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老爱一个人玩,怎么催促他都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办?″
一位妈妈无奈地和闺蜜唠叨,脸上也显得有些焦虑。
其实妈妈们担心孩子害羞,胆小等问题也不足为奇,所有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但要帮助孩子与同伴交往,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同伴交往发展的大致过程。
小小孩就是不爱跟别人玩
0-2 岁左右:
这时,他们还不太会真正和他人玩。在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宝宝可能观察爸爸妈妈怎么玩,或者模仿爸爸妈妈怎么玩。当你把两个孩子放一起,他们通常也是自己玩自己的。
1 岁半到 2 岁半:
孩子有可能观察别的小朋友玩。但是只是在周围″徘徊″而并没有想要加入的意愿。
2-3 岁:
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关心同伴,喜欢和别人在一起玩,也喜欢观察别的孩子怎么玩。这个阶段我们叫″平行游戏″,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游戏。比如,一个孩子在搭积木,另一个孩子也在搭积木,他们会互相观察,但是通常不会合作搭一样东西,也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积木去帮助同伴完成一个城堡。
3-4 岁:
开始会互换玩具和工具。比如,我缺一个红色的积木,你能不能给我这个,让我把这个城堡的窗户搭好?有时候也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个目标。但有时候也往往只专注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游戏。
4-5 岁:
孩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游戏″。他们可以遵守游戏的规则,比如丢手绢这样的游戏。孩子们享受有规则的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知道照顾别人的情绪,学会适当地礼让。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孩子的社会性得到飞跃式发展。
孩子爱上社交,离不开你的帮忙
了解了的认知成长过程,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更好地去帮助孩子学会和别人玩起来。
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
多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孩子缺少陌生感,容易和别的小朋友玩起来。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可以只请一个小朋友,他们和一个小朋友一起玩比和多个小朋友一起玩要容易。
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玩。父母如果能安排一些比较适合多个小朋友的活动,效果就比较好。比如画画、过家家、看医生,去商店买东西等等。在这样的游戏里,每个小朋友都会有一个角色,有利于他们融入。
相同或类似的玩具能推动孩子和别人一起玩。如果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可以安排一些同一个主题的玩具。这样两三个孩子可以就同一主题玩上一段时间,也有利于他们互动。
做孩子的介绍人
如果感觉孩子不善于和他人交往,父母可以观察他们的困难在哪里?是什么阻止了他们和别人互动?父母多充当介绍人的角色,帮助孩子融入别人。
孩子们在玩过家家,兜兜一时加入不进去。妈妈就找出来一个工具箱,她带着工具箱和兜兜,假装敲门:″你好,听说你们的洗衣机坏了。修理工来修理洗衣机来了。″这样,她帮助兜兜找到了一个角色,给这个过家家的游戏加入了新的元素。
两个小朋友在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妈妈可以教一个没加入进去的孩子:″你愿意做一个新病人吗?″然后跟医生说:″你今天很忙啊,又来了一个新病人。问问他哪里不舒服?″这样,就把这个孩子介绍到这个游戏里了。
做孩子的导演
有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或者话不是很多,不能和小伙伴你来我往把对话进行下去。一旦″介绍人″退出游戏,很快他们又会回到游戏外。那就需要父母在其中当个导演,鼓励其他孩子和这个圈外者对话和游戏。
比如,几个孩子在一起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一个小朋友说:″昨天爸爸带我去看玩具总动员了。″毛毛爸爸说:″真巧,我们昨天也去看了。毛毛,你不是最喜欢其中的有一段吗?你讲给青青听吧。我觉得她也一定会喜欢的。″这样就给毛毛创造了一个加入谈话的机会。
你还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特别的角色。在集体活动中,有些孩子能力强一点,有些孩子能力稍差一点。孩子们常常有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爱和平时感觉能力差一些的小朋友玩。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并且安排孩子一些特别的角色。如果孩子们在玩开火车的游戏,可以安排社交稍差的孩子当司机。司机有人当了,怎么办?那就让他当卖票的。卖票也有人卖了,那就让他报站名。
多接触各种游戏
别的小朋友都会玩的游戏,自己孩子却不懂规则,融入当然就不容易了。
比如过家家的游戏,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分配角色,理解这些角色都要做什么事。这样下次孩子和别人一起玩,会更好的理解规则,理解角色并执行这些角色的任务。这样孩子会比较自信,而且说不定还可以来担任分配角色这样的″领导″角色。
有的游戏需要孩子具备一些能力,比如跳绳,打乒乓球,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经常玩这些游戏,让孩子多加练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水平,这样,孩子在人群里的受欢迎度也会提高。
结语
孩子各个年龄段有自己的社交特点,小小孩就是爱自己玩自己的。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小朋友的游戏,爸爸妈妈完全可以参与,甚至必须参与,帮助孩子迈出社交第一步。❖
如果你还有其他育儿烦恼,赶快订阅陈忻老师的节目吧,帮你深度分析背后成因,提出切实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