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给孩子立规矩,让“熊孩子”爱上自律!

作者:超级育儿家 09-14阅读:1519次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要懂尊老爱幼,在校要懂文明礼貌,出门需要遵守交通规则……总之,规矩无处不在。若问道要不要给孩子立规矩,我想大家心里直接涌出两个字:废话!没有规则那不就成放任、溺爱了吗?

没错,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都知道,如果做游戏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样,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则,事情就会乱套。尤其是当孩子进入社会之后,不守规则会寸步难行。所以,规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科学的给孩子立规矩,你真的会吗?本期专家会客厅,我们请到了叶月幽老师,与我们分享给孩子立规矩那些事。

专家介绍:

叶月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GTI总部认证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首届小巫督导艺术养育课程讲师,萨提亚模式认证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自2011年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及个人成长课程,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与分享。带领讲座及工作坊近百场,遍及上海、深圳、广州、长沙、重庆、南京、西安等城市,深受全国各地父母的欢迎。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在学习中成长,在生活中修行。

讲规则之前先讲道理

当今社会,总有一些推崇“自由教育”的父母,误以为规则是自由的对立面,是对自由的限制和束缚,为了给孩子最大的自由,不去对孩子的行为做任何约束。其实这是对规则和自由的最大误解。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保护所有人自由和权利的共同约定。规则的存在,不但不是对自由的限制,反而是一种保护。

我家小区正对着一个十字路口,每天我们过马路的时候,都会在人行横道根据红绿灯的指示通行,车辆和行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井然有序。后来由于路面维修,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红绿灯失灵,行人和车辆都变得非常“自由”。这时路况变得拥挤堵塞,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会特别担心随时呼啸而过的车辆。没有了规则,大家反而觉得担心害怕,无所适从。

同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规则带来的是有序的生活,是内心的安全和安定,也是孩子走向集体、走向社会时维护自己和尊重他人界限的前提。然而现在很多父母走进了一个误区:只定规则,不讲道理。这里的“不讲道理”,并不是说规则本身没有道理,而是父母并没有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如果给孩子制定的全是限制性规则,他们就只会认为规则是在剥夺自己的权益,自然会心生抵触,不愿执行。

“自律”和“他律”的区别

曾经听到一位妈妈说:“我们家的规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去,按时吃饭睡觉,不可以打人,不可以未经同意拿别人东西,玩具玩完了要归位,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外吃零食,不可以在别人休息时大声喧哗……这些规则都列成清单贴在了墙上,如果没有做到,就会有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律。”

我听了有些头皮发麻,于是问:“执行效果怎么样?”这位妈妈说:“大部分还能遵守,只不过每次都需要花点力气去压制。而且孩子可狡猾了,总喜欢钻空子,总能找出还没有写到的地方。所以每周都会有一些新的规则补充一次清单内容。”

听了这番话,我似乎脑补出了一张越来越长,直至覆盖整面墙的规则清单。这似乎已经不是规则了,而是惩罚条例。规则不应是由一方制定,另一方没有选择、只能执行。这样的规则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不敢反抗,只知服从;要么孩子偏偏不服,不断挑战、钻空子,以致你不得不在规则线上下和孩子斗智斗勇。规则越定越多,条例越来越细,你得不断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最后身心俱疲、两败俱伤。

通过规则让孩子学会自律本身并没有错,然而自律并不是靠我们单方面的规定就能形成的。如果孩子只能服从规则,做不到就要惩罚,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不被抓住上面,这样形成的只能叫作“他律”。自律,是无论有没有人监督,都在心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显然不仅仅是通过制定和服从规则就能达到的。

一位外国学者说:约束西方人道德行动的是“内疚感”,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不应该做任何对不起家人、社会和自己的事情,即使没人看到也不能做亏心事,否则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约束中国人行为的是“羞耻感”,也就是说不管做了什么亏心事,只要别让人抓住就行,抓住了丢人,没抓住就随便吧。这种说法虽然不见得全面,但确实形象地说明了“自律”和“他律”的区别。

譬如2016年发生在北京野生动物园的老虎袭击人的事件,尽管有参观协议、注意事项、安全警示牌和广播通知,可是这位游客还是无视一切,打开车门下车。我并不想去探究她下车究竟是因为吵架还是和司机交换驾驶,但是不得不承认,造成这一悲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对规则的漠视。而今年过年期间宁波动物园一名游客为逃票翻越围墙进入虎园,最后命丧虎口的事件,再次将遵守规则的话题推向舆论顶峰。这两名游客并没有意识到动物园制定的这些规则都是为了保护游客自身的安全,他们可能仅仅把这些规定当成了一种限制,和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受到的限制一样。因此只要不被抓到,稍微违反一下也没关系。然而最终带来的,却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惩罚。这就是不理解规则存在意义的悲剧。

感受和需求很重要

如果规则被等同于限制,等同于对抗,这无疑是可悲的,也是父母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规则带给双方的是更多的对抗、情绪、烦恼,父母们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在控制上,这种规则就是要去质疑的。以强硬对待强硬,你也将收获强硬。即便是约束孩子,也不能去跟孩子较劲。一旦陷入了和孩子争输赢的局面,无论最后结果是什么,都是你输。

父母有威信,不在于你的声音有多大,不在于你可以剥夺和惩罚孩子多少,而在于你是否真正考虑到了双方,在于孩子是否信服你,在于你们是否能够共同执行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我们需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则。

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保护所有人权利和自由的共同约定。规则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顺利进行,是为了维护双方的感受和满足大家的需求,这样的规则才是合理、人性化、容易执行的。我们不是去规定“不可以打人”,而是让孩子知道打人对方会疼,同样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侵犯你的身体;不是规定“不可以抢玩具”,而是“玩具被抢了,小朋友会伤心”,同样你的玩具你也拥有所有权;不是规定“不可以大声喧哗”,而是帮助孩子明白,过大的声音会影响他人休息……

比如我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叶儿进来打扰我,我不会跟他说:“妈妈工作的时候不可以打扰,这是规则。”而是告诉他:“你现在很想妈妈陪你一起玩,可妈妈还有一点工作没有完成。你在这里我就不能集中精力了,我觉得有点着急。我希望可以尽快完成工作,这样就有更多时间陪你玩了。”

这时孩子会明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很重要,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也同样重要。孩子通过自发调整行为来满足双方的需求,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孩子会知道,如果他不打扰我,我就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从而有更多时间陪伴他。同样,当他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有权利要求自己不被其他人打扰。那么,遵守规则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遵守规则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剥夺权益,孩子自然也会愿意去执行。

立规矩的“三不原则”

我带孩子们去淘气堡玩的时候,有一条滑索是孩子们的最爱,每次都排很长的队。于是我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状态。在没有成人维护秩序的情况下,一群四五岁的孩子自发地排队等候,每个孩子滑下去之后,会从一旁的楼梯走上来,自动排在队伍末尾,几乎没有插队现象。偶尔有新来的小朋友站到队伍前面,其他小朋友就会告诉他要排队。

我不由得惊叹孩子们自发形成的规则意识。在我们的印象中,四五岁的孩子,在家里可能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遵守规则,可是为什么在没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反而更能形成自己的规则呢?因为孩子们内心很清楚,只有遵守规则,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如果自己插队,看起来好像是暂时排在了前面,但这意味着其他人也可以插队,最后的结果就是乱成一锅粥,谁也别想好好玩了。

因此在规则方面,我比较赞同国际上通用的“三不原则”: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这三条原则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双方的感受和需求。在此规则之内,孩子就享有充分的自由。只有这样,规则才是有意义的,也是大家乐于遵守的。

比如我们家那两只“雄性幼崽”,年龄只相差两岁半,男孩子精力充沛,攻击性强,如果我规定“不可以打架”“不可以抢玩具”“要互相谦让”等等,估计“不可以”会越来越多,而我也早就累死了。与其制定那么多规则,不停地查漏补缺,不如从小教会他们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同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经历了多次冲突和调整之后,现在弟弟如果想玩哥哥的玩具,会用自己的去交换,而不是直接动手抢;同样,哥哥在计划周末活动的时候,也会给弟弟做好安排,以最大程度保证自己想要的行程不受干扰。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遵守规则,我们可能首先要质疑一下规则的合理性、制定方式和执行难度。若规则太过僵化,或者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规定和压制,孩子自然不愿意遵守。孩子会更乐于遵守那些他们自己参与制定,并且真正顾及自己需求的规则。

同样,在制定规则时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有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理应做到的事情,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出适当调整,协助孩子共同完成。

如果规则本身没有问题,孩子偏偏总是违反,这时候我们可能要去看看,是不是平时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倘若孩子感受不到关爱,心里充满了压抑和愤怒,他很可能会通过挑战规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抗。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去给孩子制定规则,将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时候应该先解决他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修复和孩子的关系,让他重新感受到爱的联结。

对于家庭来说,规则就是一个大框架,为了维护所有人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时,他们会自发自觉地遵守规则,甚至自己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