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是怎样长大的?
相信每个人都曾思考过这一个问题,
也许是在某一年的生日,
也许是在成长的一次失去或得到里。
你心中得到了怎样的答案呢?
而当孩子向你问出这样的问题时,
该要如何给出解释?
在大人的脑海里,会有千百种的答案吧,
是爸爸妈妈的养育?
是生理成长的科学?
因为可以有太多的回答,
反而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小编原本也不能在一时间给出完善的答案,
但当我看见这本书时,
一切似乎和画面里简单的线条一样清晰起来。
不仅是给孩子们带来启发,
也让已为成人的我们回归到最初的起点。
(日)藤野可织文
(日)高畠纯 图
朱自强 译
连环画出版社
封面便是一个托腮的思考状的小男孩,而本书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男孩身边的事物”都被加上了表情,成为述说故事的主角。
“我是你倒进杯子里的牛奶。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啊,别喝!我会消失的。”
“我是你抹上了奶油的面包。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啊,别吃!我会消失的。”
故事先从小朋友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食物开始,牛奶、面包还有小苹果,他们都被小男孩吃下了肚子,就像我们平时也会喝水吃饭一样。
“咦?我还在。我在你的身体里。”
哎呀呀,这时候就要担心了,那它们被吃掉会怎么样呢?没关系没关系,它们和我们还是在一起!
除了物质外,
我们也受到精神食粮的滋养。
让小小的身体里,
充满知识的力量。
“你把我翻开,你来读我,你渐渐喜欢上我.”
“你妈妈把我捡来,跟我说对不起,
然后把我放进垃圾桶。我不见了,我消失了。”
但书会变旧、变破,会被遗落或丢弃。难道它们也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吗?
“咦?我还在。”
“啊,我终于明白了。”
这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终有形态凋敝、风吹尘散的时候,甚至是陪伴于身边的人。生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开始于零,其后受到各种支撑,产生各种羁绊。而那些我们喜爱或眷恋的事物,在一段时间里让我们依赖成长,但跟随着时间或是其他外力的影响,好像有一天‘不见了、消失了’。但它们真的‘不见了、消失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而这也成为了‘我’是怎样长大的答案。更是‘我’如何成为‘我’的答案——食物变为了能量、书籍变为了思维、被爱变为爱人。看似失去的东西,已经以某种形式永远的与我们在一起。当孩子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成长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这本简单的绘本或许能用有趣又略带哲学思考的方式给出答案。
我就是你。
虽然你不是我,
可我却是你,
我和你永远在一起。
这是一本看似简单,却能够启发孩子思考的绘本。以非常形象的方式,诠释了物质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从生存必须的食物,到书籍所象征的精神食粮,都不可或缺。
它以无比简洁的画风,巧妙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不是自己就能长大了,而是需要很多很多,不只是需要爸爸妈妈,还需要比如食物、书籍等。食物、书籍并不只是好吃、好看,更重要的是,有了它们,每个人才能长大。
本书不是以人为主角,而是让人需要的食物、书籍等物质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帮助小朋友学会换位思考。在思考成长与物质的关系之余,还告诉孩子们——哪怕你最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但它其实已经和你在一起。
作者介绍
藤野可织
日本小说家,因其独特的文风而赢得了文坛的注目,曾获第149届芥川奖。
绘者介绍
高畠纯
日本超人气绘本作家,已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有《山猫怎么办》《好长好长的蛇》《谁的自行车》等,《谁的自行车》曾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
在封底的画里,
小男孩看着天空的一只飞鸟。
我想,哪怕是这样一只小鸟,
但也可以成为
我们记忆里的一道风景。
它飞走了,
却又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本文欲转载请提前联系蒲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