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性教育。
从我们常见的误区聊起。
01
孩子会因为接触性方面的内容,而被催熟吗?
最近,朋友圈里的家长们都在讨论少儿版的《红楼梦》。
不得不说,演得真叫好。
去年这些小家伙们还演过《白蛇传》,当时也在网络上惹一众大人赞叹不已。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特别是做了父母的。
他们焦虑地问:
让小孩子去演这些爱情戏,会不会催熟孩子?
那么大的小孩,一口一个官人,一个娘子的,真的合适吗?
剧情里会有一些结婚、怀孕生孩子的情节,是不是会让孩子过早成人化了?
这样的反对声音为数不少。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现在的孩子似乎童年期越来越短。网络上头,爆出的孩子性早熟的新闻也越来越多。这里头当然有误解。
一个孩子能够仅靠演戏催熟吗?这可能太过高估演戏的功用了。
孩子如果成熟,一定是生理上到了成熟的时候。要知道,我们人首先是动物。如果一个孩子他开始对异性有真正性意味的兴趣,一定是以身体开始发育为前提的。
小演员们其实也都7、8岁上下了。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比这还小的时候,每天和小伙伴煞有介事地扮演老公老婆。
每个三五岁的小孩,该都玩过过家家吧。你去观察玩过家家的小孩子们,他们那份惟妙惟肖的言行表达跟情绪投入,一定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可能是令人赞叹的小戏骨。
显然,对于孩子的性教育,父母们有太多误解,甚至到了谈性色变的地步。孩子稍微接触到性知识,或者发出一些特别的问题,就草木皆兵,倍感压力。每当遇到孩子性方面的问题,父母们所有复杂的情绪就都浮现出来,最后反倒导致自己乱了方寸。
02
关注“性”的孩子,关注的真是“性”本身吗?
每一个对性有疑问的孩子,或者说关注性的孩子,真的关心的是性本身吗?未必。
一位朋友曾经问我:
女儿9岁了,最近告诉我对学校里的一个男老师很有好感怎么办?她还表达了自己见到老师会“心痒痒”。昨天一起洗澡的时候,女儿表达了想跟那位老师聊聊的想法。她这么信任我,我觉得很欣慰,一激动就答应说帮她约见老师。现在想一想,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妥当。
我这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我担心会影响到她学习!
说起来,我读书的时候也喜欢过班上的男老师。
很多做学生的,多多少少都仰慕过,甚至私下谈论过一个老师。就是觉得那个老师特别好,特别有魅力。这很常见。
不过,这件事,放在这个家庭里,就变得有趣了。
女孩正踩在青春期的门槛上,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妈妈是事业型的,较强势的那种。在丈夫面前同样很强,居高临下。平日里,都是爸爸照顾女儿,以及辅导作业。爸爸对女儿严格,女儿对爸爸不满,并且对爸爸的要求时常摆出不买账的抵触姿态。就像她妈妈对父亲有意无意表达的看不上一样。
然后,女儿就长大了。
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她主要是认同妈妈,希望做一个像妈妈那样的人。大一点后,她们会把注意力转向爸爸。爸爸身上的力量,会给她们带去不一样的体验,也可能内化为属于她们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例子中的女孩,就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认同的理想爸爸。
女孩跟妈妈站到了一条战线上,认定自己有一个“不好的”的爸爸,然后把“好”的部分给了男老师。与此同时,因为爸爸陪得多,妈妈相应陪孩子少,这让妈妈对孩子心怀内疚。她在孩子面前,努力扮演好妈妈的角色,以至于让妈妈丧失掉自己客观的位置。
没错,她答应陪女儿见老师,就是一个近似于讨好、补偿的行为。一旦冷静下来,就开始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到这里我们能够看明白了。女孩看起来是在两性关系上开窍了。然而,这个孩子,她关注的真的是性吗?她关注的其实是关系。
孩子往外寻求理想化对象的行为,其实在提醒父母,这个家庭内部目前的关系,是出了点问题的。
首先的建议,当然是妈妈去尝试跟孩子父亲调整关系。因为妈妈过于强势,导致父亲在这个家庭中处于被弱化的位置。真正受伤的不是父亲。因为他是成年人,有这样的承受能力。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
这个女孩体内流淌着两个人的血,母亲的,和父亲的。一方打压另一方,只让孩子感觉到混乱,失落。带着这份失落感,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寻求补偿了。
其次,妈妈需要试着调整跟女儿之间的关系。比如,妈妈平日里就要多去关注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哪怕时间很少,但是如果能够有规律地去跟孩子保持联系,去了解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女儿过得怎样,那妈妈后面,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不必要的补偿动作了。
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会有很多的幻想。重要的不是父母该不该去为孩子实现她的幻想,要紧的是妈妈要去陪伴,并容纳这个幻想。
我们当然不必去实践孩子的每个念想。这是一个父母自己该厘清的界限。
在父母的包容与陪伴下,孩子就能够逐渐发展出自己实现幻想的能力。同时也能自己学着接受实现不了幻想的现实。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
说到这里,想起了当年追刘德华而终身不婚的杨丽娟。为了帮助女儿追星,父母几乎倾家荡产。最终承受不起,父亲跳海自尽。
若干年后媒体回访杨丽娟,发现这个女人只能靠着社会接济与帮助勉强存活着。她日复一日过着充满救赎感的生活,孤独又微弱。
如果当初她的父母懂得,把女儿的幻想就看做一个幻想,去接纳那个幻想,而不是去一直替代孩子去实践那个幻想,那么后来的悲剧也就不至于发生。
如果当初,她的父母能够在做父母之前,笃定地做好自己,不焦虑不讨好,也不至于一味被女儿亲手牵着,走向彻底的失控。
很多悲剧后面,都藏着关系问题。很多孩子关注的所谓两性问题,其实也都是关系问题。
这一点,恰恰被太多太多的父母所忽视,由此导致太多不必要的尴尬和焦虑。
03
当孩子提出“性”问题,到底怎么答?
《欢乐颂2》热播的时候,一个7岁的女孩问:
妈妈,什么是处女?
妈妈瞬间脸红心跳,尴尬得紧,一时不知如何给孩子科普起。
这个孩子真正关心的,到底是什么?
她想知道的其实是,为什么不是处女就要被抛弃。她眼中并没有父母脑补的成人式的性,她关注的是关系的不可测。
问题背后,藏着孩子在关系中被抛弃的隐忧。
因此,父母在为孩子做科普的时候,一定记得告诉孩子:有些人会在意,喜欢的人曾经跟别人交往过。要是有,就觉得很生气,不能接受。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不在意这些,他们喜欢一个人,就会只是喜欢这个人,而不是她的过去。
这么做,才能真正解答并安抚这个孩子。
想起《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最开头列举的例子:
十岁的安迪问爸爸:在哈莱姆,有多少孩子被抛弃?
父亲是个律师,他很高兴看到儿子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于是他长篇大论发表了一通演说,为此还查了数据。
但是安迪并不满意,他继续问:那在纽约,被抛弃的孩子有多少?美国呢?欧洲呢?全世界呢?
最后,安迪的爸爸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并不是关心社会问题,他关心的是与父母的联结问题。
他问的问题,不是出于对被抛弃孩子的同情,而是担心自己被遗弃。
他反复想确认: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一直爱着我。
正如所有孩子都想要确认这一点一样。
简言之,想真正呵护孩子的成长,更恰到地为孩子做好性教育,父母首先要能够看懂孩子们最根本的那个需求:对爱,对亲密的渴求。
好的性教育,一定是放在好的亲子关系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的;你要首先帮孩子确认:他是被爱着的,父母会一直有力量地守护在他身后。
这是成功的性教育的第一步。
待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可以再跟随孩子,一点点去告诉孩子,这个世上最美妙的两性关系,究竟长什么样子。
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和探索,当然还会有新的角度,新的细节。做父母一面需要去补足性教育相应知识,同时也该借机去跟孩子建立更加信赖的、自然流动的亲子关系。
你的陪伴和引领,会让孩子未来的性与亲密关系,更加丰满、成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