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每个家长都有过和孩子“讨价还价”的经验。灰鸽是手手君的大学同学,也是一位小学生家长,最近,他的一则思考很有意思,手手君贴过来咱们一起分享下~
本文授权转载自他的公众号“灰鸽叔叔”
前几天,碰到一对母子的对话吸引了我的注意。
妈妈:你觉得这个作业几点能完成?
孩子:7点差不多。
妈妈:5点行不行?
孩子:行。
你觉得这是个特别正常的对话,对吧?有意思的事情在后头。
趁这个妈妈去卫生间的间隙,这个孩子的同学跑过来打闹,两个人有以下对话:
同学:你今天什么时候能把作业做完啊?
孩子:慢慢悠悠做,估计4点多吧。
对待母亲和对待同学,这个孩子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时长。从经验判断,显然后者更可信一些。
为什么要耍这个滑头?很可能是为了在妈妈心目中做一个“效率值的锚定”:
你看,本来应该做到7点的作业,我家孩子在我的催促下,5点就做完了,说明孩子聪明,我教育有方——至于这个作业在5点做完到底是不是效率高,已经被忽视了。
可能有人说,不能纵容孩子这么干啊,孩子就应该说实话啊。那么,假想一下会发生什么事:
妈妈:你觉得这个作业几点能完成?
孩子:4点差不多。
你觉得对话会顺利结束吗?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家长可能会紧接着说:
妈妈:3点行不行?
很遗憾,不行。但孩子一旦说“不行”,家长的“效率值锚定”就被严重动摇。你说几点就几点,我的督促作用在哪里呢?你平时做作业的速度可不可以提高呢?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呢?你知识点熟练不熟练呢?班级里难道没有3点就做完的同学吗?你为什么不能像他学习呢?
如果孩子聪明一点儿的话,他当然不会选择面对这种压力。最讨巧的方法,就是说一个并不靠谱的数字,大幅降低你的期待值,让你通过“讨价还价”把效率重新归置到合理的位置上(可能还偏低),并且还因此自鸣得意。
例如这个作业,当然不需要做到7点,我之所以报出这个数字,是知道你一定会还到5点。你高兴了,我也有余地。
二
我把这个案例和几个朋友分享,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非常典型的商务谈判技巧。想卖给别人60万的东西,先报100万的价,最后75万成交,砍价的还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
“商界英才啊!”有人评价。
但作为家长,并不希望回到家还要面对这样的“英才”。外面尔虞我诈的,回到家里你这个臭小子也来尔虞我诈,这不是没事儿找抽么?
我回家把这事儿给我太太一聊,我太太也很疑惑:如果时间效率全部由孩子安排,那么家长的督促作用在哪里?如果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的自我要求掺杂水分怎么办?
我们推演了很多次,想来想去,推出了两条原则:
第一,如果对执行的内容不清楚,就坚决不要向孩子“讨价还价”。例如问孩子功课几点做完,能画几幅画,背多少单词,只要自己对总量、难度缺乏详细了解,就统统相信孩子提供的判断。不质疑、不反驳、不提额外要求。要相信一点:一旦孩子发现合理且尽力的回答可能被质疑,他们下一次一定会给出掺杂水分的回答。本来能背20个单词的,偏偏说自己只能背15个,然后等你讨价还价。
第二,如果打算“讨价还价”,就一定要对执行的内容捻熟于胸。为什么我觉得你能背20个单词?是因为我看过这些单词,对长度、难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有非常清晰的判断,19个嫌少,21个嫌多。它绝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能让熊孩子心服口服。我挤的不是水分,而是提供一个合理且尽力的答案。
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吧。但落到实处依然有点难。
习惯性讨价还价,并且自以为这样的“讨价还价”是督促,是许多家长的坏毛病。
三
说“商界英才”的那位朋友补充说,别说对孩子,对信任的人,也要避免这种习惯性的“讨价还价”。并不是所有的共识都需要在谈判桌上磨合,对想建立信任的人来说,认可,就是最好的共识。
否则,你以为在督促,其实是在消磨信任。
“三天完工?两天行不行?”——下次他会说“四天”;
“三万预算?两万行不行?”——下次他会说“四万”;
“要招三个人?两个行不行?”——下次他会说“四个”;
……
讨价还价而不失信任、不遇到“滑头”的前提,只有一条:
“那就是,你真的很内行。”
—·EN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