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后营养听我说

作者:互联网 07-28阅读:5824次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习俗中,产后都得“坐月子”。不少人认为,“坐月子”不仅要吃大鱼大肉,还要遵守不少饮食偏方。“月子”果然应这样“坐”吗?

营养均衡助恢复

在医学和营养学上称“月子”为“产褥期”,通常指产妇分娩后到身体复原的一个时期,一般为6周~8周。对于女性来说,产褥期所需营养的确比平时要高,几乎是女性一生当中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产妇既要恢复身体,又要给婴儿哺乳。但是营养需求高,并不意味着要靠大鱼大肉来补。

产褥期的营养需求不是靠多吃某几种食物就能满足的,而是要注重营养均衡。如果只是盲目补充单一种类的食物,不仅不会促进身体恢复,反而不利于产妇健康。实际上,很多产妇都存在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有的地方认为“坐月子”要多吃红糖鸡蛋,于是顿顿都给产妇吃红糖鸡蛋,结果产妇由于摄入了过多的红糖,导致体重恢复缓慢;还有人说“坐月子”不能吃凉的食物,结果很多产妇奶类、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不足,造成营养不良。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坐月子”期间,我国有18%的产妇不吃蔬菜,79%的产妇不吃水果,76%的产妇不喝牛奶,25%的产妇每日红糖摄入量超过100克,甚至有产妇每日红糖摄入量高达400克。

另外,很多产妇只重视产后第一个月的营养,但实际上,保障营养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用一生时间来进行。

民间偏方不可信

民间流传着各种关于“坐月子”的饮食偏方。在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月子”期间产妇只能吃小米粥和鸡蛋;在华南,特别是闽南的很多地方,“坐月子”必须吃麻油鸡、生化汤、油饭;在河南,“坐月子”要喝公鸡汤,而贵州的习俗是喝母鸡汤,广州的习俗则是每天吃姜醋猪脚。

然而,这些饮食偏方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产褥期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以满足营养为原则。

“月子”期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安全,应避免吃半生的牛肉、鸡蛋等食物。另外,吸烟、饮酒会影响乳汁分泌,尼古丁和酒精也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也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所以需要哺乳的女性应该忌烟酒,避免喝太多浓茶和咖啡。

“坐月子”营养小贴士

适量吃肉蛋,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猪肉、牛肉、鸡肉、鱼肉、鸡蛋这类动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在营养学上被称为优质蛋白。一般来说,产妇每天的饮食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25克蛋白质,大约是50克牛肉、50克鱼肉和1个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

多喝奶,多喝汤水。“月子”期哺乳的产妇,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加,因为婴儿所需的钙主要从母乳中获得。奶类含钙量高,且容易被吸收,建议产妇每天比平时多喝200毫升牛奶。

不少产妇担心奶水不足,其实,每天的饮水量和乳汁分泌量密切相关。喝水不足时乳汁分泌量会减少,“月子”期需要哺乳的产妇应该多喝汤和水。需要提醒的是,产妇不应喝太过油腻的汤,可以把汤表层的油去掉后再喝。

饮食充足,但不过量。过多的蛋白质、脂肪摄入,会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还会影响产妇吃其他食物,造成营养不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需要哺乳的产妇每天摄入谷类250克~300克,薯类75克,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5;蔬菜500克,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不少于2/3;水果200克~400克;鱼、禽、蛋、畜肉总量220克;牛奶400毫升~500毫升;油25克,盐不超过6克。每周可以吃1次~2次动物肝脏,总量为85克猪肝或40克鸡肝。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应相应减少食物摄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可以增进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妇不可缺少的食物。

产褥期的产妇由于之前卧床时间长,容易便秘。如果产妇完全不吃水果,不仅会加重便秘,还会影响乳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不利于宝宝健康。产褥期最好每天吃蔬菜500克,水果200克~400克。

作者: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 阮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