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妈原创)电子产品,是启蒙老师,还是洪水猛兽?

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 08-24阅读:1160次

原创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

梧桐妈妈大小宝是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著《夏娃的困惑》丛书。希望接地气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及切身养育体会,让妈妈们真正感到育儿的乐趣和幸福。史上最为来势汹汹的育儿谣言粉碎机,誓当育儿界的方舟子,宝宝健康的卫道士!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水印未删,如有侵权,请告知更改!深表感谢和歉意!

宝宝出生不多久,老人家就把宝宝放在腿上一起兴致勃勃的看电视,宝宝黑黝黝的小眼睛疑惑地瞟着大屏幕。

“妈妈,书上说,小孩子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他又看不懂,哪里在看?我看他就没有看。”老人家把宝宝抱到电视机前,他的头皮几乎贴到了屏幕上,接着说,“你看他哪里在看?……”

宝宝仅几个月,老人家来看我们,又把宝宝带到电视机前。“宝宝你快看,这个阿姨跳舞真好看。宝宝你快看,那个小熊在玩虫子……”

“妈妈,小孩子不好看电视哩……”

“啊,看电视学东西哇!”老人家说,“你记得春晚那个不到三岁的唱戏的小孩吗,他出生几个月就跟着妈妈学唱戏,一板一眼,比大人唱得都好哇!星光大道别提多少优秀的小孩上节目了……小孩就要从小教,学得可快了!电视上啥都有,不看电视咋行哇!”

我一时语塞。家长个人能力有限,电子产品给孩子展现了一个宽广的世界,我又何尝不希望孩子受到熏陶呢?

事实上,很多老人家平常一个人陪着咿咿呀呀不好交流的孩子,做着繁重的家务,也挺寂寞。电视热热闹闹,也是老人家多年的消遣习惯,剥夺老人家这少得可怜的一点儿自由和爱好,也实在是太残忍了。

过年回家,一家人看着电视,其乐融融。抗日剧里枪炮声、坦克和大炮声震天响;衣着斑斓,曲调歌词乏味至极,而无比卖力地唱歌的歌手们声音震慑耳鼓膜,孩子最早学会的歌是《伤不起》;舞蹈满屏开花,也让人“走马观花”;儿童台的动画片,画质粗糙,情节空洞,甚至三观不正……不停地换台,兴味索然。

这些粗制滥造的节目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我顿时放弃了让孩子看电视的念头。遵照当时AAP的建议,孩子2岁以前都没怎么接触电子产品。

到朋友家做客,小孩11个月,坐在学步车中,就会自己挪到电视机前,指一指光盘,又指一指电视,示意要看早教光盘。跟着孩子一起看,红黄蓝的气球飘起来,儿歌唱起来,大猩猩妈妈抱着大猩猩小宝宝幸福地喂奶,不一会儿主持人姐姐出现了,宝宝跟着她拍着小手,手舞足蹈。这光盘也大大的解放了老人家的劳动力,看我来了,热情洋溢招呼我,忙不迭地地做出一整桌菜肴。几个月后,宝宝大概1岁半,已经会说不少话了,“大公鸡”儿歌手脚并用,信手拈来。再大一些,孩子穿上美丽的纱裙和妈妈的高跟鞋,要奶奶扎上麻花辫,学着《冰雪奇缘》中美丽聪慧的公主转圈圈,神态气质模仿得惟妙惟肖。孩子成语和英文交替着来,很让人惊叹,样子也特别可爱。相比而言,自家不怎么看电视的孩子显得安静木纳一些,也没什么特长。我有些动心和犹豫了,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有道理。

不过自家孩子相比而言安静乖巧,自己吃饭,玩玩具时非常专注,能安安静静摆弄半天。也见过许多孩子,从一岁半到好几岁,精力过于旺盛,上蹿下跳,高声尖叫,无所不能,嘴里不时咕哝几句“魔法话语”,手上摆出“变身pose”,拿起什么棒状的玩意当武器,冲下滑梯……一看就知道是某个英雄人物动画片的忠实小粉丝。他们的照料者满头大汗地跟在宝贝身后,不时为他们擦汗,看到我,经常会说:“你怎么能带得动两个?不过你家的看着好乖!我这个顶你们家三个!我跟我老公带他妈妈一起带,都累得要死……”

其实,当时我内心有点儿纠结。电视上的英雄人物让孩子膜拜不已,孩子们也希望自己存在“超能力”,因此活跃,勇敢,但也容易置身危险。见识了这些孩子无穷无尽的“超能量”,一时心有戚戚,带孩子的人累得半死不说,电视快速变换的节奏,对孩子的头脑是否存在影响?

夏季夜晚,小区和商圈带出门的孩子多了起来,他们看上去还没上小学或刚上不久,但很多都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想到我们小时候,这个年龄段几乎没有“四只眼”,不由思索,是当年诊治水平差了,还是如今眼睛不好的小孩更多了?

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像一把双刃剑

如今,我们是如此热衷电子产品,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对它们又爱又恨又担忧又依赖……时代更迭,科技飞速前进,我们完全逃避它们的影响不太现实,但如何趋利避害,非常茫然。

其实,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看些什么电视,梧桐妈妈一直没有想好,也一直在找答案。网上和权威文献中,各路专家意见迥然不同,一直争执不休没有定论,因为电子产品对孩子头脑的影响太“虚幻”,不像医疗上的问题相对直观。当然不赞同看电视的居多。很多有成就的名人,都严格限制自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梧桐妈妈有一个感觉,这电子产品,真像一把双刃剑。

就此,梧桐妈妈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亲身实践的经验与你分享,我们共同学习探讨,引发思考,并不拘泥于一个非黑即白的最终答案。

(1)首先,我们看看大伙儿希望从电子产品中获得怎样的帮助?现实效果又怎样?

①“早教中心”

刚出生仅几个月的孩子,爸爸妈妈就兴高采烈地拿出手机,放事先下载好的AAP,给孩子看小兔子跳舞,小猫咪说话,小熊道晚安,字母歌……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大人看见孩子的憨痴样,也忍俊不禁。

孩子再大一些,爸爸妈妈拿出事先囤积好的各种电子资源,给孩子看。小小牛顿,芝麻街,天线宝宝、巧虎……这些能在网上购买到,也能下载,很多妈妈从怀孕期就开始囤货。与此同时,手机、Ipad上下载了不少APP,宝宝拿小手戳戳划划,图片就开始闪动,兴奋不已。再大一些,戳某个句子前面的小喇叭,就可以听到或中文或英文的句子或歌曲。

爸爸妈妈希望宝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或希望给宝宝从小营造一个教育环境,将来不要学得那么痛苦。

这些电子产品,变成了我们的早教中心。

②“生活保姆”

电子产品还有个好处,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很多照料者打开电视,或者拿出手机让宝宝按或戳,一边一口口喂饭,宝宝每每眼睛瞟着电子产品,心不在焉得偏过头,嚼两口,囫囵咽下去。电子产品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每每能吃下去不少东西,还不怎么挑食。每顿饭是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基本能喂上一个钟头。孩子再大一些,还会跟照料者讨价还价,如果把饭吃光,过后就能再看两集《喜羊羊》、《熊出没》。

老人家或保姆,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很寂寞,盯着不停动弹的熊孩子,很快就透支了他们日渐衰弱的体力和耐心,于是很喜欢抱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孩子看电视也挺乖,不会上窜下跳,堆盘摆碗,戳电玩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地挂在屏幕上。老人和保姆做家务的时候,打开电视机,熊孩子也能安安静静地呆在电视机前。后来,很多父母发现这一招很奏效,当自己想刷个微博,下个“副本”,看个电影,打电话谈个业务,或仅仅打个盹儿……就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陈列在宝宝面前,这个腻了就换那一样。很多宝宝从不足一岁开始,就趴在Ipad上,兴致勃勃地试着玩连连看。电子产品牢牢地拴住了孩子,解放了大人。

这些电子产品,变成了我们的生活保姆。

③“心理安慰”

孩子摔倒了,磕着了,电子产品能瞬间止哭,成为莫大的安慰。孩子去手术室做手术,离开爸爸妈妈的陌生的环境和可怕的绿衣人让孩子惊恐不已,医护人员也掏出手机放动画片,怀中打着吊瓶,眼泪鼻涕汪汪的孩子也很快安静下来,那情景十分暖心。

这些电子产品,变成了我们的心理安慰。

青少年和成人莫不过如此?跟父母聊不来,打游戏、上网。考试不顺利,打游戏,上网。工作迷茫,打游戏、上网。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要打游戏、上网,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无所事事想休息一下,还是打游戏、上网。我国很多独生子女寂寞又斑斓的童年,都是在电视的陪伴下度过的。

(2)营养,潜移默化。

很多人成年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书房里的书寥寥无几,有的只是一个书桌,一台电脑。感兴趣或想查阅什么内容,很方便地能在网上找到电子书看。

一两百年来,电子产品深深地渗透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从电子产品中了解到世界美好的风土人情、大河山川、动物植物,聆听到国家最优秀的艺术家的音乐会,了解到医疗和科学知识,看到美轮美奂的照片和视频。很多文艺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被我们熟知。如今我们能非常方便和轻松地下载到世界各地最好的电子书和影视作品。我们普通百姓可以像过去的士大夫那样,无时无刻拿着手机“手不释卷”,欣赏各种电子书、视频、音频,看微信公众号上涉及方方面面知识、博古通今的文章。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可否认,我们这一代很多人的美感培养,语言、科技和文化艺术启蒙,美好品质、兴趣和创造力出现,新闻时事的捕捉和洞察力,竟然都是从电视等电子产品开始的。电子产品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更多地了解大千世界。

梧桐妈妈自己对科学的兴趣,来源于跟朋友一起看少儿科学节目,学着电视里做秤杆观察平衡、用纸盒烧水。对艺术的兴趣,来源于一场场音乐会和春晚节目,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的背景音乐。电视里优雅的女主角弹着乐器,相当迷人,自己也乐意学着摆弄乐器玩具,还会敲家中的容器,拿泡沫和缝线做小提琴。对美术的兴趣,最初来源于当时非常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比如皮影戏动画《葫芦娃》、水墨画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等,《大闹天宫》就像一幅幅敦煌壁画!后来又迷上了日本动漫,自学了绘画,把喜爱的人物画了一抽屉。对地理和历史等的兴趣,来源于科教频道众多的知识,迷上了美国的黄石公园、欧洲的教堂、日本的古都和埃及的金字塔。对动物和海洋的兴趣,当然来自《动物世界》,也对不环保的行为深恶痛绝。金庸的武侠让我迷上了气宇非凡的英雄,气质卓著的女主角,也学了一招半式、自制弓箭,常记诵里面出现的诗歌,更找来原著反复膜拜……

美国萧条时期的励志作品《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等感动和鼓舞的一代人,日本体育和竞技动漫如《灌篮高手》、《足球小子》、《霹雳排球》、《圣斗士》等不折不挠、不畏艰难、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人。动人的情节、精湛的表演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美好的人物、服装和场景设计、背景音乐潜移默化中给我们滋养。很多人因为某个影视作品喜欢上了运动、绘画、音乐、写作、科学……

周迅的父亲在电影院工作,她从一两岁开始看电影,毫无科班背景,却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实力派女演员。周杰伦坦言影视作品、游戏和旅游给他灵感,更神奇的是,台湾一个四岁的男孩,跟理工科的毫无艺术细胞的父母看了一场周杰伦的电影,迷上了钢琴,仅花一年时间看光盘自学就达到相当不错的水平,登台演出。如今他已经九岁,仍然没请老师,把大钢琴当玩具,技艺惊人,看着他在视频里自弹自唱陶醉又可爱的神情,忍俊不禁也相当钦羡。央视星光大道更是造就了不少草根明星,大衣哥、李玉刚、玩扫把的清洁工小妹……他们音乐、舞蹈等艺术启蒙,都是通过电视、收音机开始的,有的学会美声和戏曲,一定程度上已经迈向专业水准,更重要的是,作为八杆子打不着的普通平民,他们如此热爱高雅艺术。这在过去信息封闭的小山村和贫穷的人家,没有电子产品,接收不到这些信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3)糟粕,难于甄别。

电视给我们营养,也带来了不少糟粕。

假药和垃圾食品广告,打打杀杀的暴力和粗口,三观不正、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也充塞着我们的眼球,靡靡之音也能在大众中迅猛传播。我们能看《动物世界》、《discovery》,会看迪士尼和梦工厂的《恐龙当家》、《功夫熊猫》,也会接触到更多的垃圾影视作品,比如“平底锅敲脑袋”,“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还有大量台词雷人的“仙侠剧”。我们在频繁换台,挑选节目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最糟糕的是,良莠不齐的电子产品节目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阅读和思考,以及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我们可以耐心追完一整部《红楼梦》、《三国演义》电视剧甚至肥皂韩剧,却无法耐心地欣赏原著中考究、美好的文字。我们本应丰富的生活和信息来源渠道,变得如此单一。

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的头脑也试图变得“多线程”,难于专一。我们拿起手机想看电子书,不一会来个自拍,发个朋友圈,又戳开网易新闻瞅两眼段子。井喷的快餐式信息,让我们的头脑无所适从,难于甄选、鉴别、思考。

(4)电子产品无孔不入。放任不好,限制也难!

对于热衷电子产品的孩子,到底是“无为而治”,还是剥夺和控制,作为家长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如今,电子产品威胁论一直充斥着网络,敲击着我们的眼球。我们对孩子时候能接触电子产品这件事,开始感到深深的惶惑和疑虑。其实,我们本身也离不开它们,甚至依赖它们教导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的保姆。想到我们与喜爱的动画、电影、电视剧人物一起渡过的美好童年,信息更发达,影视作品制作更精良的今天,剥夺孩子拥有同样快乐的权利,是不是太残忍?

很多事例证实,童年没有金钱、玩具和零食,长大后会变本加厉地向往。这正是人们的心理补偿效应。是不是童年缺乏电视、电脑陪伴,充斥着大人管束和指责,一旦孩子长大,冲出藩篱,对电子产品的向往和依赖更加没有节制?——其实这现象的确是存在的,很多人在父母身边家教很严,一旦进入大学,家长“鞭长莫及”,无法管制,他们就会疯狂地玩游戏和追肥皂剧。

(5)电子产品跟“自甘堕落”或“成功人士”间,到底有多大的联系?

梧桐妈妈的丈夫和老爸也爱打游戏。我和丈夫的同学和朋友大多爱打游戏。他们不仅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还会组团打斗。十几岁时打,三十几岁打,老爸六十多岁了都在打。最好的大学院校的学生在打,辍学在家的孩子也打,工作几十年小有成就的老板也打。

可是,这些游戏发烧友的结局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考上名牌大学,打游戏挂科辍学了;有的人却能在游戏世界里很好地放松一下,一样功成名就。

竞技和攻城略地,世界超级英雄和主宰者的感觉让他们无比享受和刺激。这很可能是远古时期奔跑狩猎和械斗的原始人,就将这好斗基因深深地刻进遗传密码中了。到了文明社会,这种机会大大减少,能量无处发泄,能满足他们愿望,释放他们能量的电子产品如此受宠,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日,电子屏幕中的丈夫又穿上帅气的装备,扛着大刀,屠龙斩鸟,攻城略地,乐此不彼,直至深夜。

梧桐妈妈好奇地问,“如果你儿子将来也玩这个,好不好?”

“不好!那我要打断他的腿!”丈夫鼠标啪啪作响,紧盯屏幕,头也不回却非常干脆地回答。

我一阵坏笑。“那你为啥要玩呢?凭什么你玩他就不能玩?我是不是也得打断你的腿?”

丈夫一时语塞,手上的鼠标慢了下来,沉默不语。眼看屏幕中的大龙反攻,转眼,他又专心致志投入战斗……

“你会带他一起打游戏吗?”我好奇的问。

一阵沉默。大龙最终把他吃了,屏幕正中出现了个大大的“game over”,丈夫很有些懊恼。看得出来,他对这些问题,跟我一样纠结不已。

前段时间更有网络文章盛传,在全球Iphone、Ipad十分风靡的年代,“苹果教父”乔布斯竟不让自家后代使用电子产品,这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他每天要与孩子们共进晚餐,讨论书籍、历史和各种话题。没有人会拿出Ipad或者电脑。乔布斯深知,面对面的家庭交流常常比呆在电子产品前更重要。事实上,不少科技业执行长与创投家都严格限制孩子盯着屏幕的时间,平日晚上完全禁用电子装置,假日则限时开放。这些父母多不允许10岁以下孩子平日使用电子装置,假日限用iPad与智能手机半小时至两小时,10岁至14岁孩子平日用计算机只限家庭作业用途,14岁以上才会给智能手机。其实这不仅限于科技行业,几乎西方各行业精英许多都如此,我们大家熟知的奥巴马夫妇对其几个子女就是这样。

电子产品,真是把双刃剑。如何让它们彻头彻尾为我们和孩子服务,趋利避害,去粗取精,高效利用,真是个旷世难题。

那么,是时候讨论如何驾驭这些电子产品,发挥它们长处,高效地甄选最精良的信息,又尽量维护孩子童年和学习、思考能力了。不过,这很难找到标准答案。

对很小的孩子,看电视好不好?对眼睛和头脑,真的存在影响吗?明儿且听梧桐妈妈细细道来。

本文节选自《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冯欣源(微信公众号: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转载规则请添加公众号后,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购买新书可以添加公众号,后台右下方有书籍详细介绍和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