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就是打造最强铁三角|这样说,老师才愿听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10-12阅读:2179次

孩子生命最初的两三年是我们和孩子在建立关系,让他们感到爱,有安全感,知道基本行为准则的界限在哪里。对我来说,3岁前让一个孩子内心充满爱,行为慢慢趋于规范,可以讲得通道理,那就是我们为人父母教育到位了。

3岁后,一般大部分孩子就进入幼儿园了,这时,孩子的关系圈就开始出现变化了,老师这个角色介入了。老师、父母在孩子教育里的角色分别是什么?这是我从小D入学前就开始思考的,幼儿园的确还没真正教什么,但这样的关系打造和沟通模式是需要我们每个家长来探索的。

我一直觉得一旦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最好的教育就是这样的铁三角关系,父母-老师-孩子,三者缺一不可。当然,如果你骨子里坚持认为,老师对孩子好的唯一条件就是靠送礼的话,那现在就可以点击左上角退出了。我不敢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好好说话,哪里都是适用的。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觉得需要和老师沟通,也是有这个意愿沟通的。但我也相信,大部分父母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包括我自己也是。摸索下来,这个本身就是一系列值得写的话题,今天就先分享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上手的,如何和老师说的那些话术和一些沟通礼仪(这个坑我挖下了,今后会继续写其他的)

当你提建议时。。。

这估计是每个家长最容易遇到的情况,很多父母最容易想到说的话就是,“你应该XXX。。。”然后,有的家长就选择直接说了,大部分家长开始纠结说还是不说,怕得罪老师。

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是,每次给老师提建议时,把“你”开头换成“我”开头,这样就会少了很多冲突感。“老师,你们去操场玩的时候应该多看着点我儿子”,这句话的火药味就很重,不妨可以这么说“老师,我挺担心我儿子每次操场自由活动时间都玩疯了磕碰,是不是。。。”,效果就会好很多。

当我们用“我”开头时,我们传达的是,我作为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我是来寻求合作共同帮助孩子,而不是指责问题。

当老师向你“告状”时。。。

我见过不少家长,当老师打电话来说,“你女儿又上课不守纪律了”,通常的反应就两个,要么辩解,“我女儿在家蛮好的啊”;要么道歉,“抱歉啊,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但这两个回复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没有建设性意义的,我通常会说的第一句话是,“能具体和我说说,你指的不守纪律的表现是哪些?”,这样的一句问话,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的孩子永远自己是最清楚的,有时老师笼统的一句“不守纪律”,当我们知道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后,也许我们就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而且这样的提问让我们和老师的对话重点转移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把老师拉入了共同教育的三角关系中。教育并不是为了孩子的过去,而是塑造孩子的未来。

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为了回复而聆听,却不是为了理解而聆听

当你想表达不同意见时。。。

和老师共同教育时,总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你觉得老师这么做不对的,你认为孩子应该这样,这非常正常的。我经常会把这个作为一个特别好的契机,和老师发生思想碰撞,这个过程中,我和老师都能更好了解对方,我也让老师更好了解小D。

但有时,很多事情的“不同”并不是绝对的对错,而且我是一直相信并且尊重老师的专业性的。因此,在提不同意见时,我会特别注重表达事实,而不是观点。当我们所表达的事实足够清晰精准时,老师自己也会有结论和解决方案。

我经常会说的是,“我观察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不是“我认为。。。”,比如,针对孩子不午睡的情况,“我观察到我女儿需要充分放电后才能安静下来午睡,我不知道幼儿园有没有机会让她在午睡前活动一下?”

这么说,也许最终解决方案并不是这样的,但至少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实帮助老师更好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越多,老师也就更能对症下药。

最后一句。。。

我可以怎么做?我们家庭可以如何配合协助你?

这也是我经常会说的,将心比心,我们面对一个自己亲生的娃都时不时崩溃发飙,而老师面对的是一整个屋子那么多的孩子。即使在纽约,我也曾遇到过一个老师非常崩溃地和我抱怨小D某件事。

人在情绪上难免会出现用词比较过激的情况,我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听到你说的这些了,我可以怎么做?” 这和修养什么的无关,只是我发自内心觉得,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不管老师用怎样的情绪措辞说,我们这句话也让老师明白,作为家长,我们是愿意积极参与到孩子教育中的,而不是把所有孩子问题都归咎到老师那。

成熟的标志就是当我们开始停止指责他人

建立和老师沟通渠道的礼仪

每次小D换了新老师或者幼儿园,我有个习惯就是主动建立和老师沟通的渠道。很多人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刚认识的人,如果不是第一时间主动破冰,接下来就很难再有机会深交了。

和老师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刚开学的第一个月如果没有主动跨出这一步和老师聊,之后要顺畅聊孩子就会越来越难。因此,小D开学第一个月,我会非常刻意去做这件事,而这个过程也该遵守一些礼仪。

1、沟通渠道

我们很忙,老师也很忙,有效沟通是为了互相提高效率。但经常地,我们只从自己角度出发。我认识小D每一个新老师后,第一件事就会问,你希望今后怎么和你保持联系。有的老师喜欢短信,有的喜欢邮件,有的喜欢当面谈。了解了他们的沟通方式后,谈重要的事情就知道用什么方式是最容易找到他们,而且也不会另人反感。

比如小D2岁那个幼儿园的班主任最喜欢的就是当面聊,那我就会了解清楚一般她什么时侯有空,会不定期去幼儿园。而小D现在的班主任更加习惯地就是邮件沟通,那我现在更多地会用邮件。

2、有备而来

如果每次是要和老师谈论小D教育问题的,去之前我都会做一些准备。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小D的主要问题:具体例子说明(例子最好用5W1H表示,也就是什么时侯、什么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见老师的目的:寻求帮助?还是分享新发现?或者是澄清疑问?目的不同达成的结果也就会不同

另外,如果是发邮件沟通的话,我一定会把标题设置成这样的格式:“咨询/分享+小D名字+问题总结”。比如,小D去年上了幼儿园后开始在家出现频繁的尖叫行为,我当时怀疑是从她同学那学到的,于是就先写了一封信了解情况,标题就是“咨询 Dorothy 频繁出现尖叫行为”。

试想,一个老师每天邮箱里躺着那么多的信,当我们的标题可以尽量清晰沟通诉求,其实也是在为老师节省时间,从而增加了沟通回复的效率。

3、及时反馈

这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凡是和老师沟通过的,特别是老师给予了我建议的事情,我一定会及时和老师反馈,基本上都会涵盖以下三点:

根据上次讨论的,我做了什么

小D出现哪些变化

我的反思感悟是什么?同时希望老师在课堂可以怎样配合

和所有团队管理本质一样,我始终相信激励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对于老师来说,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塑造一个小生命,甚至影响一个家庭时,这种成就感会最大的。

这样的及时反馈,不仅仅让老师觉得他们的意见得到尊重,更关键的是,他知道,这个学生的家长是明理的,更是注重家庭教育的。没人不愿意多和这样的家庭进行沟通吧?

也许是自己曾经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关系,我始终觉得,每个角色都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being professional),家长这个角色也不例外。

打造和老师的沟通渠道,回到根本就是我们首先需要去展示我们自己做家长的专业度。专业度并不是说,我们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完美家长”,打造“完美孩子”,但专业度至少要体现在,减少沟通的随意性,尊重老师的专业性,克制自己情绪化。

把每一次和老师见面沟通的机会,当成让老师认识到我们家长专业度的机会。专业的人之间才会有更加建设性的对话,而不只是互相指责、宣泄情绪、无谓之争。

好的教育就是打造最强铁三角,为人父母先具备“职业素养”, 才能让我们这样说,老师愿意听!

两年多600多篇原创文章分门别类整理好了,点击下方二维码就能查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J小D,看更多经常文章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

为人父母,有些问题你不得不想,越早开始越好

爱一个人就是先学会好好说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据说过早送孩子入托会影响安全感,那到底几岁合适呢?

不要让你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在传递,我不爱你!

陪着和陪伴千差万别,这三点才是高质量陪伴的关键

养育孩子过程中,爱与溺爱的尺度在这里

这家纽约幼儿园只做一件事,却大幅提高孩子专注力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讲真,你自己一周有几天不想去上班的?

选择美国幼儿园经历|我问了哪三个问题让园长称赞不已?

大J,畅销书《和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