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是一种生物的自然机制和规律,除了繁衍后代的必要性,生育还能直接或间接延长女性寿命;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如不生育,也是在危害健康和缩短寿命。
8月的最后一个晚上,第一次生孩子的陕西绥德县女子马某,被临产痛苦折磨约10个小时后,从分娩中心的待产室走至备用手术室,从5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即将27周岁的生命。
她一同带走的,还有腹中胎儿。
生孩有危险,无法避免
此次孕妇死亡事件再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生孩子的代价和危险之上。一个核心衡量标准是,孕产妇死亡率,指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内因各种原因(意外事故除外)造成的孕产妇死亡数。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最新统计表明,2016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每1000名活产新生儿中于产后28天内死亡的数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
世界上最新的统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发布的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是239/10万,发达国家为12/10万。
这个比较表明,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经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除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评价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及产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外,还提出了一个人类一直以来都必然也无法躲避的悖论和两难——分娩困境(obstetric dilemma),又称妇产科悖论、产科困境。
这个困境指的是,除非人类不生育,否则,生育必然会有代价和死亡,并且,这种代价和死亡并非是由女性独自来承担,而是让家庭和下一代也共同承受。因为,婴儿会一起死亡,家庭会承担巨大的悲痛和经济负担,所以,这并非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
▲生育,并非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
也尽管生育有如此大的代价,但人类还是要生生不息,简单的原因是,家族要延伸,人类要繁衍,文明要薪火相承,地球不能没有人类。与此同时,在必须生育的大前提下,也产生了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用尽所有办法减轻生孩子的痛苦、减少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和与生育相关的母婴患病率。
在这方面,一是自然的演化赋予了人类诸多免予受到伤害的能力,二是科技发展给予人类生育的保驾护航。
人类生产的矛盾妥协
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主要两大特征是,有一个大容量的大脑,直立行走。这两个特征都会显著影响到生育和分娩。由于大脑太大,会导致婴儿从阴道娩出非常困难,然而太宽的骨盆又会导致两足直立行走很困难。
早在1960年,人类学家沃什伯恩就提出一个解释:为避免分娩困难,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让婴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孕育时间缩短,以避免脑袋发育得过大而导致分娩困难。这个解释也称为分娩困境。
具体而言,人类直立行走带来的变化是,人类的盆骨(带动两腿移动的骨骼)变小,但是人大脑又不断演化变大,到了早期智人时期脑容量已达1350毫升,是黑猩猩和猿类大脑容量的3倍,这种情况使得人类的分娩比其他动物都变得更加困难。
▲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人类骨盆开口的增大是有限的,两足行走的特征决定了婴儿大脑的容量不能超过385毫升,因此,在大脑发育有25%-30%时就要分娩,这个时候的妊娠期正好是9个月左右,否则就会难产,导致母婴死亡。
同时,新生儿出生以后,其大脑仍以胚胎速度继续成长,一直到四五岁脑量才接近成人水平,约1400毫升左右。所以相比于其他灵长类,人类的婴儿显得更加弱小,在运动和认知能力上看起来也更弱一些,因此人类似乎都是早产儿。
早产儿解决了大脑太大的难产和大脑发育不足导致智商低下的矛盾。然而,这种情况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女性的生育难题。一是,分娩困境的假说有矛盾,二是,即便自然演化为人类提供了一些解决分娩困境的方法,也并不彻底。
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结果否定了分娩困境的假说。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安娜(Anna)等人首先研究骨盆宽度对于妇女在跑步机上机动性的影响,没有发现更宽的骨盆会导致机动性减低。这说明,宽骨盆并不意味着不方便直立行走。
其次,他们提出了人类孕期长短的一个新的假说,称为EGG(energetics、gestation、growth)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婴儿与其说是因为产道狭窄而被母亲提前分娩出来,不如说是因为母亲无法继续给子宫内的婴儿供给能量,支持他们的发育。
与黑猩猩的婴儿相比,人类婴儿显得非常脆弱。小黑猩猩在1个月的时候就会爬行,人类婴儿却需要大约7个月的时间才会爬行。如果人类婴儿也想在1个月的时候就能爬行的话,大概需要16个月的孕育时间。这早已经超出了人类母亲能够承受的能量上限。
也就是说,在生理上,生一个发育更加完全的孩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刚生下来显得十分无助的宝贝需要在母体外进行额外的大脑发育。
因此,母亲所能给予的能量才是真正限制孕期长短的因素而非骨盆。胎儿长得越大就越消耗母体能量,当胎儿耗能过大时就会被生出来。
自然给予女性多种益处以鼓励生育
除了以减少疼痛和易于生产的方式以鼓励女性生育外,自然还通过种种方式来奖励女性生育,如延长寿命、减少疾病和使得女性智商更高。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健康科学教授纳帕姆那斯琪(Pablo Nepomnaschy)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女人生育孩子的数量影响着她身体衰老的速度,生育孩子越多的女性,其寿命反而更长。
研究人员对相邻的两个土著危地马拉人社区的75名女性生育的孩子的数量,以及她们的端粒长度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生育更多孩子的女性的细胞表现出更长的端粒。端粒是存在于细胞DNA链末端的保护性端点,是细胞衰老的象征。端粒越长,人的寿命也越长,因为较长的端粒对于细胞复制是不可或缺的。
▲生育越多的女性,寿命反而更长
研究人员认为,孕育孩子的过程中会让女性的雌激素(在怀孕期间产生的一种激素)急剧增加。雌激素的功能之一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发挥作用,可以保护细胞,避免端粒缩短。
同时,不止是端粒较长提高了生育女性的寿命,而且在生育过程中女性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也导致女性的寿命延长。研究过程中所随访的女性都来自于自然生育的人群,在这些人群当中,生育众多孩子的母亲从亲戚和朋友那里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大的支持可带来代谢能量的增加,以支持和维护组织器官,从而减缓了衰老的过程。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研究结果旁证和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女性的生育过程是一个让各种生理功能自然释放并让身体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因为,每生育一次,就有可能让女性的内分泌有所改变,从而减少一些激素对身体的刺激,也减少多种癌症的产生,从而直接或间接延长了女性的寿命。
女性如果不生育,最容易患的是生殖系统的癌症,如卵巢癌。原因在于,如果生育,可以让女性卵巢得到保护和生养休息1年多的时间。妊娠期间,女性卵巢会停止排卵,产后哺乳期卵巢也不排卵,因此一次生育可让卵巢休养保护一年多。
但是,如果女性不生育,则每个月都会排卵。排卵会对卵巢造成一定的损伤,身体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修复受损部位,而新细胞在产生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变异,出现癌变。
同样,女性不生育也容易患乳腺癌。因为,女性在怀孕和生育过程中,体内会产生大量黄体酮(孕激素),可以很好地保护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甚至是很晚(35岁以后)才生育,会使体内雌激素增高,增加对乳腺的刺激,患乳腺癌的风险也就增高。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大。其中,35岁以上生育者患乳腺癌的几率比35岁以下者高3倍。
从女性的生育过程也是一种让女性休养的机会来看,生育的确促进了女性健康,让其少患卵巢癌和乳腺癌之类的疾病,从而也延长了女性的寿命。由此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生物的自然机制和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如不生育,也是在危害健康和缩短寿命。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奥斯卡·维勒罗尔亚(Òscar Vilarroya)等人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怀孕会改变女性的大脑,使她们大脑特定区域会出现灰质减少,灰质减少与认知能力退化及记忆力减退并不存在联系,反而能提高女性的认知能力提高,更好地了解其孩子的需求,以及快速识别社会威胁的能力。
原因在于,这是一种突触修剪现象和机制,类似在青春期发生的情况,衰弱的神经突触会被剪除掉,以便形成一个更成熟、更高效和专门化的神经网络。并且在生育之后,灰质反而有增长。之前也早就有无数研究证明,孕育后代有助于保持女性大脑的年轻和提高智商。
如何减少生育痛苦和死亡
无论是骨盆-直立行走限制说(分娩困境),还是能量限制说,都有一定的理由,而且也无法否认,头颅大是母亲难产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在100多年前难产还主要是造成孕妇和婴儿(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利用较高水平的科技手段可以减少女性生育死亡和婴儿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健康合作中心的拉莉·塞(Lale Say)等人检索了全球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115个国家的417个数据库记载的孕产妇死亡记录,发现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全球有2443000例孕产妇死亡,其中因产科直接原因死亡的占73%(1771000/2443000),因间接原因死亡的为27.5%(672000/2443000)。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差别较大。
在孕产妇直接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占27.1%(661000/2443000),妊娠高血压症占14%(343000/2443000),败血症占10.7%(261000/2443000),流产占7.9%(193000/2443000),羊水栓塞占3.2%(78000/2443000),其他直接死因占9.6%(235000/2443000)。
因此,从全球范围看,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是高血压病和败血症。羊水栓塞只排在孕产妇死因倒数第二位或末位。另外,在孕产妇间接死亡原因中,超过70%的间接死因是因为妊娠前就存在的疾病(如艾滋病等)。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期间,熟练的护理和医疗措施可以挽救女性和新生儿的生命。例如,应用各种医疗技术,在1990年至2013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近50%。
剖宫产就是一项减轻女性生育痛苦和减少孕产妇、婴儿死亡的做法。但是,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理由使剖宫产率高于10-15%。这是基于过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但是,发表于2015年12月1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研究人员于获取了54个WHO成员国在2012年的2290万例剖宫产得出的结论称,19%左右的剖宫产率可以使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到达理想的最低水平。
而且,另一项研究也提出了剖宫产或许会进一步造成分娩困境。因为,在过去体型较大的婴儿难以通过产道出生而胎死腹中,但剖宫产既可减轻孕妇的疼痛,也会降低死胎几率,但是剖宫产也会导致很多风险基因传递到下一代。
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无法顺利通过产道的婴儿比例为3%,如今这一数字提高到了3.6%。研究人员认为,很难想象半个世纪就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剖宫产的实施造成了更多更大头颅的胎儿。也就是说,现代医学在进一步造成分娩困难,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演化方向和进程。
另一方面,无痛分娩也是减轻女性分娩痛苦的重要技术。无痛分娩是通过给予麻醉剂而使女性无痛或痛苦较少地分娩,无论是通过椎管内还是硬膜外途径给药,对产程都能提供极佳镇痛效果,产妇对镇痛的满意率可高达95%左右。
▲无痛分娩是通过麻醉剂使女性无痛或痛苦较少地分娩
目前美国无痛分娩率为85%,英国为90%,但在中国无痛分娩技术的采用不到10%,沿海东部地区相对偏高,中西部地区甚至不及1%,孕妇马某死亡的陕西榆林地区这一技术基本属于空白。
有三个原因限制了这一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使用。一是人们普遍认为,分娩疼痛是自然现象,不应人为干预;二是有专业人员认为,硬膜外注射麻醉剂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三是无痛分娩缺乏合理定价,医疗机构只能以“硬膜外阻滞”项目来收费,而且没有纳入医保范围。
基于这些原因,需要从专业和医疗政策上来解决。从专业上看,无痛分娩应用的硬膜外麻醉所用浓度只有手术麻醉时浓度的1/5-1/10,到达胎儿的剂量微乎其微,作用几乎可以不计。其次,医保应尽快把无痛分娩纳入报销范围,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尽管人类不可能完全解决分娩困境,而且注定将与分娩困境长期斗争下去,但只要人文关怀和科技力量同时努力,就可以大大减少分娩困境对人类的伤害。