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如果你的打法是这样的,那孩子就真的是不幸的

作者:宝宝树孕育 10-07阅读:377次

作者 | 宝多妈

来源 | 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乐嘉带四岁的女儿徒步的消息传出,一时间激起千层浪,肯定的,赞扬的,质疑的,反对的,说什么的都有,热议不休。有人赞同乐嘉跟女儿强调的“坚持”、“努力”,而网友则看到他违背女儿的意愿,用态度强迫她完成徒步活动。

我想说,在中国,从来都不缺“狼爸虎妈”式的家长,旁人这样的赞同和质疑都并没有什么新意。

前几年,“狼爸”萧百佑、“鹰爸”何胜烈正被热议。狼爸把他的四个孩子全部“打”进名校,三个进北大,一个进中央音乐学院,看起来非常有出息。

鹰爸的孩子“裸跑弟”多多,小小年纪在冰天雪地里裸跑,爬富士山,开飞机,玩帆板,考大学,教育十分超前。对于多多,鹰爸体罚起来,也是平常孩子承受不了的程度。

我们一群朋友讨论到底该不该打孩子的时候,其中一个人说:“现在的孩子就得打,不打不成器。”说的时候,神色凝重,表情肃穆,充满了对整个民族未来的担忧。

而我恰恰十分了解这个人的家庭情况,他的孩子,他打起来也是劈头盖脸,毫不留情的。得知“狼爸”、“鹰爸”其人其事,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打起孩子来更理直气壮了。

因为这个人的言论,我有意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特意去看狼爸和鹰爸的访谈节目。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个人他引狼爸、鹰爸为知音,不见得狼爸鹰爸他们会待见他。因为,狼爸鹰爸打孩子并不是像他那样随随便便就打的。

狼爸萧百佑说过一段话:“有一个最重要一点,体罚孩子的时候,在规矩之前,讲清楚之后打,千万不要发脾气,其实大家反对打,我也反对打,我反对的是什么打呢?家暴式的打,发脾气的打,教育孩子千万记住两点,第一,不要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教育他,第二,千万不要有脾气。

你看,他非常冷静克制,而且他强调,千万不要有脾气。而那位标榜“孩子必须打”家长,他打孩子的时候,先是突如其来的变脸,再是气急败坏的历数“罪行”……我为什么知道?因为他打的时候,我们这些外人在场。

对狼爸鹰爸这样的人,媒体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多多少少有些妖魔化,过度的描述他们对孩子的严苛管教,让人觉得好像他们的教育就是一个“打”,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其实不然。

我们过度关注他们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却忽略了他们的严苛是有规矩的,冷静的,克制的严苛,不是恣意的发泄,也不是单纯的暴力。

在访谈节目上,鲁豫问鹰爸:“你(对孩子)做过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何烈胜说,有一次,他姐姐在换衣服,我跟他讲,我说姐姐在里面布帘子拉起来的,我说你不要去看,结果孩子出于好奇心,他还是偷偷地跑进去,把那个帘子拉开来看,然后我当时上去就给他一个耳光,打过他之后,我觉得心里面特别的后悔,虽然我崇尚鹰式教育,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打孩子。体罚,不是摧残他心灵的这种体罚,而是他自己有一种积极性的,要么就是面壁思过,要么就是做平板支撑,要么就是一个小时的锻炼,或者做家务。

你看,鹰爸说后悔,是因为,他觉得那一巴掌羞辱了孩子,摧残了他的心灵,而且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那些打孩子的家长,有几个能做到鹰爸说的这一点?

我这么说,并不代表我全盘认同狼爸鹰爸的教育方式,最起码的一点,“打“这件事上,我不认同,体罚教育犹如刀尖上的舞蹈,我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保证我的孩子身心永远不受伤,所以,我不会模仿。

但是,真正摒除个人主观印象,深入了解其人其事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上心,对孩子的成长用心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原则,有规划,有思索,并不是一味胡来的。这些是我非常欣赏的。

“鹰爸”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明确,他说,多多10岁之前,会严格按照我的规划行进,家长是教练;10岁到16岁,我作为参谋长,允许多多独立思想介入;16岁以后多多将以他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顾问;20岁以后,我成为观众,为他喝彩,为他疗伤。

他说:“可惜很多家长搞反了。小时候放任不管,长大发现出问题了,再对孩子指手画脚!”

由此可见,他对孩子教育的问题是有真正的用心的思考过的,虽然有让人诟病的体罚,但大方向是对的。比起动不动把孩子打一顿,从未却想过孩子的未来,从没思索过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家长,鹰爸有本质的不同。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情是,狼爸萧百佑和鹰爸何胜烈本身都是高学历人士,也是成功的企业家,这样的人,身上一定是有优点和闪光点的,于孩子来说,长期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起的作用恐怕要比“打”的作用要大。

他们的教育方式存在争议,存在争议的意思是,大众觉得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或者也可以说,超出了大众的承受范围,但是,他们的孩子某些方面确实出众,我们不能笼统的说他们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所有我们说存在争议。

但是,那些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体罚上,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家长,那些自己不求上进,浑浑噩噩度日,却要求孩子优秀的家长,那些对孩子不管不教,却要求孩子出众的家长,那些把孩子当成玩偶,喊着“教育孩子”的口号,却更多的是发泄自己的家长,他们的教育都一定是失败的,不管他们的孩子将来取得什么样的所谓的“成就”。

别人的教育方法可以借鉴,但你要是想学,请一定要学到精髓,否则,那不叫借鉴,只能是模仿,画虎不成反类犬。

有一部分家长,连提取别人教育方法的精髓的能力都没有,他做的只是把听来的只言片语,拿来做捍卫自己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武器。

那根本不是学习别人优秀的教育方法,那是巩固自己愚蠢的教育方式。我只能说,孩子出生在你的家里,真是不幸!

- END -

转载自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