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编辑+ 儿童心理咨询师
眼看开学一周啦,有些地区的朋友可能都已经是第二周~
大家过的还好吗?
孩子们上学都还顺利吗?
这两天在铁粉群里看多许多妈妈说孩子刚上学那几天挺好,第三天之后就开始集体爆发了!
如果你家宝宝正是这种开学一周后才开始哭的孩子,很正常,而且丹妈还要恭喜你——
其实这说明孩子的安全感培养的还不错,独自离开父母几天不是问题,而且还是个好奇心探索欲比较强的孩子。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刚入园的几天,对新环境的好奇会超过对妈妈的不舍。
上了几天学,幼儿园混熟了,新鲜劲也过去了,孩子通过几天的实际生活明白了“上幼儿园”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才从“好奇期”真正进入到了“适应期”,比起新奇,现在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到的是:
●各种束缚和不适应:规则比家里多,关注我的人比家里少,吃饭要自己吃,睡觉要自己睡,被欺负了也没有妈妈撑腰……
●这才明白过来妈妈之前说的话都是真的:这里不是游乐场,想走就走,以后每周都要来,还得从早上呆到下午……
叮当明年才上幼儿园,对于入园焦虑,丹妈的经验主要来自当年送小侄子上学,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好方法,我这几天还专门请教了自己身边几个孩子入园特别顺利的妈妈,将她们用过的一些特别实用有效的小方法分享给大家:
帮助孩子开发新的好奇点
开头说了,这种后面才哭的孩子往往是好奇心重的宝宝,那我们不如把宝宝的好奇心利用起来。
放学后陪同孩子,或者让老师带着孩子去发现一些幼儿园里,他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
● 带他去其他班级看看:“哥哥姐姐们在干什么呢?”;
● 学校各个功能室,区域看看:“再过两个月老师就会带你们来小花园种果果哦,你会有一颗自己的哦”;
这里我只是举几个其他妈妈用过的例子,具体还得爸妈们结合幼儿园情况发挥想象哦。
给孩子布置点小任务
之前小侄子刚上幼儿园不想去,我就和他说:“姑姑也想认识你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可是幼儿园不让姑姑上,只让你上,你去了认识了那些小朋友,知道了他们的名字,爱好,回来告诉姑姑好吗?”
之后我们还给他做了个榜单,记录他每天又多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通过布置任务,提升孩子的成就感、使命感,这样可赋予去幼儿园新的意义。
把思念装进口袋里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其实能给孩子带一个他平时熟悉的安抚物是最好,当年小侄子上幼儿园带的就是每天陪他睡觉的兔子娃娃。
但铁粉群很多妈妈告诉我,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不让带,那其实我们也可以给孩子的口袋里装一个家庭照、妈妈写的鼓励的小卡片,或者是妈妈常用的,带有妈妈味道的,宝宝也熟悉的物品。
比如妈妈常用的厨房小手帕,告诉孩子,想妈妈了就可以闻一下,摸一下,看一下。
或者哪怕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魔法亲亲”:在宝宝手里亲一下,然后说:“现在妈妈把魔法亲亲放在你手里了,你想妈妈的时候,用手摸摸胸口,妈妈在家也会感应到,会在心里亲你”。
一方面这个东西可以代表妈妈,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爱一直都在,在陌生的环境,这样一个熟悉的物品可以给孩子内心带来力量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这是提前帮孩子想好,想妈妈的时候除了哭,还可以怎么安慰自己。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和控制感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三岁左右上幼儿园,这个时期孩子的控制感(想自己做主)和秩序感(某样事情一定要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是非常强的,我们不妨把上幼儿园变成一个可以满足秩序感和控制感的事情,比如:
● 上学的路线可能有几种,让孩子挑选哪一条路线上学;
● 给一些固定选项,让孩子自己挑选带什么穿什么去学校,参与入学准备;
● 把每天上学前的准备,变成一个按顺序有秩序的过程:比如之前小侄子上学之前,我们就和他一同商量了一套上学前的步奏——起床时听音乐,穿衣服袜子洗漱完毕就和爸爸击掌,再“检阅”自己的上学物品,和妈妈击掌,然后吃早餐……
嫂子在上学前还刻意告诉他,这是幼儿园小朋友才拥有的专利。
用语言正面强化
我的好友山妈的孩子入园特别顺利,其他的孩子第一周还是每天只上半天学(幼儿园允许),她的孩子特淡定,上学之后几乎没啥分离焦虑,第三天就开始上全天了。
我觉得和她经常和孩子说的这些话有关:
● 让孩子感觉上幼儿园是件光荣的事:
山妈担心儿子前几天看到其他孩子中午被接走,会难过,就提前给他洗脑:“ 你和她(另外一个也上全天的孩子)先排的队,所以这周你们可以先去幼儿园睡午觉,其他人后排,所以下周才能在幼儿园睡觉 。”
● 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很好,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幼儿园:
“小三班是你幼儿园的家,老师是你幼儿园的妈妈,代替妈妈照顾你 ”
猛夸孩子的幼儿园和每个老师、同学:“ 妈妈好喜欢你的老师啊,今天门口的那个老师叫什么名字?妈妈今天都没来得及问,听说她很会弹琴哦,今天她有弹给你们听吗。”
多和老师沟通
有时候孩子不肯上学不一定就是安全感、不适应的问题,和老师了解情况会更快更具体。
比如之前我小侄子幼儿园去了几天就闹着不想去,嫂子一问老师才知道,原来是有个男孩经常喜欢抢他玩具,幼儿园老师也很有经验,告诉嫂子其实那个男孩也只是想和侄子玩,但是不懂表达,还教了嫂子一些方法。
回家以后,我嫂子就按老师的方法专门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了侄子怎么应对玩具被抢的状况,后来碰到那个男孩的妈妈,嫂子主动和她交朋友,熟悉之后委婉地和她交流了她孩子抢玩具,不会交朋友的这个情况。
慢慢的,那个男孩不抢侄子玩具了,两人还成了朋友,问题解决了,侄子又开开心心的去上学。
也许有的爸妈会说,那是你们碰到的老师好,但丹妈还是想提醒大家,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尽量把人往好处想。
说实话,我们平时带一个孩子都那么费劲,幼儿园老师得带一个班,其实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即使有疏忽,大部分老师一定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多多体谅。
分别仪式不要拖泥带水
而除了刚刚这几点,最考验咱们爸妈的,其实还是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时分别的技巧。
在分别时,我们要做好这三点:
(1)理解、接纳孩子不想上学的情绪:如果孩子哭了,用语言表达出你的理解,告诉孩子“你哭是不是因为不想和妈妈分开啊,其实妈妈也不想和你分开,妈妈也会想你的”;
(2)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一件必须面对事情:“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事要去做,爸爸要去上班,妈妈也要去上班,你要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是我们现在都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得不和你分开”——说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同时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决,不要能让孩子捕捉到你的软弱、犹豫;
(3)给孩子一个承诺:“爸爸妈妈答应你,你午觉醒来,上完课之后,就一定会来接你”——说一个具体的,孩子能够理解的时间,接孩子一定不要迟到,要说到做到。
而大家要注意的是,说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不要反反复复!
你把这三个意思真诚、认真、清楚地向孩子传递完,不管孩子是否还会哭闹,拥抱一下,亲一下。
然后,记得,把孩子递给老师,不要让老师过来抱孩子,不然孩子会认为是老师把他和爸妈分开,讨厌老师。
最后,我们就得头也不回的走了,不要留恋,不要让孩子捕捉到我们的软弱,大部分的孩子,父母一走,没过几分钟就面对现实了。
我们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他们在之后一定会开展新奇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
我们更要相信孩子内心的力量,放手让孩子去成长。
“入园适应”我们能起的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关键还是得靠孩子自己,我们不能守孩子一辈子。
孩子哭只是因为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去幼儿,不确定幼儿园是不是好玩,不确定妈妈放学会不会来接她,恐惧是源于不了解。
解决孩子这些不确定、不理解的唯一办法就是放手,孩子上几天幼儿园,自然就会明白了。
文章最后,丹妈想和大家分享一段铁粉群里,一个妈妈分享的一段话:
在美国——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去吧,孩子。你已经长大了!
在英国——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去吧,孩子。争取属于你的那份荣耀!
在加拿大——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去吧,孩子。你会是一个勇敢小朋友,去结识你的新朋友吧。
在中国——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老师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欺负你了吗?舍不得妈妈吗?......
这段话值得深思,我们的思维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
●丹妈碎碎念●
今天文中分享的这么多方法,其实并不是说每一种都要用在孩子身上,大家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即可。之前我还分享过2本关于孩子上幼儿园分离焦虑的绘本,在公号后台回复 分离焦虑可查看文章。
对于那些还没入园(托班)的,我说说给叮当潜移默化做的准备,平时没事,我喜欢带他去楼下小区的幼儿园,看小哥哥姐姐们上课,近距离认识幼儿园;幼儿园放学后,带他进去玩里面的教具设施,也告诉他以后等上了幼儿园,他就可以随时来玩;平时也给他买了绘本,比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虽然他还听不太懂,但是我告诉他,书里面的小哥哥姐姐,就是白天你认识的,他就特别喜欢。
刘先生有时候会笑我,叮当离上幼儿园还早着呢。但我始终觉得,对于养孩子,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你只有未雨绸缪,孩子才会觉得一切是水到渠成。也欢迎大家分享你这方面的心得和方法。
- End -
后台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