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规划孩子的人生,不如做他的启蒙者

作者:大观家庭 09-19阅读:4001次

“XXX,作业没写完看什么电视?我数到3,你要是不关电视别怪我不客气!1,2……”

前几日,和好朋友回忆起小时候,发现童年里竟然有这么多调皮捣蛋的“犯罪事迹”,而且总少不了家长气得倒数的“1、2、3”,以及挨了板子后的哇哇大哭。

谈笑少不更事的同时,回想起那一声声“1、2、3”竟然心里还有一丝丝发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余威”,又或者是“童年阴影”吧?

当我刚进入澳洲小学工作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 我们竟然也用了这套数“1、2、3”的方法,但是背后的理由却大不相同。

1、2、3,不只是威胁!

小Jack在上课时偷偷玩ipad,结果却被我发现了。(澳洲的学校是允许学生带电子设备的,但要保证仅用来学习,不能影响上课。)但是我并没有立刻没收他的ipad, 而是准备数1、2、3。

不过在数数之前, 我选择蹲下来和他对视:“你觉得一小时内iPad的游戏会消失不见吗?”他摇了摇头。

我又问他:“那么你觉得我们这节课的所学的东西,现在不听,一小时候后会消失吗?”他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那么你觉得哪种做法比较有损失?”

他红着脸默不作声。

看来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接着说:“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是你没有对比过两件事情可能带来的损伤和利益。那么刚刚我告诉你了,现在给你三秒钟,你来重新选择你觉得损伤最小的做法吧!”

也许你不相信,在3秒倒数之后,小Jack真的停下了玩ipad,选择认真上课。

同样是数1、2、3,老中国的传统是树立一种家长式的威严,听不听话,是这背后的关键;而此时此刻,我数的1、2、3,则是在给学生一个机会做对的事,是在建立他人格里做事的内在动力。

内在动力>外在动力

目前国内国外的教育都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性。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动力的驱使。发展心理学上将动力分为两种,分别是外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

举个例子,成人在选择职业时,Ta的内在动力就是自身的爱好、对专业的热忱和个人成就感之类的;而外在动力则是薪资、业绩、升职空间等等。而对于孩子而言,外在动力则大多来源于家长老师的奖惩,比如作业本上的小红花,优异的成绩,爸妈奖励的零花钱,别人的称赞,甚至对批评和惩罚的恐惧都属于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往往能很快地达到约束或激励的效果。但是孩子往往是带着恐惧的心理(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赞美,害怕惩罚)去完成他们的任务。长期下来,孩子的心灵会一直处在被挤压约束的环境下,当他们开始寻找自我和人生意义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在为他人而活,即使有所成就也无法体会真正的喜悦,并很容易因此感到空虚或迷失。

与此相对,内在动力则是人类对于陌生事物的求知欲对完成某事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和对所做的事情的热爱。孩子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能够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承受压力,直面困难,而且还会自己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并激发其内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果说在增加外在动力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功人生的规划者甚至监工;那么在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中,他们则是启蒙者和辅助者。

我们的任务并不是让孩子接受并完成他们该做的事情,而是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他们想做并能做的事情。

增强内在动力的五个步骤

然而从小学老师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增强内在动力要比增强外在动力困难得多。就像我们要教孩子解题,这比直接把答案写给孩子要难得多。因为我们首先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孩子已有的观念和知识,并在这些基础上,促进新的知识网或价值观的形成,然后再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亲自建立完善

但是当我们了解增强内在动力的五个步骤,我们就能过轻松地让孩子们“懂事”起来。

1.画出思维地图

许多时候孩子犯错,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错在哪里,有什么负面结果,这时我们需要理解孩子做错事的本质原因。

比如我班上读二年级的Ian,总是在上课时做鬼脸,为了让同学注意到他。但其实恰恰相反,他这样做,反而会失去同学们的尊重和老师的喜爱。为此我并不急于立刻斥责他,而是找机会通过平等对话和再现画图来帮他理清这一行为背后的思维。

下课后,我坐到lan旁边问他:“刚刚在课上你做了鬼脸后,大家都笑了。你能不能在这张纸上画出你做鬼脸的样子,还有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lan听了以后,笑嘻嘻地画出一个做鬼脸的小人,几个笑裂了嘴的小人,还有一个头上冒火的老师。

然后我问:“你当时觉得怎么样?”这是为了帮他理清状况,而不是要指责批评。

Ian回答:“很好笑好玩。”

“那么同学们呢?”“被我逗乐了。”

“老师呢?”“很生气。”

接着为了让他意识到,是什么让他做出这个选择, 我又问:“为什么要逗大家开心呢?”

思考片刻后他回答:“因为这样大家会喜欢我。”

这时一个很清晰的思维图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2.引导孩子反思,重新评估

在理清思维图后, 要帮助孩子反思,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和行为。

所以我又接着问Ian:“你觉得同学们被逗乐了以后,是会尊重你并且学到新知识呢,还是笑完了后就没了,还错过了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字母游戏?”

Ian听了以后,先是惊讶地停下了笑脸,然后皱起了眉头。一番思考以后,他无奈地说:“他们应该只是觉得好玩,大概也不会学到什么”

我又接着问,“你觉得你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了吗?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大收获吗?”

思考了几秒钟后,Ian只好无奈地承认“好像没有”

这时我知道Ian已经在反思并重新评估这件事的利弊了。

这个过程我通常会用引导性问题,“你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比如帮助孩子们理解事件。

3.正向引导并交还孩子的自主权

但孩子们完成前两步时,我邀请他们再重新思考后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会避免用“你应该(should)” “你必须(must)”一类的字眼。

于是我对Ian说:“从你刚分析的结果,你在课上做的事似乎没有得到你要的结果,(复述孩子得出的结论,触碰起始点)。你觉得你自己会不会考虑试一些更成熟的做法和行为呢?(引导内在动力)

Ian点了点头。

于是我们一起在图上列出了几个Ian认为能让同学喜欢尊重他,又能够使不打扰大家认真上课的做法。 然后我对他说:“你现在理解了这件事本来的样子,而且你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现在老师把这个选择做对的事情的权利还到你手上,相信你会做的更好。”

到这里我就完全将自主选择权交还给了Ian。

4.给予时间

完成了这个引导的过程后,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信任与时间,这样才是真正地交还自主权。 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他们形成这个新的思维网,并通过内在动力的驱使,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意味着我们不会立刻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还要接受孩子可能还会犯错的现实。

但是,孩子需要去承受这些事情的直接结果。

5.允许直接的负面结果发生

这是考验家长老师耐心的时候。

很多情况下,我们想要孩子体验到的负面结果,是不明显的,并不能立刻起到约束作用。但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通常我只要求孩子承受直接造成的负面结果,而不是人为添加的处罚。

比如说,如果因为孩子忘记带乐器,无法参加学校的演出,那么我们要让孩子承受无法演出的这个结果,而不是给她提供一个学校的乐器让她能参加学校演出,却处罚她演出结束后负责扫地清洁。

有错误才证明你有在努力尝试呀!

“1、2、3……”当我给学生留下这三秒的时间,我知道,我在给他们的未来留出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也许会错一次、两次、三次,但在一次次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他们借助着我们提供的信息,慢慢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规律,用自己的小脑袋思考,并突破一个个小难关。也许这样的表面效果不及一颗糖,一个巴掌来得快,但

每一个他们所拥有的思考能力,自主权,自信心,以及认识事物本质的喜悦,才是他们的人生财富。

作者:松饼小姐,澳洲精英小学教师,咫尺英语澳洲负责人,早年是悉尼大学音乐学院首位以中国乐器毕业的学生。现与指挥家老公定居悉尼,为自己美好的小生活努力着。

文/ 松饼 @大观家庭 (ID:thedaguan)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大观家庭;

大观家庭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