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妈(爸妈内参主笔)
某天同朋友调侃:
在我们小的时候,所有养育的问题,都是孩子的问题。现在轮到我们带小朋友了,所有的养育问题,全又变成了家长的问题。
一句话难掩其中的万般滋味,我们这在父母的棍棒及家长权威下长大的一代,现在要用爱和自由去养育下一代,经常不知道该如何发力。
所幸,我们都是爱好学习的新一代家长,随着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大家可以从各种途径去学习各种育儿的知识及经验。
可是,也许,有一天你会沮丧地发现,为什么你深谙各种育儿知识,可还是当不了一个好家长?
一、难以克服的焦虑情绪,无法接纳不完美的结果
焦虑是所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有的情绪。努力践行各类育儿经验的家长,其实内心更容易焦虑。
前段时间我也有过焦虑,甚至有一段时间都不再混迹各类育儿交流群。
这学期孩子上小学了,在孩子入小学前我坚定地认为,不要让孩子提前抢跑学校的课程,也坚定地认为让孩子去阅读、去探索,比做卷子更有意义。我跟孩子爸爸信誓旦旦,表示我们能接受我们的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比别的提前抢跑的孩子弱。
但是,真当孩子从学校拿回不好的考试成绩时,其实很做到毫不在意,特别是在孩子回家对我说,老师因为他的考试成绩不好扭了他耳朵的时候,内心同样相当挣扎。我有过动摇,但也始终坚信自己的养育方法没有问题,并且没有让焦虑扩散给自己的孩子。
于是,一方面安抚孩子,另一方面引导他去熟悉考试及做题,并且不断地告诫自己:我的孩子不是成绩不好!
他只是以前没有把时间放在做练习题上,他需要时间去适应各种题型,去读懂题的意思。无论如何,他都是我最棒的宝贝!我相信他能行!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逐步适应了学校的考试。
是的,是这样的。
你坚定信仰并竭力践行的理论同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你自诩用正确的养育方式养育的孩子同样也会有叛逆及不可理喻的时候;你那按着育儿经验养出来的孩子,不一定不会与你对着干;你那让你引以为傲的,博览群书的孩子,不一定不会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上栽跟头。
是的,我们的孩子真的不可能凡事都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有的结果也不会都是我们预期中的好的结果。
那么,请放宽心,请相信我们的孩子!你所需要的是克服心中的焦虑,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二、没有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气质,你习得的理论无法完全照搬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有的敏感内向,有的热情好动,有的恬静稳重,有的胆小内敛。而且每一个孩子的都有不同的原生家庭,及不同的养育环境,所以,没有哪一套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今年夏天看《妈妈是超人》,有个场景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梅婷认为自己的孩子快快有太多养育的问题,请来了育儿专家在家里给予指点,育儿专家认为,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大人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则可以去依赖和遵循!
所以,当务之急是同孩子建立规则,并让孩子去遵守。于是,玩耍有了规则,吃饭有了规则。最后的结果是,因为快快要在饭前吃苹果遭到拒绝,大哭了一场,没吃晚饭就睡了。
后来,冯远征到家里做客,没有孩子的冯远征,却跟快快玩到了一起,也在玩乐中慢慢地同孩子建立起了一些规则。
育儿专家的理论没有错,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一下子在她习惯了的养育环境中,突然多出那么多同她原来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的冷冰冰的规则,而且要求她必须去执行,内心其实是抵触、恐慌、失去安全感的,即使是个大人,突然多出很多的规则,也是一下子难以接受,充满排斥的的。
而没有任何育儿经验的冯远征,却用最轻松的办法让孩子慢慢去熟悉规则,孩子自然也是愉悦并乐意接受的。
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养育环境不同,你习得的育儿理论,没有能完全适应所有孩子的。所以,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所有的家长都要用心去探寻能够让孩子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愉悦的亲子关系中去逐步适应和接纳。
三、太过执着于各种学到的理论,忽略了作为父母的直觉
很多的家长读了很多的育儿书,认为应该完全坚持“正确”的理念,可也常常由于执着地坚持理论而同家人争执,反而是带了了不好的影响。
朋友CC是一名用科学理论养育孩子的妈妈,力求让孩子的吃穿住行一切都科学而合理。
可现实情况是,她得需要孩子的奶奶帮忙照看孩子,而孩子奶奶的那一套“过时”的育儿经验,与她的科学理论有很多格格不入之处,于是两人总是在孩子的吃穿住行这些事情上不断争执,常常上升为家庭矛盾大战。
本来是好的初衷,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好的养育环境中,可事实上,家庭中的矛盾,随时爆发的拔剑弩张,却成为孩子最不安定的养育环境。
我们现在能获得各种各样的育儿理论,而各个理论之间本身就有许多相悖之处。有的理论推崇“自由养育,用充分的信任和爱去养育孩子”,有的理论强调“明确规则,从小让孩子知道需要去遵守社会的规则”。
就在回应孩子需求这件事情上,也是各家之见,有的认为,要延迟享乐,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有的认为,要积极回应,让孩子建立安全感。。。。。。
你能想象一个本身就敏感内向的孩子,被你强硬地回绝感情需求,并冠以爸妈在锻炼你的独立性的理由时,内心其实是恐慌而无助的。
任何理论都不要用劲过度,有时候要相信作为父母的直觉,用作为父母的直觉去感受孩子的情绪,用你的同理心去感知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获得愉悦的亲子关系和源于家庭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四、没有人能为你的孩子编一部万能的使用说明书,需要你自己去探究。
当了家长后发现,这世界上真的没有一项职业比当家长更难,你的研究对象永远是那个跟你血脉相连,却又跟你完全不相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既依恋你,可又常常会“排斥”你对他们的管教。
我们家宝贝打小是个高需求的宝宝,只要我在家,便常常被要求陪他做各种事情、解决他的各种困扰,我也总是热烈地回应他的各种需求及情绪。
后来,我一个友人实在看不惯我这种“孩奴”本质,送了我一本书,书上讲的是如何延迟享受,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她恨铁不成地说:“你需要好好学习一下如何教孩子延迟享受!书上说了,你不要那么快去回应孩子的需求”我告诉她:“可我认为同孩子建立愉悦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更重要啊!”
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台设备,他的出身没有自带说明书,这世界上也没有一个育儿专家能为你的孩子编写一部使用说明书。
这需要家长不断地去探索、用心地去观察,去一步步获得及修正自己同孩子相处的方法,养育孩子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教条地照搬各种理论,真正的养育,是需要自己用一辈子的观察和用心去与他相处!
作者简介:木木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六岁男宝的妈妈,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研究儿童心理学,并将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引入到家庭教育中。向所有对家庭教育感兴趣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做“专业”的妈妈,让我们不仅爱孩子,更知道如何去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