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乐嘉带4岁女儿徒步76公里沙漠:这样的挫折教育我不敢苟同

作者:幼儿那点事儿 08-16阅读:5424次

01

前几天,乐嘉带着4岁半的女儿徒步穿越沙漠,4天走了76公里,每天差不多要走20公里。

乐嘉说:

灵儿如果能四天坚持下来,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一天,我会觉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只能对自己说,那只能下回再教。

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

乐嘉对灵儿说:

“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如果这么小都能坚持下来,以后很多困难你自己会克服的。”

不考虑“沙漠、4天76公里、4岁半”等信息,乐嘉说的话,我很赞同。

第1天,中午两点,灵儿走到11公里时不肯走了,但因为跟爸爸有约法两章,她只是不停地说:“爸爸,我好困”、“爸爸,我好想睡觉!”

第2天上午,天气不好,狂风大作,乐嘉“满嘴流沙”,鼻血汩汩向外冒,好比“姨妈头一天”。

到了下午13:30,灵儿越走越慢,离队越来越远。“爸爸,我好困”“爸爸,我走不动了”......

乐嘉说孩子“套路和昨天如出一辙”。最后,“孩子死死抱住我的大腿,脸贴在上面,大声地哭:爸爸,可是我真的走不动了。”

在乐嘉看来,这是孩子的套路,在我看来,这时的孩子已经近乎绝望。当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乐嘉没有拉链的外衣“冷得像冰”。

我不知道,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披着薄薄雨衣的四岁半的孩子,除了抱紧爸爸的大腿抽泣,苦苦哀求外,还能做什么。

如果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哀求,都无济于事,孩子只剩一条路,那便是继续走下去了。因此,最终灵儿成功到达终点时,泪流满面。

02

我家小诺下个月满5周岁,她也比灵儿高几厘米。当我在看乐嘉的消息时,小诺正坐在满地的积木中间。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带着小诺去徒步沙漠,她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成功。

如果我也有乐嘉那么狠心那么坚持,我相信小诺一样可以做到,应该说,大部分健康的孩子都能做到。

因为,除了往前走,孩子根本没有选择。

哭过、求过,爸爸的大腿也抱过,除了没有满地打滚外,一个孩子已经竭尽所能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助。

她还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她不懂得威逼利诱,更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一个四岁半的孩子能用的办法,不过是哭求。

在保障车上,乐嘉转身放包的一瞬间,孩子已经睡死过去。

任谁都能想象得出那有多疲惫。可是15分钟后还是被爸爸狠心叫醒:“快点儿起来,你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了,电充足了,该起飞了。”

03

乐嘉带女儿走沙漠的事,让我想到了关于雕鹰的故事。

一篇名为《历练后的飞翔》的文章流传甚广,内容大致如下:

在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鸟,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雕鹰的本领是母鹰残酷至极地训练出来的:

当一只幼鹰学会飞翔后,母鹰会把它从高处摔下,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

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顺利飞翔的幼鹰,它们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此死去。

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猎人把还没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喂养,但被喂养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

原来,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凤凰一样死后重生,长得更加强健有力。

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仅有的一个机会,也就永远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够,也会因难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这篇文章被推崇挫折教育者广泛引用。

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也很震撼,但我想说的是,人类早已成为高等动物,我们除了要避免孩子“难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外,更多地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据考证,此文中所提到的“雕鹰”并不是正式的中文物种名,只有鹰雕(学名:Spizaetus nipalensis) 与其名称类似,但是其分布地不在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真的有鹰科物种有“将幼鹰推下悬崖”的习性。

所以不排除整个文章的论据建立在以讹传讹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可能。(来源:百度百科)

且不说关于雕鹰的故事是否杜撰,即便真有这种动物,真有这样的训练方法,也不适合人类去学习模仿。

雕鹰是动物,为了种群的生存,优胜劣汰,残酷的训练也许有它的必要性。

而且雕鹰长大后多半不记得幼年时可怕的成长经历,因此,它也不会有所谓的心理阴影。

然而人类不同,幼年时经历过的仿佛“折断翅膀”般惨痛的挫折教育,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终身都无法忘记。

04

乐嘉和女儿的沙漠之行,让我联想到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当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之后,她幼年所受教育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父亲的严苛,却忍不住流泪。

无论是熟读历史,还是爱看宫斗剧穿越剧,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宫里的皇子们,从一生下来就要经历各种异常艰难、危险的斗争,其竞争之激烈与残酷无需多言。

什么父子相残、兄弟阋墙,那都是标配。

当然只有一个儿子的除外,比如刘备之阿斗。

皇子们残酷竞争的结局多半成王败寇,要么身登九五,要么成为阶下囚甚至身死,只有少数皇子皇孙可以置身事外,寿终正寝。

从江山帝王的角度看,这种残酷的“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因为经历过激烈的竞争而胜出的那个,多半更有能力,更能把江山帝位传续下去。

至于心理健康与否、有无安全感、能否体验到幸福,这些比起江山社稷,真是微不足道。

然而,就普通人家而言,既没有皇位以供继承,更没有成群的子女以供折腾,过于残酷的挫折教育,实在弊大于利。

05

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渥,生活中经受的挫折较少,坚毅、勇敢、持之以恒等方面确实有待加强。

乐嘉出发前说的话我很赞同,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让孩子学会坚持,都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有些东西是越怎么样就越好的,比如钱越多越好,病越少越好,孩子的分数越高越好等等。但教育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讲究一个合适的度,不存在越怎么样就越好的说法。

对于一个才四岁半的孩子来说,徒步穿越沙漠,是过度了。

无论是孩子的心、肺等内脏,还是孩子的骨骼、肌肉和皮肤,都不足以承受一天步行20公里的挑战,何况还是在沙漠里。

这生理上的各种疼痛和疲累,超越了极限之后,留下的便是痛苦的感受。这种记忆,可能会跟随孩子很长很长的时间。

假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和爸爸因为意外事故,不得不穿越沙漠。父女俩泪流满面地相互鼓励,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成功。那么孩子感受到的主要是肉体上的痛苦,她在精神上不会有太大的折磨,孩子因此学会的是坚强求生。

然而,当保障车就在附近,孩子的体能已经达到极限,却百般哭求仍不得解脱,坐车上睡了15分钟便被强行抱下来。

我不知道,克服了爸爸“人为制造的困难”之后,孩子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收获。

她也许学会了坚强,可她也体验到爸爸的严厉与苛刻。下一次,当她遇到困难与挫折,除了硬撑,她还敢不敢、愿不愿向爸爸求助?

这样挫折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比起成功,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希望她的回忆里没有恐惧和阴影,希望她将来走投无路时,记得还有父母可以求助。

作者:诺曦妈妈——华东师大教育学硕士,二胎全职妈妈,专注分享幼儿的性格和智力培养、二胎、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经验。

文章来源:诺曦妈妈(id:nuoxi-mama)

《YES 爸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