能力的关键:遇到令自己愉快的事,应该怎样表达高兴?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又应该怎样表达愤怒?如何有效地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而当自己感受到了他人的情绪后,怎样的反馈是最适当的?这些都是需要父母作为“情绪老师”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情绪能力与社交能力紧密相连,良好的情绪能力可以为孩子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占有更多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良性的情绪反馈。

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的表达,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给情绪装一道开关闸门,才不至于让情绪失控成泛滥的洪灾。

更多内容关注父母堂(ask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