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随口的吐槽,变成孩子一生的枷锁

作者:说说咱家娃 10-06阅读:3069次

橙子的原创个人公众号

前些天看到有读者问我,说,橙子,我家宝宝从四个月就发现,他特别容易分心,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旁边有什么声音,就马上去找,有什么办法可以培养专注力呀?

首先呢,技术上科普一下,小婴儿有点声音就马上转过头去看,是年龄特点,4个月正好是宝宝开始“耳聪目明”的月龄,有这种反应太正常了,小婴儿就是要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要感兴趣才对,难道你想要一个听到声音任何没反应的小孩嘛?那才很可怕啊有木有?

事实上看到这个提问,我并不担心宝宝有什么问题,更让我担心的反而是作为妈妈的思考方式:看到宝宝被突然的声音吸引,就马上把一个“专注力不好”的标签,啪的一下贴到娃的脑门上,联想能力极其丰富

这种思考方式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把孩子一些行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给总结提炼成一个“缺点”(上学的时候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时候都没这么有概括能力),直接给娃定了性。

定性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因为直接省略了求证过程,娃就不由分说的坐实了“有缺点”,下一步就会不由自主的给娃全方位洗脑:

可能是随口的抱怨:你这孩子啊,又乱扔衣服,总是这么邋遢?

可能是尴尬之余的解释:我们家孩子,就是胆儿小,您别介意哈!

可能是暗爽之后的谦虚:我家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的不认真

可能是苦口婆心的规劝:你这爱发脾气的毛病能不能改一改?

也可能是厉声的训斥:你怎么总是磨磨蹭蹭的,都迟到了不知道嘛!

又甚至是某种推卸责任:我家孩子就是手欠爱打人,你们都小心点儿他哈!

……

这些话你应该都不陌生吧?

孩子可能还没怎么接触世界,就已经浑身贴满了负面标签,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人生开端。

你可能会说,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我发现了给他指出,是希望找方法帮他改正,那有什么不对的呢?

当然不对,简直是南辕北辙

1,很多不好的行为其实是阶段性的

小宝宝的身体和大脑不断成长成熟,总会出现一些你认为的糟糕行为,导致一些不懂儿童发展心理的父母上纲上线的解读孩子:

7个月左右孩子会开始陌生焦虑,不熟悉的人看一眼就哭,会被解读为“胆小怕生”

一岁左右的孩子进入手的敏感期,喜欢摔东西打人搞破坏,就会解读为“手欠”

两岁左右孩子进入叛逆期,自我意识强烈,情绪控制能力不好,喜欢和大人作对,会被解读为“不知好歹,爱发脾气”

语言学习期的孩子会有脑子跟不上嘴巴的现象,说话重复和停顿非常多,会被解读为养成了“结巴”的坏习惯

2岁左右孩子开始有物权意识,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常常被解读为“自私”

2-3岁的孩子进入秩序期,喜欢凡事要求完美,讲究规矩特别多,会被解读为,洁癖,强迫症

……

凡此种种,都是年龄特点,出现这种行为其实恰恰证明了孩子的成长,其实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

只要你稍加引导,淡化处理,特殊年龄时期过去了,这种行为就自然会逐渐消失。

但是你如果一定觉得这是孩子有了“毛病”,一个劲儿的逼着他立即“改正”,甚至因此惩罚他,是强人所难的行为,闹得鸡飞狗跳也改不掉,亲子关系还会出现裂痕,甚至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对待孩子各种奇葩行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所谓三岁看大什么的,真的不一定,据我妈说,橙子小时候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孩子,神经极其脆弱,眼泪说来就来,看电视看到有人快死了我会哭,有打枪打炮的情节我会哭,甚至看到小狗走丢了我也会哭,让我妈一直觉得我是林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类型。但是我长大了之后真的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喜欢看着恐怖片下饭的脑子少根筋类型,实在是让我妈白担心了一把。

所以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乱下结论,反而限制了他今后的无数可能。

2,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对错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就详细叙述了,有些孩子所谓的“胆小”只不过是性格内向,敏感,对于陌生的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类的孩子其实有许多优点,譬如他们会凡事谨慎小心,做事稳当,善于观察,等等

我还曾经写过《》,讲的是有一种特别敏感,情绪变化特别激烈的孩子,经常会让父母感到崩溃,但是这种孩子也同时会非常的活泼敏捷、富于创造性、精力充沛,情感细腻等等。

一个人的性格不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有光就有影,总是会一体两面,敏感的孩子会胆小,钝感的孩子会鲁莽,内向的孩子会不善社交,外向的孩子又容易虚荣;活泼好动的孩子可能让他坐下来学个什么很难,可是孩子真要学霸了,你又很可能会担心他运动方面过于白痴。

总而言之,只要你想挑孩子毛病,那没有挑不出来的,你只想保留孩子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却想把消极面剔除掉,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强行纠正不光会非常徒劳,还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厌弃,陷入终身难以摆脱的自卑当中。

3,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贴标签,不断强调孩子缺点的行为,不光不会让孩子改正缺点,反而适得其反,让孩子的坏行为进一步固化下来。

曾经看过一个医生写的书,说有些患者有一种非常要命的习惯,就是就诊的时候先为自己诊断了,譬如“最近我胃痛,应该是有胃溃疡了,我以前就得过”“最近我瘦的厉害,一定是得了癌症”,这种自以为是的自我诊断会非常影响医生的判断,导致排查方向错误,也更容易发生误诊。

连这种专业知识比病人多那么多的医生,都容易被病人的胡乱推测所影响。正所谓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成人都架不住洗脑,更何况人生经历一片空白的小孩子,父母对他们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神说他有毛病,他哪里有那个心理素质去分辨神说的对不对,基本会全盘接受神对他的评价,然后慢慢的内化成了自我评价:我就是胆小,我就是邋遢,我就是爱打人,

当他接受这样的一个父母给予的“人设”之后,再有类似的不良行为,反而没有了心理负担,特别容易破罐子破摔——你也知道我从小就有这样的毛病,我也没办法,我也很绝望好吗?

贴标签就像一个诅咒一般,你越是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就越会像中了邪一般冲着标签头也不回的一路狂奔下去,

那么,不贴标签,不挑毛病,要如何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呢?

1,当孩子有错误的时候,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说,孩子你打人是不对的,但是不要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暴力啊,你就是个爱打人的坏孩子

你可以说,孩子你这样乱丢东西会容易找不到哦,但是不要说,你总是这个样子,邋邋遢遢的,和你爹一个样,随根儿!

你可以说,孩子你把玩具弄坏了就没办法玩了哦!但是不要说,你就是个小破坏狂,你看你都弄坏多少件了?

对事不对人的说话原则,潜台词是:你是好孩子,妈妈爱你,只是你的坏行为我无法接受而已,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在明白错误的同时保留自尊,只有他不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才有可能用“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是吗?

2,修改你的词汇库

对于孩子的本身的个性,尽量用中性的词语而不是负面词语来形容

胆小可以叫做:谨慎

脾气暴躁可以叫做:情绪容易激动

迟钝可以叫做:不敏感

不爱打招呼可以叫做:害羞,脸皮薄

淘气爱闯祸可以叫做:精力过于充沛

汉语这么博大精深,同样一件事情,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正面的负面的,中性的,何必总是单挑那些负面的羞辱打击孩子呢?

3,行动比语言更重要

其实对于纠正学龄前孩子的不良行为,语言的力量是十分苍白的,你单纯的动嘴皮子威胁,讽刺,挖苦,挑毛病,乃至讲道理,对孩子来说,大多数都是blabla,真正能纠正他们的,只有实际的行动的阻止和坚定不动摇的原则(具体如何做,可以戳这一篇《不打不骂不吼, 五步搞定说不听的熊孩子》),你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数落孩子,都是一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本质上只是发泄你自己的情绪而已,并不会真的让孩子变得更好。

4,对别人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要怎么办?

我知道国内有一种很特殊的存在叫做“小区大妈”和“熊亲戚”,出口伤娃不在话下,动不动就一堆标签给娃贴上去,要怎么对付他们呢?

可以这样说:我家孩子还小,所以有点害羞,再长大点就好了

我家孩子比较闹,因为今天没太睡饱,平时他不这样,很开心爱笑的

我们孩子今天环境比较陌生,所有比较敏感一些,等一会儿他熟悉了就好了

……

总而言之,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上找理由,把孩子的标签描述成一个暂时的,偶尔的,有特殊条件的行为,并对孩子以后的改变充满信心。孩子的自尊心就不会受到损害啦。

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那些因为年龄特点而产生的阶段性行为问题的孩子,给他们宽松的时间和空间逐渐改正。

为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第一个权威的角色,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你随口的一句批评,可能让孩子一辈子都困在这句话的限制里走不出来,很多时候,语言比行为伤人很多倍。

孩子的心灵是如此清澈单纯,你说他是什么样子,他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所以一旦你想要“评价”孩子,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千万不要,一直去当孩子人生的“差评师”

作者|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