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洋洋今年8岁了,平时特别调皮,表哥进本上属于“老年得子”,很宠爱洋洋,这小家伙也基本上属于“小霸王”,从小就是有玩具要他先玩,出去吃饭基本上他先用筷子挑一遍,表哥一家却常以小孩不懂事来迁就他。
中秋节聚餐时,洋洋因为玩具闹起来,上蹿下跳,我有点看不下去了,就把她玩具拿了过来,和她说这样不对,如果不听话,你就不能玩玩具,我当时说话语气虽然严肃,但还是很温柔的,谁知表哥却很不高兴的强行拿走我手中的玩具,还给了这小家伙,而且很不友好,连句话也没和我说。
一瞬间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外甥那么的惹人讨厌的原因了,这顿饭我也吃的没滋没味的!
到了下午却发生一件大事,洋洋拿着一串鞭炮出去玩,碰见一位王女士遛狗,洋洋突发奇想,就往狗的身上扔摔炮,鞭炮响了之后惊吓到了小狗,一下就扑倒了洋洋,狠狠地咬了一口,家里人听到呻吟也赶了过来。
由于是洋洋惊吓了小狗所致,两家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报了警,经过协调,虽然洋洋有错在先,但是王女士没有给狗系上缰绳,赔偿洋洋2000元,由表哥带着孩子去防疫中心就诊。
希望这次教训能够表哥一家提个醒,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护着洋洋的,父母溺爱的教育方式,终究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这里总结几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名:过度保护,过度溺爱
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性格骄横跋扈,做事懒散无纪律,而且不懂礼貌目无长辈。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第二名:过度奖励,而不是激励
我们不能把奖励和激励混为一谈,奖励是激励的一种手段,而激励却能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但是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让孩子为了物质奖励而被动做事。
那么,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就不会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第三名:对任何事都过度干预
当前社会上有许多“无自理能力”的成人,或者是啃老族,都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太过于“呵护”导致的,父母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的各种细节,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自主管理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成为“无自理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