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张晓薇(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中华妇产科女性盆底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女性盆底学组组长)
在论坛里看到一位新妈妈的求助:顺产,现十个半月有余。偶尔会因为突然大笑、咳嗽或突然的外界刺激(如被冷水刺激一下)而出现漏尿的现象。听说顺产后漏尿是自然现象,顺产后漏尿到底何时会自然好?需不需要立即就医,还是先自己做做盆底肌肉的练习?
接下来是不少妈妈感同身受的回帖,还有一位准妈妈借机发言:听说顺产后易憋不住尿,剖宫产就不会漏尿?
为何新妈妈一笑就尿?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其真相吧。
剖宫产不会漏尿?女性生育后,当腹压增加如用力、打喷嚏、咳嗽时,出现无法自控的漏尿,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是怎样发生的呢?正常情况下,肛门、阴道周围有一群盆底肌肉和筋膜,像吊床一样支撑着子宫、阴道,兜着尿道。如果盆底肌肉力量足够,筋膜组织健全,足以支持尿道对抗腹压,尿液才不会在突然增加腹压的情况下被挤压出来。但当这些支持组织被损伤时,控尿能力便会降低,以至于当咳嗽、大笑或锻炼时,腹压突然增加,尿液便不自主地流出。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损伤是否存在差异呢?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剖宫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的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和缩宫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
值得提醒的是,妊娠本身可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这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控尿机制和妊娠增大的子宫对盆底组织牵拉造成损伤有关。
因此,虽然说阴道自然分娩是产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但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还可能与其他多种因素如高龄、便秘、慢性盆腔痛等有关。而且剖宫产本身对母婴也有一定的危险,因而不主张通过剖宫产来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产后漏尿会自然好吗一般来说,产后尿失禁通常症状较轻,重度尿失禁者较少见。虽说产后盆底肌也具有自然康复的能力,但对于产后盆底肌的改变是生理性改变还是病理性损伤,并不能确定。
而且,产后3个月仍有尿失禁的妇女,日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约为90%。
所以,无论如何,产妇产后及时到医院复查,对盆底肌肌力进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盆底肌肉损伤,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并可及时发现新发的尿失禁并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简单有效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需特殊治疗,症状也可自行缓解,因此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和药物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可锻炼盆底肌肉收缩强度,显著减少产后漏尿。盆底肌肉训练即做收紧肛门动作。方法:取平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自然收缩肛门持续约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每日3次。产后即开始训练,通常锻炼4周以上才有效,12周之后可显著改善症状。关键在于学会正确、有效的盆底肌训练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置于阴道内治疗仪检测盆底肌肉活动,并通过声音和图像反馈给患者或医生,根据这些反馈信号学会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并找到正确收缩盆底肌肉的方法。
电刺激治疗是将电极置于阴道或直肠,以低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或神经,通过诱发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肌肉收缩功能的恢复及萎缩肌肉的增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盆底肌张力,改善控尿。
药物治疗可使用两类药物,一类是雌激素类药物,对于雌激素缺乏的患者,可适当补充雌激素治疗,但要注意其具有引起子宫内膜及乳腺增生的危险性;另一类是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但因其半衰期短,全身不良反应大,高血压患者禁用,所以此药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中、重度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无张力阴道吊带手术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术式,该方法简单、微创、安全、有效,治愈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